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方小墨盒,见证着新中国的诞生 |
范文 | 汪海 我收藏有一方“震亚”定制的刻铜墨盒。盒面上镌刻的文字为:“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录马克斯语”。并留有明确的落款,“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五日震亚置于北平”。 铜墨盒上落有时间款的常见。如“丁未冬月”“三十六年正月”等等。但写明年、月、日的少见。除非定制者认为这个日子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这方盒面上记载的“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五日”,正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机关搬进北平的日子。是日下午五点,在北平西苑机场,北平各界群众、各民主党派隆重举行迎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总部入城阅兵仪式。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朱、刘、周、任五大书记与前来欢迎的各界人士和群众代表亲切会面交谈,并检阅了部队。 正是从这一天开始,北平成为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所在地。中共经过28年坚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从农村转入城市。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正如盒面上镌刻的文字预示的那样,“资产阶级灭亡与无产阶级胜利,同样是不不避免的”。这是一个中国翻天覆地的时刻,定制者如此清晰地记录下这一特殊时刻,可见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段话出自《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正式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了阶级与阶级斗争,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当时还不到三十岁的两个年轻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许不会想到,《共产党宣言》一本书的问世,改变了人类发展进程和二十世纪以后的世界政治生态,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在共产主义理想的鼓舞和激励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并先后带动了十几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苦斗争,在世界上人口最多、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使其在之后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尽管发生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过去的社会主义理論与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但这一切都丝毫不会削弱《共产党宣言》这本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力。相信对这种影响,以后历史会做出更客观、公正的评价。 回到这方墨盒,盒面上落款为“震亚”的人又是谁呢? 要仅凭“震亚”这两字锁定墨盒的主人有一定难度。不过很快有一个人进入了搜寻视野。潘震亚(1889—1978),江西南城人,早年加入同盟会,著名法学家,民国时期有“赤色律师”之称,作为中共特邀民主人士,曾参与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建工作,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并当选委员,解放后被选为第一至第五届人大代表,曾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监察委副主任、江西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要职。 1948年上半年,国民党的战事已成强弩之末,解放战争局势的发展,促使更多的民主党派人士站在反蒋、与中共携手的立场上来。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及时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主张立即得到海内外的响应与拥护。194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提出邀请在香港、上海及江南的李济深等77位民主人士赴解放区共商国是的名单,潘震亚名列其中。尽管现在还没查到1949年3月25日潘先生就在北平的直接证据,但有资料表明,潘先生其后直接参与了新政协筹备及关于国号、国歌、国旗及新中国使用纪年的讨论。 盒面上有个细节也值得注意。时间落款使用的是公元纪年,这在当年极其少见。从1949年10月1日前解放区官、民文告、文书时间落款看,绝大多数仍延用“中华民国”纪年方式。可见使用“公元纪年”有着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预见性。潘震亚早年曾加入过中共,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熟悉共产主义理论,作为法学家又参与了筹建新中国的国是讨论,具备这种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从墨盒镌刻文字内容、落款方式及潘先生参与的政治活动范围综合分析,我认为,墨盒上的“震亚”就是潘震亚先生的可能性很大。但断然下结论认定这方墨盒的主人就是潘震亚尚证据不足。 “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失败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这也就是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历史观。文物是特定时期社会状态的社会学表达,其实质内涵是它背后所隐含的政治。在一方小小铜墨盒的方寸之上,记录下新中国诞生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彰显了这件墨盒非同寻常的文物价值与收藏价值。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