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综合评价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研究 |
范文 | 郑晶晶++李世林++李广宇 摘要:当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不同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很大。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本文选取高等院校数目,学生教师数量,国家经费等方面来构建评价体系,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不同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水平进行排序,进一步对各省市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与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等教育水平 区域比较排名 主成分分析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水平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方面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差异,高等院校原有分布格局的不同使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起点不同,从而导致目前我国不同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我国不同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助于决策部门从宏观上把握不同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现况,更好的指导和规划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缩小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差距,更好的促进普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等重要意义。 二、评价指标及数据来源 1.选取综合评价指标 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离不开高等院校的,只有在分析高等院校的基础之上,才能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所以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通过对高等院校相关方面进行研究。在选取评价指标时,秉着评价指标具有真实性和可比性的原则,从高等教育的五个方面(学校数量,学校规模,学生教师比率,师资力量,教育经费)选取十项评价指标,具体如图1所示。 2.数据资料 本文的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3/ indexch.htm),以下用x1表示高校数目,x2表示招生人数,x3表示在校学生数量,x4表示每十方人口中高校平均在校生,x5表示师生比, x6表示毕业生数,x7表示职工数,x8表示专任教工数,x9表示高级教工数,x10表示教育经费总值。 3.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的理论。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统计学原理建立的描述系统低维模型的方法。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对原始指标(本文为选取的有关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结构关系的研究,找出几个综合指标(主成分),使他们尽可能多的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但不完全舍弃某些原始指标,使得综合指标为原始数据的线性组合。综合指标不仅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主要信息,彼此又完全不相关,同时比原始指标具有某些更优越的性质。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步骤。首先,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不同的影响。(文中的图表均是使用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和绘制出来的)。当我们考察反映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五个方面十项评价指标时,可以看出,某些评价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比如招生数目和毕业生数目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各地区高校数目和在校学生数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专任教职工数目和高级教职工数目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基于这种想法,我们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这十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x1-x10的含义在2.2中已具体说明),所得结果如下: 表2-1 十个指标的相关系数 相关矩阵 表2-1是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矩阵中存在许多比较高的相关系数。可以明显看出某些指标之间的确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如果直接用这些指标进行评价,必然会造成信息重叠,从而影响结果的客观性,所以决定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算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值贡献率,从结果中发现,有两个因子对应的特征根大于1,分别为 7.449和 1.323,因此应提取相应的2个公因子,而且这两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87.72%,大于85%的要求,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问题的绝大部分信息,说明主成分分析的效果很好。因而我们可以选取这两个因子作为替代解释指标,从而用前两个主成分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特征根可以计算出各个主成分前的系数,从而主成分可以表示为: f1=0.130x1+0.130x2+0.131x3+0.038x4+0.010x5+0.131x6+0.131x7+0.134x8+0.121x9+0.122x10 f2=-0.052x1-0.159x2-0.127x3+0.606x4-0.472x5-0.109x6+0.142x7+0.010x8+0.278x9-0.112x10 从系数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第一主成分在指标x1,x2,x3,x6,x7,x8,x9,x10(各地区高校数目,招生数目,在校学生数,毕业生数,教职工数,专任教工数,高级教职工数,教育经费总值)上有较大的载荷,这说明这8个指标有较强的相关性,可归为一类;第二主成分在指标x4,x5(每十万人口高校平均在校生数,学校生师比)上有较大的载荷,可归为一类。这两个因子即为主成分,对以上结果分析可知,第一个因子是主要包含了学校基本组成相关方面信息,另一个因子主要包括了相对值之间的信息。即不同地区的人们的学历水平,也就是人才比率,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来看,和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因素还是十分贴切的,只有不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并且提高各地区的人才占有率,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才能又快又好的发展,从而使该地区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 4.利用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 以上面两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两个个主成分因子对应的特征根大于1,分别为 7.449和 1.323构建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为: F= =0.8492f1+0.1508f2 把各地区的两个主成分值代入上式,可以得到不同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结果如下: 表2-4 各地排名结果及得分 5.结果分析 首先对第一主成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已经知道第一主成分主要提取的是评价指标中的学校基本组成相关方面的信息,主要是关于学生,教师以及国家经费等方面的主要信息,从排名结果可以看到,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区排名较靠前,而西部偏远地区青海,宁夏,西藏等地排名却远远落后。这也就说明了,这些地区的硬件设施还是远远不足的。分析原因可以知道,首先,这些地区高校数目较少,其次受之影响的就是各个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人数,从而导致偏远地区的劣势更加明显,至于教育经费方面的影响,通过所查找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来排名较靠前的城市的教育经费相对来说也更多一些,从而对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至于第二主成分的相关信息,我们已经分析出第二主成分主要是代表每个地区的人才比率,也就是人才占有率。国家应多鼓励青年大学生前往边远地区,从而促使边远地区的发展。一个地区,只有人才占有率提高了,这样才能带动该地区教育水平迅速发展,从而使经济也能得到快速发展。 从上面的总评分结果可以看出来,各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区高等教育水平遥遥领先,而作为偏远地区的青海,宁夏,西藏等地相对而言,高等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大量西部地区仍然处于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低谷,我们都知道,只有教育水平提高了,经济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目前我国也一直在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在经济上采取各种优惠政策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相信在不久的以后,这些地区将在普通高等教育方面有一定的提高,从而做到教育和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当然,西部地区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西部拥有的大量人才,而西部所需大量人才除了靠东部输送外主要应当地培养,所以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迫在眉睫,这也就是第二个主成分所反映的问题。 