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产教深度融合助推我国中小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探索 |
范文 | 【摘要】: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大多处于经验管理状态,企业战略管理、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都没有规范运作。但是受到资金、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的管理提升障碍重重。产教融合的积极开展有利于企业引入外部资源,助推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小企业;规范化管理 1 ?引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近两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深化产教融合的纲领性文件。高校、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并探索出了一系列先进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方法。 2 ?产教融合现状 近几年,产教融合作为一个热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在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多方推动下,产教融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全球一体化和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产教融合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 产教融合能够促进教育、人才培养、产业和创新多方面的有机融合,解决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供给侧改革与教育系统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最终推进整个产业体系和教育体系围绕人才培养和技术变革实现创新、共享和融合。 安徽省的产教融合也呈现出了百家齐鸣的态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快速发展,校中厂逐步扎实推进,厂中校渐渐兴起,行校合作步伐加快,研企对接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院校方面,主动融合但能力不足 高等院校由于前期扩张需要和办学成本等原因,普遍存在特色不鲜明、定位不清晰、专业结构失调等问题。在校企合作方面,虽有较强的主动性,但是由于办学水平、培养能力、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往往很难与企业多方面深入合作。 2.2 企业方面,需求较大但缺少动力 有调研显示,94%以上的企业都非常愿意进行校企合作,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企业对学校培养的学生质量满意度不高,大部分的企业在关键技术岗位还是倾向于社会招聘,而不是校企共同培养。在技术创新方面也仅有少数企业愿意与一般院校老师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大多数企业会选择知名院校高级职称老师进行技术攻关,而知名院校的高级职称人员毕竟是少数的,无法参与众多的企业研发创新项目。 2.3 供需方面,有合作但深度不够 高校教师大多喜欢名牌企业和大企业,企业大多更信赖名校高级职称教师,这就造成双方互信不足,大多数的高校老师和中小型企业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校企之间虽有合作,但大多都停留在表层,深入合作的少之又少,没有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企业用人需求的目标。当前,校企双方各自关注自身的利益点,还没有找到双方共同的利益平衡点,因此大多数都没有建立起长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 3 ?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改革、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宏观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的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过去伴随国家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企业野蛮式成长已经一去不复返,粗放式经营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经济环境。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稳步提高,企业必须向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进行转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中小企业目前大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没有明确详细的战略目标 组织不论大小,都应该是目标导向。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没有详细和科学的战略规划,少数企业虽然有目标,但是也只是停留在销售额或上市这样简单笼统的目标上,对于指导企业经营运作不能起到方向性作用,也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 3.2缺乏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都只关注了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忽视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导致企业发展至今都没有系统鲜明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缺失不但造成员工凝聚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员工的流动性也普遍较高。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缺失,使企业员工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得不到统一,在企业推行改革时也必将遭遇很大的阻力。 3.3 員工成长机制不健全 虽然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但是因为高校教育和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高校培养的人才很难在短期内成长为企业的栋梁。而中小企业一端又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与科学合理的上升通道,很多员工经年累月的忙于本职工作,根本无暇进行学习提升。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需要员工也跟着一起进步,员工不能成长将是企业壮大后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员工培训成长体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4 ?利用产教融合推动中小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途径 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地域、资金、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在短期解决自身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产教融合是企业解决管理问题的有一契机,这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推动,克服以上种种问题。 4.1 发挥学校优势,帮助企业规范化 产教融合的根本是实现共赢,在以往的产教融合中,研究和实践较多的是企业如何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改革,利用高校资源提升企业优势方面,相对研究和实施的较少。 纵观高校管理,不论在工作流程还是在管理制度方面都已经规范,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理论优势和单位管理的经验优势,从细节处着手,借鉴高校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这一起,探讨出适合企业的规范化管理途径。例如帮助企业梳理具体业务流程,找出不规范和缺失的环节,加以规范。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 4.2 发挥社会力量,调研企业需求 行业协会和社会其他组织积极开展企业需求调研,及时发现企业需求,并搭建平台,引导学校老师和企业进行对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当前很多中小企业都意识到了管理规范化的必要,但是受到自身条件制约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又找不到合理的渠道寻求帮助,高昂的管理咨询费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根本承担不起。因此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可以发挥作用,积极开展调研,汇总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探讨合理的解决办法。 4.3 加大激励考核力度 当前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对挂职教师工作成果的激励考核方面做得都很少,这也是老师们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管理问题不同于其他问题,没有办法将成果绝对量化。这就给企业、政府和学校在考核挂职教师和企业合作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管理也是有可见的成果的,比如帮助企业建立了完善合理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培训体系等,校企双方可以对这些成果进行灵活奖励,并纳入到挂职教师的考核或职称晋升体系中。 同时中小企业也普遍缺乏灵活的兼职人员管理和考核制度,导致挂职教师不能很好的在企业开展工作。企业应尽快建立兼职人员管理办法,灵活引入外部资源,解决自身问题。 4.4 政府加强引导和监督 政府在产教融合方面要积极引导和监督。例如引导学校合理进行专业设置,服务本地区经济。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在税收、奖励、项目申报等方面向产教融合企业倾斜。鼓励学校老师和企业共同研究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对于成果显著,可行性较高的项目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把本地区加以推广应用。 5 ?结语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需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同步发展,当前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的弊端日益严重,管理不规范造成的浪费极大的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如何利用產教融合的契机,快速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管理问题,是值得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一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一个市域案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8(31). [2]王彬,中小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研究[J].经济管理,2019(16). [作者简介]陆会娥(1984—),女,汉族,内蒙古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企业管理。 [项目]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中共六安市市委选派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到六安市挂职项目(2018、201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