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金珠玛米》:西藏和平解放主题的“另类”书写
范文

    赵敏

    【摘 要】作为一部西藏和平解放主题的电影,《金珠玛米》并未直接描写战争,而是以解放军战士为主线,将当地血性的族群冲突作为影片矛盾建构的重要依据,再利用大开大合的史诗镜头呈现壮美的藏区风光,高空俯拍的神性视角隐喻藏族对天神和自然的崇拜,完成了国家意识形态表述和藏族文化书写的双重任务。

    【关键词】《金珠玛米》;藏族电影;矛盾建构;隐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093-02

    1951年,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结束了当地上千年黑暗的农奴制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也带动了以此为母题的藏族题材电影的创作。1961年由李俊执导的电影《农奴》可以作为经典和代表。影片利用黑白的镜头语言,将底层农奴强巴的悲惨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矛头直指西藏农奴制的罪恶、黑暗。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扩张,西藏题材电影的创作在市场上出现了复苏迹象,在2017年出现了一次创作小高潮。2017年12月12日,杨蕊导演的新作《金珠玛米》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首日票房破百万,获得了较好的口碑和认同。①《金珠玛米》作为少数民族电影类型化探索的成果之一,成功进入商业院线,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表述的新策略。电影虽以西藏和平解放历程中的昌都战役为背景,却大胆跳出了战争片的固有框架,也没有执着于描写农奴的苦难人生,而是以极富戏剧性的族群冲突为内容,从藏族自身的角度揭示了战争年代不同身份约束下,复杂而真实的人性。

    一、双层的矛盾建构

    藏语“金珠玛米”意为“菩萨兵”,后被引申指代解放军。电影中,战士华山(人名)在买粮途中遭遇蒙面马匪抢夺钱财,没有完成部队交付的买粮任务,华山与马匪之间建构起第一层矛盾。随后华山被当地藏民所救,结识了贵族头人,并答应帮助头人查清马匹丢失和宝马被毒死的真相,以让农奴免受剁手的责罚,贵族头人与真凶(疑为马匪)之间建构起第二层矛盾,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

    解放军战士的身份赋予了华山打破旧农奴制的解放者身份,但华山为农奴出头、潜入敌营救人等个人行为更使他成为极富同情心的勇士,孤胆英雄气质被彰显,对人性的反思被导演放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

    在电影的叙事中,第一层矛盾的设置交代了昌都战役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第二层矛盾的建构讲述了一个血性的族群冲突故事,两层矛盾相互交织,增强了电影的叙事张力。

    贵族在西藏农奴社会享有可观的财富和至高的地位。电影《金珠玛米》中的头人单凭个人财富便可支援解放军的军粮,拥有砍人手指、驱逐异类的无上权力,在发现华山受到农奴们的喜爱成为“头羊”时,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和权力,也会耍阴谋手段。然而,他又是一个赏罚分明的权威存在,对于因为失职而丢失马匹的农奴,要罚(砍手指);对于华山主动提出解救央金的义气和胆识,要赏(开仓放粮)。虽然阶级立场决定了头人不是电影要塑造的正面角色,但也没有将他当作十恶不赦的魔鬼,这种“恶中带善”的复杂人性反而增强了电影的历史真实感。

    蒙面的“雪鹰”占堆因被贵族头人当作异类驱逐,才被迫作了马匪。他虽盗马,却不干毒马的“下贱勾当”,在最后的危急时刻,占堆将马匪帮里所有的粮食、财富和央金交付给华山,让他去找解放军部队。原先的马匪变成了正义的侠客,抢钱的强盗也变成了施粮的民族英雄,而真正毒死宝马、勾结外敌的反派就是头人身边的管事。剧情的反转,善恶的颠倒,在增强叙事张力的同时,引发了观众对人性的反思。相比大多西藏题材电影的“外视角”猎奇来说,《金珠玛米》的叙事是藏族的视角,是被民族化的。

