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平衡计分卡在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中的适用性研究 |
范文 | 邓玉冰 陈婉婷 摘 要:公立医院是我国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对其的有效监管,既是政府职责所在,也是有效配置医疗这一公共资源的重要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医疗服务的非物质性和医疗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公立医院评估指标难以提取,从而衡量其医疗服务质量成为了一大难点。通过研究发现平衡计分卡模型因其与公立医院医疗活动规律的高度契合性使得其医疗服务得以以物质形态呈现,解决了医院监管中医疗服务质量衡量的难题。 关键词:公立医院;平衡计分卡;监管型评估;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9.041 1 引言 近几年,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其进行监管型评估的必要性也逐渐显现。2009年4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处罚,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2010年2月11日印发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实施医院信息公开,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医疗安全质量和经济运行监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因此,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 如前所述,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系列政策的实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如何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和效果,政府应建立起对公立医院全面有效的监管。而评估作为监管的有力工具之一,可提供监管者做决策时所需的数据及信息,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可称为政府监管的有力抓手。但由于医疗服务的非物质性和医疗信息的不对称性,评估指标难以提取,使得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成为了一大难点。然而,是否可以从医疗服务活动规律的角度,找寻其中能够使医疗服务尽可能地以物质形态的方法来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本文正是从此研究问题出发,探讨平衡计分卡对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的适用性,以期为今后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2 平衡计分卡理论 平衡记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 BSC是由Robert S.Kaplan和David.P.Norton于1992年为了改变当时组织依靠单一财务指标来评价组织绩效的现状而提出的,该方法以组织的远景与战略目标为核心,围绕财务、顾客、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对组织绩效进行评估和考察(如图2-1所示)。虽然一开始BSC主要用于评价企业的业绩,但随着它的不断推广和应用,BSC也受到越来越多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青睐,在评价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绩效的实践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平衡记分卡将组织的远景与战略转变为一组由4个维度组成的绩效指标体系来评价组织的绩效。此4个维度分别为:财务、顾客、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维度: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为股东创造价值。虽然不同时期由于企业战略的差异对利润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是其最终目标始终是为了股东创造一定的利润,因此财务维度是平衡记分卡的核心,其他3个维度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顾客维度:企业通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该维度通过质量、性能、服务角度对组织的表现进行考察;业务流程维度:业务流程是实现企业目标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建立契合目标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和长远发展;学习与成长维度:该维度为其他3个维度指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是财务、顾客、业务流程3个维度获得卓越成果的驱动因素。 通过对这4个维度指标的衡量,以明确和严谨的方式来诠释其远景和战略。简单地说,企业员工需要培养和具备什么知识、技能(学习与成长维度),才能创新和建立高效的工作效率和竞争优势(业务流程维度),使公司能够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特定价值的产品(顾客维度),最终实现股东的价值(财务维度)。此外,4个维度通过因果关系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因此能够较全面地衡量和评价组织的综合经营状况。 平衡记分卡包括六大要素:远景与战略、维度、目标、绩效指标、目标值和行动方案。其中,财务、顾客、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这4个维度根据企业的远景与战略制定各自的目标,各维度再根据该目标设计其下属的具体绩效指标,然后设定预期的目标值和行动方案,最终实现组织的远景和战略目标。 3 深圳市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目前,平衡计分卡是医疗卫生机构较为常用的组织绩效评估方法。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平衡计分卡在评估公立医院绩效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3.1 深圳市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应用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可行性 首先,公立医院的服务过程与平衡计分卡逻辑模型相契合。从公立医院生存发展和业务运作的基本特点出发,可知公立医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规律是“公立医院以使命为首要目标,以服务患者为宗旨,以业务流程为保障,以学习与成长为激励,以财务为支撑,彼此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财务收入是医院的经济收益,也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物质保证;而要提高医院经济收益,则必须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需求,完成公益性的卫生使命;而要满足患者,则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业务运营效率;而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运营效率的前提是组织及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唯有不断地学习与创新,才能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实现医院长远发展。 因此,定位、财务、患者、业务、成长是公立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公立医院医疗服務质量的基本要素,这几个要素与平衡计分卡模型中的财务、顾客、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这4个维度的因果关系链大体吻合,具体表现为:平衡计分卡模型的“以顾客维度为核心层”与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目的相一致,“强调类别指标间的平衡机理”为平衡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支持,“四大维度间形成因果关系链”则与公立医院服务过程相符合。因此,公立医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与平衡计分卡模型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其次,平衡计分卡逻辑模型与监管型评估目的相一致。