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独特的祝福
范文

    吴 军 倪 宁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武汉晚报“全娱乐”工作室推出了大型的策划报道“60年——我的娱乐记忆”,以普通人最切身的经历和最难忘的记忆作为脉络,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娱乐人物和娱乐事件。该组报道以编辑部记者编辑自身的娱乐记忆开篇,以数十位娱乐大腕的签名祝福收尾,用30天的时间,60个版的规模,近30个专题的设计,全面记录了百姓大众记忆中那些分量十足的快乐。

    整组报道分为了五个板块——演“艺”60年、飞“乐”60年、“剧”变60年、文“话”60年和“影”响60年,从综艺、音乐、电视剧、文化和电影五个方面全面还原60年的娱乐,整体风格非常贴近普通人、有些怀旧却又不乏新锐,有些平实却又不乏深度。武汉晚报“娇点”栏目的四位女记者和“袁毅文化访谈”栏目的主持人跑遍全国各地,采访了近30位在60年娱乐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娱乐名家,报社内各个年龄段的写手也都用漂亮的文字记录了个人的娱乐私家记忆,加上大批读者通过电话、邮箱和QQ群介入的互动栏块“大家一起来回忆”——名家、记者、读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记忆群体,而在这份追逐快乐历程的回溯中,也愈发感觉到今日幸福的来之不易。

    动机:不是单纯的应景

    “我的娱乐记忆”产生的最初动机,的确是应景的需要。2009年2月份,刚过完年的武汉晚报文教部全娱乐工作室部门会议上,大家就提及了今年新中国60周年大庆的特殊背景,觉得在这一年必须要做些什么,来纪念这个特殊的年份。来为祖国献一份礼。

    最初的想法远比最终的成品要复杂得多,比如电影回顾的部分,在最初的计划中。还有老电影拍摄人和拍摄地的回访,几乎类似于央视的《电影传奇》。但显然,如果把电影、电视、音乐、文化等等统统以这种方式梳理一遍,那么太多无法舍弃的经典作品必然会让部门的策划变成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浩大工程。

    因此,接下来几个月里,全娱乐工作室采编同人所做的事实上就是在一大堆的想法和线索中,进行最“痛苦”的舍弃工作。60年的娱乐事件和作品太多了,必须有一套脉络。在这样一个脉络的导引下,进行合理的放弃。

    那么脉络是什么。策划人员曾经想过人物,想过经典作品,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会陷入对故纸堆的没完没了地搜寻,而这些也许并不是策划真正需要的。这一策划是应景,但不是单纯的应景,比如不想做成一部60年娱乐编年史,也不想把这个策划变成一个娱乐文化成就的展列,全娱乐工作室的策划人员也放弃了去探秘、去做60年“discovery”的念头,一次次策划会,几个月的思索与碰撞,最终“我的娱乐记忆”在一堆专题名称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明确了方向——只需记录那些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快乐,读者们要的是共鸣,要的是在我们的回忆版面中融入你的回忆,让你在阅读时有那么一种心头一动、思绪上涌的感觉。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错的脉络,读者的反应也是如此。这组报道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进入了甜蜜的回忆。

    风格:不要厚重要轻盈

    脉络清晰了,方向明确了,但全娱乐的策划人员依然面临着选择——如何的风格,就会有如何的阅读效果。

    60年娱乐回顾,有了60年这样一个沉甸甸的年代数字。历史感就会油然而生,这很容易让报道者的思绪变得凝重起来,但娱乐又是一个相对轻松的事物,即便是记忆,也是很轻松愉悦的——于是,要厚重还是要轻盈,成了面临的一个抉择。

    武汉晚报“全娱乐”一贯坚持的是轻松愉悦的阅读感受,即便是面对60年娱乐回顾这样“厚重”的题材时,“全娱乐”最终的选择依然是轻盈。

    轻盈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文化的底蕴,这需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全娱乐工作室确定的原则是总体的轻盈和少量适度的厚重。为此也放弃了让版面变得厚重的泛黄照片的堆积,文化味和历史感的十足的标题,同时尽量加入了一些时尚的元素,比如现代的版面设计、时尚化的标题,以此去除版面内容里过重的怀旧气息。

    当然,版面中,尤其文字内,比如记者体验的文字,事实上并不缺少历史感、也不缺少思考,这些文字让版面保持了适度的厚重,而又没有破坏整体的时尚气息。

    内容:动静结合的专题设计

    尽管做了很多舍弃,“我的娱乐记忆”的规模还是不小的。30天,每天2个版,工作量着实不小。更难的是,这30天如何做一个合理的分类,如何开头,如何收尾,每一项都是挑战。

