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什么是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什么原因有关 ?
范文

    李仁军

    【中图分类号】R47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031-01

    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发生在急性或者慢性肝炎后期,以外周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三细胞增生下降,临床主要以贫血、出血以及感染等特征的疾病,且该病症主要发病群体为年轻人,与肝炎发病率高有着着直接关系,通常男性居多,主要与病毒感染有关。

    1 什么是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要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减弱或者出现衰竭的情况,血液当中的某些重要组成部分逐渐缺失,患者会出现贫血以及出血等感染症状,且是反复性发作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上被称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外周血红系、粒系、巨核系或全系减少。总的来说再生性障碍贫血属于较为罕见的疾病,相关数据显示,亚洲国家此病的发病率要比西方国家高,男性的患病率比女性要高,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在100万人当中,大约有8人患病,以慢性再障为主,其次,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有两个高发期,分别为5到25岁以及60岁以上人群。

    2 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当患者出现再生性障碍贫血的时候,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抵抗力变差,容易色素沉淀等情况,且免疫力会逐渐下降,容易引起感染、心慌、虚弱、气短,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首先便是药物影响,大致分为两种,与剂量有着一定的关系,受到药物毒性影响,当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骨骼抑制,通常是可逆的,再者,部分患者出现造血障碍,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会出现反复性再障,这样的药物种类较多,如,氯霉素、三甲双酮、保泰松等药物,药物再障最常见的便是氯霉素引起的。再者,和遗传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如,DNA以及染色体异常,初生后会受到药物、化学、免疫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物理因素如辐射,化学因素如一些对身体有害的化学物质,生物因素如一些感染性病毒,当前能够致病的肝炎病毒和风疹病毒等,免疫因素如,身体当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免疫系统遭到损害。此外,大多数的患者没有较为突出明显的症状,可归类为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较为严重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的疾病,病情在不断蔓延过程中,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伤害,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且浑身没有力气、出现头昏耳鸣,且患者的记忆力会逐渐下降,没有食欲,在每次运动之后,有明显的气短,这些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再者,血红蛋白尿症和再障有着一定的关联,一般情况下,两种疾病很有可能会同时出现在患上身上,且有着相似的特点,血细胞逐渐减少,就目前状况来看,亚洲区域的患病率比欧美国家的患病率高,患者的静脉血栓和骨髓造血功能开始衰竭,大多数的患者很有可能死于血栓,再者,患者的病情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出现感染的状况,主要有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咽喉处以及牙龈,身体会开始发热,当感染较为严重时,便会很有可能出现败血症,患者会开始出血,早期患者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且不易察觉,如,月经过多、皮肤黏膜瘀斑、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尿血、咳血等状况,少数患者会因为颅内出血导致死亡。

    4 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进行分类?

    一般情况下,再障主要分为慢性再生障碍贫血以及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再障往往发病会很急,进展迅速,且在发病的开始阶段不明显,随着病情不断的蔓延,贫血症状便会越来越严重,且输血治疗效果不佳,且会出血以及感染,基本上,所有的患者在发病初期都有出血的状况,又被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I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较为缓慢,病情进展慢,病程较长,其主要表现为:通过输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当病情逐渐恶化,便会形成重型障碍性贫血。

    5 如何预防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

    首先要加强孕期保健,最大程度上防止孕期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先天性梅毒等,要尽可能避免造成患者肝脏损害而发生该病,根据国家计划免疫规划进行免疫接种,降低乙肝病毒以及其他病毒感染的风险,由于该病比较特殊,尤其是在20岁以下的青壮年在肝炎初期出现包细胞以及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特别是在肝炎发病后20周之内一定要定期观察血象变换,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6 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治疗?

    异基因骨髓移植:主要是采用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到患者的身体内治疗对于造血干细胞损伤性再障是极为有效的方法,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组织配型相容的患者骨髓移植成功率更高。免疫抑制疗法:环孢菌素A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相比,具有对T细胞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较少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毒性,有调节T细胞亚群的功能。血浆置换疗法:对于伴有血清免疫复合物以及免疫球蛋白显著增高的患者,可以通过置换血浆的方法降低血清抗体或者骨髓再生抑制物的浓度。中医中药治疗:选用益气补阳的大补之物,如,党参、黄芪等,有助于缓解患者虚劳亡血、内伤血虚。

    针对较为严重的患者,如感染严重、存在出血状况的患者应当及时采取输血治疗措施,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要根据自身状况,尽量逐渐减少输血次數,当必须输血时,应当选择辐照输血。

    7 总结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经规范化治疗后能够彻底治愈的疾病,但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非重症型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治疗时间较长,不同患者之间的治疗方式以及产生的反映有着一定的差距,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很有可能会复发,近年来,骨髓移植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能够有效改善部分重型再障患者的预后,小部分非重症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以自行缓解。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