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跨境电商物流发展及对策研究 |
范文 | 刘杨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带动跨境物流的发展,但二者发展速度不协调。为此,文章阐述跨境物流的模式,分析跨境物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跨境电商;跨境物流;边境仓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5152 物流是完成电商物品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环节,跨境电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跨境物流还处于发展初期,跨境物流发展速度无法满足跨境电商发展速度,二者无法实现协同发展。 1“互联网+”跨境电商物流模式 伴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起来,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是一种线上完成信息流、资金流,线下完成物流的模式,所谓跨境,指的是购买双方分属于不同的国家,距离的差距会造成时间的问题,货物完成空间位移转换需要经过时间等待,其间政治、经济都会发生改变,比如汇率上涨或下调,比如不同执政党执政,都会影响货物的转移,物流模式不再依附于传统的找人捎带等模式,新兴模式随之诞生。 (1)传统物流模式。传统的跨境物流模式有国际邮政小包和国际快递两种模式。国际邮政小包应用性比较普及,完成国际运输便捷、快速,由于个人进行邮寄,通关方便、清关快速,但是容易出现丢件现象,且一旦丢件追溯查询历时长,不容易找回物件,对于一些重量大或者形状占据空间大的物品无法通过国际邮政完成;国际快递不容易出现丢件现象,一旦丢失,追溯货源快捷,适合邮寄大量物品,但价位昂贵。 (2)海外仓。所谓海外仓指的是提前在输入国建设或租赁仓库,物品储存在输入国的仓库里,之后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完成订单交易,一旦订单交易完成,物品从输入国仓库放行完成货物的物流。以我国出口货物到朝鲜为例,我国提前在朝鲜建立或租赁仓库,物品储存在朝鲜,之后朝鲜人民完成电子商务交易,货物从朝鲜发出,在朝鲜建立或租赁的仓库称为海外仓。这种模式节省了物品物流的时间,短时间市场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客户的需求变化幅度不大,更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一旦发生退换货也比较容易满足客户需求,但由于跨境建设仓库或租赁仓库,资金、人力投入加大,不同国家政治、经济不同,风险较大。 (3)边境仓。边境仓跟海外仓相似,具体区别在于仓库建设或租赁的空间位置不同,边境仓的仓库建设或租赁位置设在输入国的邻国,输出国提前将物品送入输入国的邻国仓库,待完成电子商务交易后,物品从仓库放行进入输入国完成物品空间转移。根据输入国与输出国的位置可将边境仓分为绝对边境仓和相对边境仓,绝对边境仓就是输入国与输出国相邻,仓库设在紧挨输入国的城市,以中国出口货物去俄罗斯为例,仓库设在满洲里,待网上交易完成后货物从满洲里发往俄罗斯;相对边境仓指的是输入国与输出国不相邻,仓库设在输出国以外但紧邻输入国的国家或城市,物品提前运往输入国的邻国,待完成电子交易后,物品从紧邻输入国的国家发货到达输入国完成交易,以中国出口货物到非洲为例,在巴基斯坦设立边境仓,货物提前由中国发往巴基斯坦,待非洲的网上交易完成后,货物从巴基斯坦发货运往非洲完成物品的物流。 (4)国际物流专线。所谓国际物流专线指的是特定地区或国家推行的专用物流线路,该线路有固定的起点、终点,运行时间固定,运行方式固定的特点。因为有这四固定,运行的速度相对较快,但是运行的区域受到一定的限制。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际多式联运的迅猛崛起。 (5)保税区物流。物品先行运往保税区,待完成电子商务交易后,将物品集中在保税区进行分拣、包装及运送到目的地。保税区物流的好处是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整体物流成本,又由于在保税区完成的运作,可以享受保税区的优惠政策。保税区物流是在电子商务发展下出现的新的物流模式。 2“互联网+”跨境电商物流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因素影响严重。跨境电子商务完成的是物品从输出国到输入国的物流转换,就会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政治、经济、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加大了跨境电商物流的风险因素。又由于跨境物流历时长,物品的在途追踪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在途追踪环节牵扯到物品地点、时间的变换,追踪数据随之改变,库存方式变化,使用的运输方式也会发生更改,通常物流在途追蹤使用的技术大多是无线射频、电子数据交换及条码技术,成本高昂,物流供应链条上的物流企业与电商企业为此产生利益纠纷,每一方只考虑自身成本的下降而忽略整个链条利益的上涨,从而导致双方企业无法共享信息,信息传递不及时、不透明、衔接不通畅,最终消费者的在途追踪体验不愉快,只有克服环境的影响,才能加速跨境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 (2)跨境成本高昂。跨境电商物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信息流通、通关及商检等环节,环节的增多导致物品流通速度降低,运输时间延长,又由于信息传递不透明,客户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物品的动态,客户体验性较差,物流服务水平较低,若想改变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链条的服务水平,整个跨境成本就会大幅度上涨。以客户跨境购买化妆品为例,女性居多,女性的消费特性偏冲动,希望买完化妆品能在第一时间送达且效果明显,但化妆品在通关及商检环节比较耗费时间,运输过程对运输方式有特定的要求,且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库存出现状况很难在第一时间补充完成,导致化妆品整个跨境物流耗时长,但化妆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且客户对化妆品的保质期要求较高,导致客户对化妆品跨境物流的体验度偏低,若想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就要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 (3)跨境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低弱。我国物流提出的时间比国外晚,处于发展过程中,很多设施设备处于落后水平。