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范文

    李征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使教育领域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为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体验,真正保障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全方位研究现代化技术,针对运用信息技术出现的状况,有的放矢地安排和布置.教学环节,加大对新技术的探索,努力找寻一条新的教学渠道,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范畴,并加以灵活地创造,展示出无限的魅力,凸显时代的特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足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的勇气,真正打开学生学习语文的大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88

    以网络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创造最佳的契机,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真正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引领学生把学科知识延伸到课外,推动课堂教学创新的实施,赋予课堂崭新的面貌,为不同学科的教学带来更具活力的内容,注人强大的力量,真正吸引学生,以保证教与学的协调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完善、优化。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合理地整合,发掘出有效的教学资源,引人到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范畴,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努力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更高效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以达到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下面就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就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状况,以及整合的有效策略,进行如下探索: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存在的情况

    当下,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确实获得一定的成就,也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观的制约,部分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并没有完全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单纯地进行知识的扩大,许多内容的涉及面太广,而烦琐的知识,一幅幅地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在一定程度上更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疲劳,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比如:首先是课堂导人无法与信息技术进行完美地融合。一些初中语文教师,仅仅把上一節课的旧知识,运用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在学生的眼前,然后组织课堂提问,这样的导人对于学生而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无法在课堂一开始就打开局面,给课堂教学的推进,带来很大的困扰。其次是问题的设计与信息技术无法达成一致。为了节省时间,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把问题设置好后,仅以播放课件的形式,罗列出来,没有给学生探究的过程,仍旧沉浸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无法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过程,信息技术不能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策略

    对于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充满生机的课堂,才具有影响力,而学生更愿意进行深刻的解读,从而更全面地接受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断地进行变革,把信息技术成功地带人到课堂中,汇总知识,拓展内容,展示资源,加强改革,深化体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地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诠释出语文知识的真谛,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具体的整合措施如下:

    1.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开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门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主要是凸显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真正把学生引人到新知的学习中,以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课堂导人环节的设置,是展示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更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效果,彻底改变依靠黑板滔滔不绝的讲解方式,促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实现课堂导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效地改善教学环境,把抽象的语文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在课堂导人,进行科学化的引人,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步步地把学生带入到每节课的新知学习中,指引学生运用感官去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在进行《沁园春雪》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备的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系统参与学习,在激趣的同时,还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2.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

    问题的设计,是一个不断递进和完善的过程,能够把学生的疑问发掘出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解答问题,领会问题的主旨,制订出合理的学习方案,有计划地进行语文学习,及时地进行反馈,突出重难点问题的本质,然后借助网络和课件设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随时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把问题进行整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意识,真正把学生打造成知识的创造者、资料的搜集者、课堂的主宰者,以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化。比如在进行《白杨礼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难度层次不一的学习任务,可以采用层次分明的问题设计方式,诸如:课文中有哪些词语可以直接概括白杨树的特征?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白杨树外形特征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任务进行解答,以此来保证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注人,为活跃课堂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带来深远的影响。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全面解决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在以上教学策略的引领下,一步步地布置教学过程,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深入到课堂实践中,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统一,多角度思考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互相渗透、相互影响,体现课堂教学的优势,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把学生真正带人到深层次的语文学习中,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的重组和整合。

    参考文献

    [1]赵蕊霞.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J].文学教育(上),2020(07):94-95.

    [2]罗红芳.信息技术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创新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14):53-54.

    [3]丁立志.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09):19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