    二、隐喻的神性视点

    电影艺术以镜头语言作为自己特有的表意手段。解放前的西藏是黑暗的,电影《农奴》就以低沉的号声配合黑白的画面开篇,铺设了影片压抑、沉重的基调。②《金珠玛米》选择了从人性、民族性的角度讲述西藏和平解放的故事,也吻合了观众对于自然风光壮美、宗教文化浓郁的西藏的无限审美想象。电影的总策划牛颂提到,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始终坚持将人情、人性摆在最高位,尽可能吸收西部片等类型片元素,突出观赏性,力争拍出一部符合当代审美潮流、符合当今观众审美趣味的电影。”③

    在镜头语言方面,《金珠玛米》充分调用了航拍技术,以高机位俯拍前移的运动镜头,如雄鹰一般掠过西藏的山川、河流,体现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史诗风格。“天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在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中也具有神圣的地位。藏族以天葬為最高丧葬方式,于是食腐的秃鹫被看作神灵的化身。航拍镜头中不时穿插秃鹫的特写是对天地神灵的隐喻,也是俯拍镜头所提供的神性视点的依据。镜头语言完成了影片对天地神灵的指涉,突破了单纯的历史再现和民俗意义,表征着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建构,参与影片叙事或隐喻着故事的主题。④

    藏族伦理观念中的尊重祖先、敬畏神灵、崇拜自然等思想已然内化。电影中贵族头人开仓放粮之前得先“问天”,华山为了平息纷乱向天空开枪,恰好停止了一场冰雹,这一举动被农奴看做神力显现,随即围圈朝拜,圆圈符号在藏文化中也是天的能指。至此,华山救苦救难的“金珠玛米”身份得以确立,神权天赋,在之后的情节中藏民们也由此相信他一定能单枪匹马救回被掳走的央金。同样,在“火舞”的镜语段落中,导演以一组暖色调、特写、快切的镜头描绘了一场神圣的族群狂欢:黑夜的山头燃起熊熊的烈火,伴随着低沉的鼓乐,藏民们开始起舞,火光印衬人脸,表情神圣而严肃。火舞是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狂欢活动,除了表达欢愉之情还有深层的宗教含义。

    此外,电影中的马匹也作为少数民族特有的印记参与镜头语言的表意。在贵族头人看来,马是财富的象征,纯黑宝马是自己身份地位的彰显,不容有失,因此在马匹丢失和宝马被毒死之后一定要责罚下人并追查真凶。在“雪鹰”占堆的马匪帮里,马又成为自由的标识物,在马匪兄弟第一次出场和最终牺牲时,纵马的吆喝声前后呼应,响彻西藏纯净的天空,视死如归的坦然和面对生活的洒脱也是藏族人民的本质显现,“天高地阔,好恶由心。”⑤电影中,天地自然作为一种隐性的存在,从未缺失。

    三、结语

    壮美的自然风光、巧妙的矛盾建构、隐喻的天地神灵作为《金珠玛米》与其他西藏解放主题电影的不同之处,也助其进入了商业院线,在市场上获得一定的口碑和藏族群体的认同。事实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顶层设计,先天就具有国家性。⑥《金珠玛米》在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话语层面,完成了国家意义表述和民族文化书写的双重任务,体现了对题材创新的大胆尝试,开始了少数民族电影类型化转型的探索。这种转型是随着民族题材电影观念创新之后提出的,具体的操作还显得不成熟⑦,在《金珠玛米》中也反映出盲目吸收武侠片、西部片、爱情片、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元素,并将之杂糅而带来的叙事混乱;情节铺垫不足,使得人物情感的处理生涩而突兀等问题。但这种“另类”的探索为其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其意义是显著的。

    注释:

    ①电影《金珠玛米》今日全国公映获藏族口碑认同[EB/OL].网易娱乐,http://ent.163.com/17/1212/10/D5EUESQ5000380D0.html,2017-12-12.

    ②应雄.《农奴》:叙事的张力[J].当代电影,1993,(3):11.

    ③李博.《金珠玛米》:西部片风格的西藏题材电影[N].中国艺术报,2017-5-19(002).

    ④周根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仪式叙事与意义生产[J].当代电影,2017,(11):190.

    ⑤为电影《金珠玛米》的官方海报宣传语。

    ⑥谢婉若.少数民族电影顶层设计:历史、意义和再构想[J].当代电影,2016,(2):127.

    ⑦明江.大于电影的电影——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组委会主席牛颂访谈[N].文艺报,2017-5-5(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