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小学体育趣味教学策略
范文

    马国龙

    摘要: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趣味导入,让学生在趣味导入环节主动进行体育技术动作的学习。通过趣味导入,学生感受到了体育学习的乐趣,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体育技术动作的学习和训练。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体育趣味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117

    引言

    相比于传统体育课堂,“趣味课课练”突出了创新性,以趣味性的课堂创设,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与感受。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体育趣味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打造快乐体育,增进师生情感

    构建阳光体育活动,实施快乐体育运动理念,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氛围中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育运动技能,激发体育运动兴趣,真正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激活学生参与思维,让他们在课堂参与中充满乐趣,还体育课堂的本质。基于此,教师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努力构建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体育运动时间,不断挖掘运动潜能,并能够与其他同学一起互动,让课堂氛围和谐友好,让学生乐于加入体育学习过程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师生平等的关系开展教与学活动,构建友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体育运动。例如,针对跑步训练教学,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运动素养,对能力的强弱有清晰的认识,制定好本堂课完成的目标任务,然后实施分层训练,针对不同类别学生提出具体化要求,從而能够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参与训练过程之中。具体的教学活动可以这样实施:首先进行合理分组,按照运动素养高低将班级同学分为四组,并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跟随音乐做好热身运动,有的学生动作滑稽,有的超级可爱,完成了动物操,活动了关节然后提要求。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组织传球接力游戏,当掌握了基本的要领后,接着以20米为间距,分成四段,并在终点处放好小红旗,看哪个小组在五分钟内传递的球最多……在这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沉浸于欢乐气氛中,大家参与度非常高,整个课堂充满动感与活力,每位学生都极力表现自我。

    二、利用课堂启发式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

    以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基本理念,强化学生的体育训练过程,老师可以适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实施采用启发式教学,为学生创设现代、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将师生情感融入其中,在主体活动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与实践,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为终身健康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篮球教学时,针对学生的传接球经常发生失误,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掌握“握球、伸臂”的基本动作,在大量的训练中,学生自我感悟与体会。教师的启发下,他们采用各种不同的接球姿势,而对于大拇指呈“八字”张开的形状接球更稳定,学生观察并思考,感受到接触球面的面积更大,接到球更稳定。然后开展分组训练,让学生们真正掌握胸前传球动作,并给予及时指导,并即使的指引他们拇指下压,食指、中指用力……在反复训练中与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他们不断地突破自我,切身体验与领悟中增长知识,增强运动技能,拓展思维活动能力。

    三、引入趣味活动,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

    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将游戏活动与体育训练相结合,打破传统枯燥的训练模式,让体育训练具有趣味化和娱乐性,这不仅调动学生的训练兴趣,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有效的体育锻炼,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发展效果。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训练内容引入趣味活动,以不同主题的游戏为牵引,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如在足球的训练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快乐大传递”为主题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原地颠球、直线运球、绕杆运球、两人夹球、精准射门等环节,将足球顺利运送到球门之中。这不仅能锻炼学生基础性的足球技巧,还使学生在紧张、刺激的游戏中保持积极的参与效果,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运动基础,提高学生的训练质量。

    四、开展小组互助,保持学生的课堂兴趣

    针对学生存在差异化现象,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存在不同的参与状态,其传统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手段难以有效保持学生整体的课堂兴趣,故而,革新和优化组织策略是关键。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集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基础,采取小组互助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互相督导的活动中,打牢基础,提升技巧。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更易于学生对错误动作的理解和接受,进而使学生的活动兴趣得以长效保持。此外,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人员的搭配和教育方式,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使学生个体与小组整体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性和发展性,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主体能力。另外,在引导方式上,教师应依据各组的体育基础,制订不同的训练任务,使学生在相互配合中完成任务,这对下一阶段训练活动的开展具有激励的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趣味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在主动锻炼中掌握体育技术动作,培养他们勇于挑战、敢于面对困难的体育精神,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深入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体育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趣味性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在主动练习中获得提高,实现高质量的小学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瑶.小学体育课堂上趣味田径项目的开展[J].科幻画报,2020(06):72.

    [2]伍慧敏.立德树人视阈下小学体育全面健康教学的开展对策[J].科普童话,2020(22):168.

    [3]李丽.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5):111.

    [4]胡涛波,黄姚.立足体育核心素养 优化小学体育教学——以“持轻物掷远”一课为例[J].青少年体育,2020(05):75-7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