为此应大力改善教育政策,发展教育产业,提高区域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水平,为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 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援力度。在此基础上,经济发达地区也需要继续保持其自身优势,加大对教育的认识程度,保证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注重人才的培养,提高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全国各地区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金,董锁拽,周文龙.亚麻纱线USTER测试结果的主成分分析[J]第29卷,第一期,2012年1月 [2]朱建平,殷瑞飞.SPSS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M]. 北京:清华出版社,2007.132-135 [3]岳斯玮.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对区域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J].2012年01期 [4]黎泽伦,黄友均.主成分分析法在教育发展现状中的评价研究[J].2001年13期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100083) F= =0.8492f1+0.1508f2 把各地区的两个主成分值代入上式,可以得到不同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结果如下: 表2-4 各地排名结果及得分 5.结果分析 首先对第一主成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已经知道第一主成分主要提取的是评价指标中的学校基本组成相关方面的信息,主要是关于学生,教师以及国家经费等方面的主要信息,从排名结果可以看到,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区排名较靠前,而西部偏远地区青海,宁夏,西藏等地排名却远远落后。这也就说明了,这些地区的硬件设施还是远远不足的。分析原因可以知道,首先,这些地区高校数目较少,其次受之影响的就是各个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人数,从而导致偏远地区的劣势更加明显,至于教育经费方面的影响,通过所查找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来排名较靠前的城市的教育经费相对来说也更多一些,从而对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至于第二主成分的相关信息,我们已经分析出第二主成分主要是代表每个地区的人才比率,也就是人才占有率。国家应多鼓励青年大学生前往边远地区,从而促使边远地区的发展。一个地区,只有人才占有率提高了,这样才能带动该地区教育水平迅速发展,从而使经济也能得到快速发展。 从上面的总评分结果可以看出来,各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区高等教育水平遥遥领先,而作为偏远地区的青海,宁夏,西藏等地相对而言,高等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大量西部地区仍然处于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低谷,我们都知道,只有教育水平提高了,经济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目前我国也一直在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在经济上采取各种优惠政策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相信在不久的以后,这些地区将在普通高等教育方面有一定的提高,从而做到教育和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当然,西部地区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西部拥有的大量人才,而西部所需大量人才除了靠东部输送外主要应当地培养,所以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迫在眉睫,这也就是第二个主成分所反映的问题。 为此应大力改善教育政策,发展教育产业,提高区域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水平,为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 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援力度。在此基础上,经济发达地区也需要继续保持其自身优势,加大对教育的认识程度,保证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注重人才的培养,提高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全国各地区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金,董锁拽,周文龙.亚麻纱线USTER测试结果的主成分分析[J]第29卷,第一期,2012年1月 [2]朱建平,殷瑞飞.SPSS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M]. 北京:清华出版社,2007.132-135 [3]岳斯玮.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对区域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J].2012年01期 [4]黎泽伦,黄友均.主成分分析法在教育发展现状中的评价研究[J].2001年13期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100083) F= =0.8492f1+0.1508f2 把各地区的两个主成分值代入上式,可以得到不同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结果如下: 表2-4 各地排名结果及得分 5.结果分析 首先对第一主成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已经知道第一主成分主要提取的是评价指标中的学校基本组成相关方面的信息,主要是关于学生,教师以及国家经费等方面的主要信息,从排名结果可以看到,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区排名较靠前,而西部偏远地区青海,宁夏,西藏等地排名却远远落后。这也就说明了,这些地区的硬件设施还是远远不足的。分析原因可以知道,首先,这些地区高校数目较少,其次受之影响的就是各个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人数,从而导致偏远地区的劣势更加明显,至于教育经费方面的影响,通过所查找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来排名较靠前的城市的教育经费相对来说也更多一些,从而对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至于第二主成分的相关信息,我们已经分析出第二主成分主要是代表每个地区的人才比率,也就是人才占有率。国家应多鼓励青年大学生前往边远地区,从而促使边远地区的发展。一个地区,只有人才占有率提高了,这样才能带动该地区教育水平迅速发展,从而使经济也能得到快速发展。 从上面的总评分结果可以看出来,各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区高等教育水平遥遥领先,而作为偏远地区的青海,宁夏,西藏等地相对而言,高等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大量西部地区仍然处于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低谷,我们都知道,只有教育水平提高了,经济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目前我国也一直在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在经济上采取各种优惠政策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相信在不久的以后,这些地区将在普通高等教育方面有一定的提高,从而做到教育和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当然,西部地区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西部拥有的大量人才,而西部所需大量人才除了靠东部输送外主要应当地培养,所以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迫在眉睫,这也就是第二个主成分所反映的问题。 为此应大力改善教育政策,发展教育产业,提高区域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水平,为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 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援力度。在此基础上,经济发达地区也需要继续保持其自身优势,加大对教育的认识程度,保证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注重人才的培养,提高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全国各地区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金,董锁拽,周文龙.亚麻纱线USTER测试结果的主成分分析[J]第29卷,第一期,2012年1月 [2]朱建平,殷瑞飞.SPSS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M]. 北京:清华出版社,2007.132-135 [3]岳斯玮.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对区域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J].2012年01期 [4]黎泽伦,黄友均.主成分分析法在教育发展现状中的评价研究[J].2001年13期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10008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