由于公立医院的特殊性,仅仅追求效率的提高对公立医院来说是非常局限的,因为在实践中医院本身必须平衡效率和公平,实现在成本、质量、顾客选择之间的平衡。因此,政府对公立医院进行监管评估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兼顾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平衡计分卡模型则能够很好地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与政府对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的目的相一致。 3.2 深圳市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应用平衡记分卡的实证可行性 在实践中,平衡计分卡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成功推广和应用,包括较早的美国杜克儿童医院、英国国家健康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 ,简称HNS)、台湾长庚医院、台大医院、四川雅安医院等等,这些都为其在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中的应用提供了现实经验支持。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还是从实证应用的角度,都说明了平衡计分卡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尽管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初衷主要是衡量组织内部绩效,而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属于外部评估,但平衡计分卡模型中各维度指标间的内在逻辑构成关系和广泛的实践经验,都为其应用于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的适用性论证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3.3 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的理论框架 公共选择理论指出,政府行为是人民通过政治过程委托政府实施的,政府支出来源于人民的纳税,也就是说,广大人民群众才是公立医院的“股东”,公立医院的宗旨在于实现人民的利益。公立医院的这一公益性使命决定了顾客维度是监管型评估模型的核心层,通过核心层设定的目标来反映和实现公立医院的使命。综上,可以推导出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的理论框架(如图2)。 4 研究结论 随着卫生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与公立医院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原先简单的行政等级关系,而更可能的形式是政府以全面完善的监管体系来实现对公立医院的外部治理。绩效评估作为监管的有力工具之一,合适的评估方法則为有效监管提供可能。而通过梳理并分析平衡计分卡模型的逻辑构成关系,发现改进后的平衡计分卡模型适用于非营利组织的监管评估指标设计,为研究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新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江苏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机制研究”(2017SJB0672),主持人:杨光;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江苏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调查研究”。 的思考角度。 当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本文以公立医院为例,基于平衡计分卡所做的探讨未必适用于其他事业单位。第二,公立医院监管体系机制改革错综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而笔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对于公立医院监管型评估实施工作提出的思路未必能在改革实际中有效落实,其实用性有待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卡普兰,大卫Wingdings^[email protected] 诺顿.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3-17. [3]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2010-2-11. [4]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5. [5]罗伯特·卡普兰、大卫Wingdings^[email protected] 诺顿.应用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系统[J].哈佛商业评论,1996. [6]崔爽等.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研究-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 [7]孙统达等.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12). [8]张利平等.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若干建模方法应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6,(6). [9]李春晖等.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3,(2). [10]陈云等.基于公益性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4,(4). [11]黄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医院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12]金其林等.上海市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医院,2010,(3). [13]Meliones,J.A three-year experience using a balanced scorecard to practice smarter[D].NC: Duke Childrens Hospital,1999. [14]Chow.C,Garulin.D,Kamal.H.The Balanced Scorecard: Apotenta Tool for Engerizing and Focusing Healthcar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J].Journal of Health Care Management,1998. [15]李德勤等.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系统研究[J].会计之友,2012,(1). [16]孙海琴.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系统构建-以H医院为例[J].会计之友,2017,(1). [17]李新伟.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 [18]解伟肖.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系统研究[J].企业导报,2011,(18). [19]尹钧惠.基于BSC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及应用[J].财会月刊,2017,(22). [20]刘晓芳.建立公立医院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2017,(05). [21]杨凯.平衡记分卡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5,(2). [22]赵鲁平.平衡记分卡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医药管理,2013,(6). [23]陈云等.基于公益性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4,(4). [24]郭永瑾.以公益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05). [25]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圳市财政核拨补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暂行规定.深财预规〔2012〕8号[Z].2012-12-14. [26]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Z].2011-01-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