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 |
范文 | 于佳倩 秦猛 刘浩 [摘? ? 要]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探索适合学校自身的高质量、有特色的科技管理方法成为众多科研管理人员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为例,分析了从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到结题考核的全过程管理,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项目对学校整体科研发展所起的作用,总结了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并从绩效考核、激励引导、信息化管理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不断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双一流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3. 088 [中图分类号] G463?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13- 0216- 03 0? ? ? 引? ? 言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而科技创新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作为推动高校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资金,自2008年设立以来资助范围进一步扩大,资助总额逐渐提高。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设立使高校获得了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稳定支持和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决定资助分配机制的决策权,缓解了高校青年科研人员的竞争压力,提高了培育类项目的资助成功率[1],进一步提升了高校重要基础原创水平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完善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 ? ? 组织领导机制建设 南京大学从2009年以来获得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稳定支持,在校内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科研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相关校领导为成员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成员包括科技处、社科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办公室设在学校科技处,校分管科研副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项目的申报,跟踪、监督和管理项目的实施,并监管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科技处与社科处分别具体负责理工医科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与管理,各院系、各单位则具体负责立项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每年根据理工医科、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申报的实际情况,确定经费分配比例,大致为85%∶15%。 2016年9月,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财教[2016]277号),提升了高校自主权,选题范围进一步放宽,更好地体现了对自由探索研究、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和交叉学科的扶持。2017年6月,根据新的管理办法,结合“双一流”建设新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专项经费的资助方式、项目类型与资助力度,主要围绕国家重大目标和重大社会需求,开展交叉和新兴学科研究,重点支持40周岁以下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在校优秀学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支持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其中,特别对劳务费额度放宽要求,一般不超过项目经费总额的40%。 2? ? ? 项目类型 正如教育部原副部长杜玉波所言:建设“双一流”,重在质量和特色,压缩“平原”,多建“高峰”……要大力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一批能够支撑国家急需、产业转型和区域发展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近年来,结合学校研究优势与特色,改变传统广撒网型的资助模式,在基本科研業务费中设立了原创与交叉类、人才培育类、国防预研项目、团队平台类、国际合作类等理工医科项目类型,并对原创交叉类和国际合作类项目考核优秀的进行滚动支持,以培育大团队大项目。不仅支持校内青年教师开展原创科学研究,瞄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成果,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高地,同时还开展面向国防基础科研和装备关键技术相关的科技创新研究,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2.1? ?原创与交叉类 哈佛大学原校长陆登庭曾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南京大学也一直非常重视原创科研,积极引导科研教师开展具有重要创新性的跨学科自主选题研究项目,选题要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以问题为导向,注重交叉协同、合作攻关,并推动多个学科发展[3]。鼓励并优先考虑跨一级学科的两位教师联合申报,或具有交叉研究基础和学科背景的优秀教师单独申报。近年来,原创与交叉类项目数量和资金量逐年增加,引导科研人员跨学科集成申报,组建学科交叉互补的创新型科研团队,激发综合交叉学科发展的活力,推动具有自主创新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增强源头创新能力,提升相关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2? ?人才培育类 作为衡量基础科研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4]。而青年教师是高校院科研的主力军,这时期的研究往往也是最富挑战力和最具创造力的阶段,却通常因为科研经历不够丰富、没有正高职称,在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专项等)的申请中不占优势,科研经费不充足,生源和实验条件匮乏。这些又导致科研工作滞后,影响研究经历的积累、人才项目的申请、职称评定,形成不良循环。基本科研业务费设立相关专项,以“前支持后补助”的方式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杰青、优青项目进行培育,在项目预研阶段给予部分经费资助,获基金立项后追加经费。通过发挥目标导向作用,调动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经过专项培育的年轻教师,即使所申请的基金项目未获立项,也在申请过程中凝练了研究方向,有利于后续项目申请。同时,还在校内形成年轻教师重视基础研究、紧盯科学前沿的良好学术氛围。 2.3? ?国防预研类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把“军民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南京大学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将科学研究原始创新上的优势融合到国防建设中。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设立的“国防预研项目”,引领教师对接军委科技委,瞄准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战略需求,在校内组织培育和研讨以及开展前期预研工作,承担重大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基础科研和国防科技的“双赢”。 2.4? ?团队平台类 从2011年开始,基本科研业务费设立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对优质科研创新团队每年滚动支持50万-100万元,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中新增的“支持优秀创新团队建设”相呼应。积极打造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的优质团队,将原来分散在各个学院、学科的研究力量整合到一起,由“各自为战”转变为“联合攻关”,促进学校学科群的发展,为“双一流”发展助力,从而带动全校各学科进步。而对于没有获得单独财政经费支持的部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其他重要科研平台,基本科研业务费也可给予支持和培育,由学术造诣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人员牵头,相关研究领域的骨干成员联合组成科研团队,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科研创新活动。 2.5? ?