    好在有“我的娱乐记忆“作为脉络,开头变得明确了,全娱乐工作室的10几位采编人员用自己的娱乐记忆拉启了为期一个月的记忆时光,这个设计的效果是不错的,一方面它掐准了”我的娱乐记忆“的主题,一开篇就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未来30天我们要干嘛,另一方面,记忆是很容易共鸣的,这些真实的记忆,很快把周围人的怀旧情结都撩拨起来了。

    接下来,把整个娱乐分成了电影、电视、音乐、综艺和文化五大板块,轮流推出。再在这五大板块的基础上,设定了诸如电影的“那些花儿”、电视的“万人空巷的年代”、音乐的“校园民谣”、综艺的“选秀时代”、文化的“手抄本”等20多个和我们记忆最为接近的专题,让一个版面带动一种类型的记忆。而版面上的主打文字“标签人物”和“记者私体验”则严格围绕着专题设计而进行,此外,编辑还进行制作“标签记忆”予以补充。

    全娱乐工作室邀请了报社内文字功底不俗的几位写手加盟,持续我们开篇的风格,推出“记者私体验”。以他们个人的娱乐记忆来从细节的点点滴滴上回溯历史,当然,策划人员也意识到以这种专栏加资料整合的方式会让报道变得过于静态,这是杂志的风格,不属于报纸的新闻版面。新闻是需要新鲜的东西的,是需要动起来的。所以,同时推出了“标签人物”的名家系列访谈,5名记者分派到全国各地,采访了近30位明星,用这些访谈让整个版面动了起来。

    收尾部分,策划人员连续推出3篇报道,一个是《武汉晚报》“江城搜美”栏目美女的60年时尚演示,让现代美女穿上过去流行的服装做了一次60年的“T台秀”。接着绘制了武汉市的娱乐地图,回顾了离我们最近的娱乐记忆,最终的收尾,不会忘记祝福的初旨——30位明星的签名祝福。记者对于这个专题采访,对于这个值得铭记的夏天的记录,以及,“我爱你,中国”的大标题,都表达了专题策划者对于祖国深深的爱,和对于祖国60大庆的由衷祝福。

    互动:借回忆造就粉丝群

    在报纸上回忆,回忆自然就不能独享,而且60年的娱乐记忆,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因此,在一开始,“全娱乐”工作室策划人员就意识到这个专题策划中,互动式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此推出了“大家一起来回忆”的互动栏块,根据每日的主题,有栏目主持人通过电话、邮箱、QQ群等多种通道,组织讨论,形成了集体回忆的热潮,同时来自读者的零散记忆也补充了很多不应该被忘记的内容。

    在这个栏目的基础上,“全娱乐”工作室创造性地推出了“我的国庆我的团”,一边回忆,一边期待国庆期间的集体找乐。这个成型于QQ群的近400人的大团队,在每天热热闹闹展示私家回忆的同时,相互拉近了距离,也拉近了与武汉晚报的距离,一下子成了“全娱乐”的自家人。成了武汉晚报的忠实粉丝。

    收获:成为战斗力的一次提升

    天然地,这样的专题未必比得上八卦绯闻好看,但有时这样的制作会让整个报道提升一个档次,这是显示武汉晚报制作水平的一项工作,展示武汉晚报文娱报道战斗力的一次挑战。

    采访方面,武汉晚报全娱乐工作室5名记者去追击30位娱乐大腕。完成专访,这对于很多媒体而言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一开始,记者也压力巨大,时时抱怨,但最终完成了。记者收获了承受压力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去对付最难对付的明星,也坚定了一种信念——付出数倍的努力,也许不可能就会成为可能。

    每天版面的图像设计、标题制作、小栏块的补充,由于专题每天都是新的,因此,这些编辑日常的工作变成了每一天全新的挑战,30天下来,他们就学会了30种风格迥异的制作方式,而每一天从白天到深夜的讨论、制作。也让大家的工作激情完全爆发。人是辛苦的,但这种辛苦让平常觉得已成常规因而索然无味的工作变得充满乐趣。部门的凝聚力明显地提升了,这也直接导致了部门战斗力的提升。

    此外,在外部门聘请写手。多种媒介展开互动等平常并不多用的方式的实施,也让更多的采编人员学会了很多进行新闻策划报道的新方式新机制。所以做这次“我的娱乐记忆”大专题的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战斗力的一次大提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