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策略之管窥
范文

    靖丽娜

    【摘要】虽然所有的学科都可以看做为一门艺术,但是音乐却真的是个极具艺术性的学科。只是因为高考制度的限制,音乐有时即使作为陶冶情操的一门学科却无法发挥作用,因为除了对于专业生而言,音乐大多不会受到重视。可是学生不应当成为一个学习的机器,对美的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同样重要。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一种超越了语言、超越了国界的文化艺术,处在高中时期的学生,思维能力已经得到充分发展,虽然面对着升学的压力,但是也同时处在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的阶段,所以音乐鉴赏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不管是如今音乐课的设定,还是教学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对于音乐的热爱似乎并不能与音乐的学习接轨,所以,教师就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多方面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美”的音乐教学环境。

    一、正确对待音乐重视美的享受

    “主科”与“副科”之分,一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音乐确实从哪个角度看都排不上“主科”的位置,它虽然不在高考选择的行列,但是这并不代表它没有用处,新课程的改革一直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对于非艺术生去提什么乐理知识也许有些不合时宜,但是音乐中一些包含非智力因素类似于欣赏、品味乃至于净化身心的因素,确实应该得到重视。

    说到重视,又要怎样将这种观念传递给学生呢?首先作为音乐教师就不能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以《祖国颂歌》这样的篇章教學为例,教师要点明这不仅是音乐的聆听,更是文化的享受;当然也需要学校、家长以及各位教师的配合,不要限制学生去学音乐,不要理所当然地去占用本来应该聆听音乐的时间。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但当所有人都逐渐意识到音乐的感化与教育作用时也许情况会有很大改观,毕竟我们鉴赏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背后除了有多元的文化感知,还有无数个伟大音乐家可歌可泣的故事,如《贝多芬》《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等,我相信这对学生个人品质的塑造是有很大影响的。

    二、多元化模式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鉴赏不仅仅是我们生活中为了娱乐的“听音乐”,其中涵盖了文化的意味。所以,音乐鉴赏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只是这种学习不同于一般学科的课堂教学罢了。即使在数学、语文的课堂中教师也会尽最大的可能选取不同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何况是本来就是艺术欣赏的音乐,要使得学生发自内心地去聆听、去感受一段音乐的意味,那首先他要对这样的聆听有好奇与兴趣。

    其实,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不在少数,但几节课之后对“音乐课”感兴趣的说不定就没有多少了,因此,音乐教学同样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欣赏《辽阔的草原》时,教师播放具有蒙古特色的片段,甚至可以让一些能歌善舞的学生模仿蒙古人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在欣赏《广陵散》时可以将古琴代入课堂,真正接触五弦十三徽所构成的古琴之美;在学习《冼星海》一课时,那就是真正的交响乐合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雄壮的声音,学生若真正可以实验一段,即使是一小段合唱,我想那种澎湃的情绪是会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

    三、古今皆备音乐也要与时代接轨

    在接收一届新生之前,我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有超过95%的学生喜欢的都是通俗、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反而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即使我告诉他们古典音乐里不止涵盖着很深刻的历史意味,同样也可以放松心灵,他们对于音乐课抱着的也是一种“学术研究”的心态,无法像听流行乐一样全身心地放松。

    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因为如今的音乐教材编排确实看起来“高大上”,却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比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这一章节,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星星索》这样的乐曲,还有《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欣赏的是舒伯特的《魔王》《菩提树》,不止这两章,全套教材的内容其实大多如此,其兼顾了东西方、囊括了中国东西南北各个地域,有古典、有民乐,却只在最后一章才加入了流行乐,对学生而言也依然会是《好汉歌》这种不会出现在学生手机里、却会让他们不自觉“郑重对待”的歌曲。

    当然,我不否认,各地音乐各种形式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美感,那些在音乐史上留下华丽篇章的乐曲类似贝多芬、舒伯特都是值得敬仰和学习的对象,可是这些音乐太有历史的厚重感,总是会让学生不自觉地敬而远之,所以身为音乐教师,我认为在感受伟大的音乐作品时同样要与时俱进,体会流行乐的魅力,比如词风偏有文化气息的周杰伦等,让音乐的鉴赏学习范围更广,也更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

    综上所述,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确实有其自身的问题,但它存在的意义不容忽视,更重要的是,音乐鉴赏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更新进步。希望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音乐鉴赏艺术可以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徐静.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以潍坊市高中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