国际合作类项目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几乎都享有一流的学术声望和国际声誉,从事着国际最前沿的科学研究,还拥有大批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和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5],是國际教育、文化、科技交流的桥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与国际上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取得突出进展,“双一流”建设,也要求各个高校以更加开放的视野,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高校应不断加强国际合作类项目的资助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加强对外创新交流,开展长期稳定的国际科研合作,或组织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 3? ? ? 项目全过程管理 基本科研业务费全过程管理要做到“科学规划、促进创新、突出重点、合理立项、有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规范项目申报程序 在项目组织方面,要对研究内容尽量少设限,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的研究氛围。项目申报主要有两种方式:(1)集中申报:根据不同项目类型,组织各院系广泛申报,各项目申请人提交申请书和预算表,组织各领域专家分组评审,项目遴选时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和科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评审结果经基本科研业务费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公示后正式立项;(2)个别申报:部分重要基础研究项目根据科研需要不受申报时间限制,申请人向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书后,管理部门根据当年经费使用情况以及专家意见,并提交基本科研业务费领导小组讨论通过方可立项。 项目申报后,组织校内不同学科方向带头人或青年学者组成专家评审组,根据申请人答辩汇报或申请书内容,从课题创新性、研究基础、实施方案、预期研究成果、经费预算合理性等方面综合考评,最终成绩按平均分排序,经领导小组会议审批后予以立项实施。 3.2? ?项目实施过程管理 结合党中央、国务院重点推进的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政策,基本科研业务费赋予项目负责人充分的经费使用自主权,负责人对所承担项目的经费预算编制、使用和管理负主责,进一步减轻了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为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避免年末突击报销,主管部门设置时间节点检查,敦促经费使用进度。通过监控经费使用情况了解各项目的研究过程,对于执行率偏低的项目,收回并重新拨款给执行率高或急需经费申请立项的重要项目;对取得突出成果、有实际科研需求的重要项目,可追加经费。对于在执行过程中有预算调整需求的项目,项目负责人需向主管部门提交经院系审核的预算调整申请和情况说明,审核后方可调整。 3.3? ?加强绩效考核 由于基础研究本身的不确定性,对受资助项目应少设置硬性绩效考核目标,结题验收以提交结题报告为主,并组织专家评审验收,以论文、专利、获奖等作为成果评价的主要标准。同时,注重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使之对下年度项目申报、项目负责人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起到杠杆作用。项目成果突出的,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研究进展和持续研究的必要性,提出滚动支持申请,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后择优奖励。对于成效暂时不明显但需要继续支持自由探索的项目,在充分听取专家组的建议后,给予一定的科研缓冲期;对于经过长期资助但仍未取得任何成绩的项目,可以将机会留给更多更有发展潜力的科研人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加强绩效考核并作为后续奖励及立项的参考,保障研究工作的持续性和深入性,使科研人员充分重视所承担项目设定的绩效目标,从而产出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6]。 4? ? ? 对策与建议 4.1? ?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措施,改革科技评价体系 “双一流”建设作为指导新时代我国教育工作和人才战略的根本方针,不同于“211工程”“985工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为了更有效地服务高校、提高原始创新和科研水平,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势在必行。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基本科研业务费应紧跟“双一流”建设步伐,改变过去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模式,向以“问题为导向”和“目标为抓手”转变,关注原创基础研究,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以及服务社会相结合,注重科学问题的解决和科研成果质量。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探索宽严相济的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管理方法,切实提高项目经费使用效益,在考核内容方面对科研项目类型、项目负责人等进行分类,对取得的成果、专利,发表的论文、著作,人才培养、会议参与等情况进行分类[7]。 4.2? ?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完善激励引导机制 《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中提到,为贯彻落实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允许试点单位从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稳定支持科研经费中提取不超过20%作为奖励经费。这部分经费可以用于奖励承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事关全局的关键技术、颠覆性技术、瓶颈技术,以及敢为人先挺进科学研究的“无人区”,并取得突出成果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有利于高峰性科研成果的产出。 4.3? ?改善科研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库 南京大学正在积极建立科技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有望将基本科研业务费申报、实施、考核的全过程管理系统化、制度化,保证项目管理的公开透明。设定时间节点定时提醒项目负责人经费使用进度,敦促项目负责人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同时,构建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库,根据下一年具体的经费数额,由基本科研业务费经费领导小组决定具体的分配方案,保障项目经费及时划拨,加快项目经费执行进度。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创新的根基,科技是创新的动力,基本科研业务费对高校科研人员的培育覆盖面广、资助及时、绩效要求低,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科研的原始创新和优秀人才的培育。在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支持下,各高校如何把握机会,应对挑战,进一步挖掘交叉学科的研究潜力,培育、促进重点发展方向科研实力的增长,提高科研人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同时锻炼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逐步实现“双一流”建设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值得进一步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1]伏琳,欧阳国桢,胡燕娟, 等.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管理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6):45-49. [2]郑文涛.“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60-166. [3]刘小鹏,李晓强,钟灿涛.非竞争性经费支持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的探索[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6):114-118. [4]谈世鑫,王峰,闵石头, 等.浅析科研业务费对中央高校基础科研实力的影响——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12). [5]刘琅. 大学的精神 [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6]董维权.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务费项目管理实践探讨[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6):616-619. [7]陈柳,姜伟,刘彬, 等. 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实施为视角[J]. 中国高校科技, 2018(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