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
范文 | 游敏 摘要:美术作为一种流行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艺术形式,不仅蕴含着多样化的历史文化,也代表着人类历史文明演进的结晶。在小学的教学阶段,美术承载着素质教育中美育的作用,对于学生艺术审美与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小学美术中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们在美术课堂中丰富艺术视野,获取文化知识。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历史传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59 我国历史悠久,从中华文明的诞生延续至今已有上下五千年,并且伴随着我国历史文明的不断演进,也从中孕育了十分夺目耀眼的艺术文化,其中便包括了美学艺术的迭代繁衍。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美术是关系密切的,在美术中,许多流派类别不仅脱胎于传统文化,也涵盖着我国厚重的文化历史。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在提升美学意识的同时去获取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从美术学习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与精髓,在美术课堂中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而本文将通过对于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进行分析,闡述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渗透策略。 一、渗透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在历史文明演进过程中汇集而成的反映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文化,能够直接体现出我国各民族在历史上的文明演化过程与特征表现。并且,传统文化的演变也在不断的影响着艺术的创作,影响着不同时代背景下艺术表现的形式与风格。在各个历史时代的美术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当时背景下的艺术风格与文化的变革。比如,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一作中,便将当时汴京的城市面貌与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跃然纸上,这是一种文字所达不到的直观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能够让学生们在美术作品中去品读我国的历史文明进程,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每一名小学学生在早期学习中建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理念。 2.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我国因为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所以包含的历史文化也博大精深。其中,在远古时代,人们就有了通过图形符号来记录生活的意识,因此诞生了岩画、壁画等艺术形式与文化古迹。并且,通过时代的更迭与演进,人们有了更多先进的思想与艺术技艺,对于美的意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也随之诞生了更多美术艺术流派,如书法、国画、剪纸、雕刻、建筑等等。这种深刻烙印在我国人民群众骨髓中的文化与美术的结合,形成了区别于西方美术的独特体系。因此,将我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助于帮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当中学会欣赏我国优秀的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的审美素养与艺术修养。 二、关于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在小学美术鉴赏中渗透传统文化 我国的历史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美术作品的创作有着一定的作用。在历代的绘画艺术作品中,无论是其直接表现出的内容,还是以隐含的精神思想,无不体现出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所涉及的人文环境与审美取向。在小学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身为传授者与构建者,要育学生们一起来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与学生们互相沟通,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来灌溉艺术作品的鉴赏心得,帮助学生们学习如何通过绘画作品的鉴赏来学习其中的绘画形式与技巧,并且从作品中了解具体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故事,让学生们从美术作品的鉴赏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处。 比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中,有《清明上河图》的鉴赏部分,在课堂之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自行的观赏书中的作品,让学生们在不受外界的干扰下学会独立思考,去品读《清明上河图》。当然,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通过自己的赏析来根本了解清明上河图的文化价值与艺术精神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教师要通过指导来讲述北宋时张择端的创作背景,通过生动的解读来让学生们深入感知当年汴梁城的繁荣之至,与宋代建筑的特征。在此,教师就可以通过作品鉴赏的形式来让学生们感悟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从艺术的角度来感知我国的历史文明。 2.在小学美术实践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美术的课程并不像其他课程那样需要严格的理论性,所以,教师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要适当的为学生们拓展一些实践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更容易的去进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当之中,以氛围来带动学生们进行学习,从而使班级内的每一名学生都会去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且,教师要渗透传统文化,就要切合实际,结合实践活动来让学生们参与进去,感受我国传统文化所组成的美术课堂。 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需要教师们通过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了解学生们对于课堂学习的取向,结合教材内容来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们能够自然地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体验有趣的美术课堂。比如,在《认识中国画》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采取校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前往美术馆,让学生们参观中国画板块,让学生们在通过一旁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中国画是由中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颜料等工具材料所绘制的。并且一般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科目。再回到课堂中,让学生们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学画中国画,了解中国画,树立继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 3.运用民间工艺美术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各民族民众的努力,并且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之中,不同民族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中将其渗透进来,就需要让学生们通过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来了解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而认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优秀艺术特征。从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去感受传统文化所显现出来的魅力。 比如在《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准备诸多的剪纸作品,让学生们通过观察与发现去指出每一件剪纸作品的不同之处,与其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像剪纸这样富有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一般会彰显出各民族的民间戏曲、舞蹈等特点。如我国北方有典型的《拉手娃娃》形象,云贵有《姜央射日》,而每一幅不同的作品也体现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与信仰。 三、总结 言而总之,将我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将有助于培养每一名小学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自信心,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上也有着基础作用。让学生们能够在一节节的美术课堂中了解我国文化,提升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朱薪羽.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美术教育研究,2017,000(020):176-176. [2]陈云.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实践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19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