跨境物流经历的环节较多,以运输集装箱为例,跨境物流一般采用标准集装箱,但每个地区集装箱的标准不同,等通关之后到各个国家运输过程中,采用的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尺寸会发生变化,导致最终部分车辆存在运输力的浪费现象,且会延长周转时间,标准的统一不是局部某一方面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4)能提供专业服务的第三方跨境物流企业匮乏。跨境物流企业提供基本的物流服务,专业化的服务提供少之又少。由于跨境物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环节复杂,每增加一个环节,导致物品的货损货差增大,客户退换货的幅度增大,但由于跨境物流,退换货经历时间长,费用高,导致最终大部分跨境物流无法完成退换货流程,客户的满意度大打折扣,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利润低下,很难形成规模。 (5)跨境电商物流人才少。跨境电商既要求人员具备专业的外贸知识,还要求人员英语水平高,关键是要求人员懂得电商知识,但是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的人才数量规模不大,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跨境电商课程,但开设课程的知识基本都是成熟的知识,相对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来说落后好多,导致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6)跨境电商物流的政策法规不完善。跨境电商兴起的时间比较短,针对性比较强的法规建设薄弱,好多都是从法律中直接拿过来用,国家的利好政策普及度低,只有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才能有利于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7)跨境电商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跨境电商物流分为国内物流跟国外物流两方面物流,虽然国内物流快速发展,但仍然赶不上国际物流的发展速度,以物品追踪为例,国内物流查询跟国外物流查询的语言不统一,系统体系不一致,很容易追踪到国内物流信息,但由于语言、体系等原因,国外物流信息追踪难度大,信息更新速度缓慢,一旦货物丢失不容易查找货源,导致国内、国际物流出现脱节现象。 (8)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于跨境物流发展速度。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后一个环節是物品空间位移的转化,这些需要通过跨境物流完成,所以跨境电商的满意度离不开跨境物流完成的情况,客户的需求变化快速,对于跨境物流不仅仅局限于完成空间位移的转化,更要求快速、低成本,客户对于物流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客户对于跨境电商的体验度,而由于跨境的特殊性,无论是从客户服务满意度还是物流成本角度,跨境物流发展速度远远低于跨境电商发展速度。 3解决“互联网+”跨境电商物流问题的方法 (1)建立多式联运综合协调机构,降低物流成本。跨境电商物流追求最终消费者的满意度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上涨,尽最大努力把货物送达消费者手中,一般采用的运输方式为海铁、海公、空铁及空公等联运方式,生产环节及销售环节的利润越来越透明,若想降低整个链条的成本,需要从流通环节着手,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成为跨境电商物流追求的目标。由于跨境电商物流采用的方式多为多式联运,多式联运牵扯海关、检验检疫、场站等多个部门,沟通协调手续烦琐,通关速度缓慢,物流周转时间长,成本高昂,只有成立针对性的协调机构,才能简化手续,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 (2)完善跨境电商物流基础设施,构建物流体系。跨境电商物流环节繁多,各节点由于语言等原因沟通不通畅,信息不能及时透明地传递,最终导致消费者满意度不高,若想提升跨境电商物流的服务水平,要加强信息系统构建,统一信息语言,配送中心功能健全,满足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完善数据库,便于整个链条的节点快速查询各自需求的信息,只有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健全,形成体系化系统,才能加速物流转换速度,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整个物流服务水平。 (3)优化物流信息技术。我国物流信息技术起步较晚,虽然快速发展,但无法追上国际物流信息技术的步伐,导致跨境物流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不统一,消费者无法追踪到货物的物流信息,最终货物丢失很难查到货源信息,消费者体验度低,满意度不高,只有优化我国的物流信息技术,尽快与国际物流信息技术接轨,才能改变消费者满意度低下的现象。 (4)第三方跨境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化。跨境物流的流程复杂,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助于简化跨境流程,制定优惠政策有助于第三方跨境物流服务企业发展,促进跨境物流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4结论 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产物,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跨境物流的发展,两者互相依附发展,但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速度远远快于跨境物流的发展速度,跨境物流受到环境、成本、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制约其发展步伐,针对其制约因素,通过建立多式联运协调机构、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及优化信息系统等措施,促进跨境电商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佳妮,吕静基于B2C的跨境电商出口物流模式及问题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5). [2]冀芳,张夏恒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与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5(6):14-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