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婴戏蝶 |
范文 | 陈晋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正要出门,匆忙再看一眼电脑,巧得很,这方“婴戏捉蝶”画面的墨盒正好出现。短信问价,最后确认。可没想到喜欢它的人很多,好多朋友打我电话,有担心我拿高了的,有要加价购藏的,我因为很喜欢它,就都婉拒了。 宋《宣和画谱》论及绘画婴孩时,点出了其困难之处,画者易将小孩画成身材短小的人物,忽略面貌的描绘,最终造成“身小而貌壮”,也可能将面容画得太幼嫩,或变成妇人之貌,因此描绘婴儿技巧甚难掌握。 这方墨盒从精心刻就的那天起,就被主人当作艺术品。盒内原光,可见当时的主人珍爱尤加。墨盒长10.8厘米,宽4.8厘米,高2.8厘米,上面的小孩形态各异。孩童的眼神、嘴角、手势刻画得细微生动,发髻也各式各样。刀工更是流畅地表现出孩子们奔跑、俯身、侧卧、盘坐时衣纹的动感。 恕我浅陋,刻铜婴戏作品中比它生动传神的好像并不多见。 长条形画面就像是一幅画卷徐徐展开。阳春三月,空气中弥漫着桃花的芳香,柳枝随风摇曳,地上散落着一些被风吹落的花和叶,蝴蝶在翩翩飞舞,这是踏青沐浴春风的好季节。孩子们带着扑蝶的扇子、捉蝶的小网袋,投入了捉蝶的游戏中,两人一组轮流捉蝶。被追的蝴蝶紧张不知所措,忽高忽低,左躲右閃。一孩童拿着扇子拼命追赶,另一童子蹲下身子,双手小心地捧起被扇子击落的蝴蝶,生怕伤了蝴蝶的翅膀。一旁憩息的孩童左手握着袋口,右手轻捂着装有撞击翻飞的蝴蝶的网袋,侧卧在蕉叶上,满足而悠然地看着那奔跑捉蝶的伙伴。他身边的童子双腿盘坐,含笑呼着同伴,那边,这边……整个画面热闹非凡,动静结合,富有生活的情趣。 人之初的涓涓细流无忧无虑恣意流淌,童年的时光不知不觉地消逝,那时只是盼着快些长大,待觉童年美好再回头寻找,一切如梦如幻只是记忆中的碎片。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也是最易失去的东西。我想婴戏之所以赢得大家的喜爱,是因为不仅孩童可爱,而且它寄托了我们对儿时纯真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