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广东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素质抽样调查样本设计
范文

    张文风+林梵

    摘要:在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素质抽样调查中,样本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样本容量的确定是关键。在界定抽样调查与样本容量确定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广东省存在的地域经济差异、文化观念差异和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差异的现状,提出了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素质抽样调查中样本选择与设计的思路,并对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素质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实施进行了较为简明的阐述。

    关键词:公路路政执法队伍;抽样调查;样本;选择;设计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2-0032-03

    自2007年7月广东省交通厅综合行政执法局挂牌成立始,至2010年8月,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96个县(市、区)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全部挂牌成立,此举标志着广东省各级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人员编制核定、执法队伍建设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和交通综合执法制度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运行的惯性使然,部分已成立机构的内部机制远未走上正轨,部分路政管理与路政执法职能调整还在逐步理顺中。与此同时,实际路政执法人员身份仍然存在差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内具有行政执法专项编制身份、公路管理机构内具有事业编制身份、少部分属于企业编制甚至“临时工”身份同时存在。因此,要对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人员进行素质评估并对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建设提出对策建议,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队伍抽样调查样本的选择与设计就成为重要环节。

    一、抽样调查与样本容量确定的基本原则

    (一)抽样调查被公认为是用来推算和代表“总体”的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数据之所以能用来代表和推算“总体”,主要是因为抽样调查本身具有其他非全面调查所不具备的特点:其一,调查样本是按规范程序和一定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相对均等,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二,以抽取的全部“样本”作为代表“总体”的“代表团”,不是用随意挑选的个别“样本”代表“总体”,具有较强的全面性;其三,所抽选的调查“样本容量”,是根据调查误差的要求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的,“样本”在数量上具有可靠性;其四,抽样调查的误差,在调查前可以根据调查“样本容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二)影响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样本容量又称“样本数”,指一个样本的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确定样本容量是抽样方案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抽样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样本容量过大,会使调查成本增大,难以体现抽样调查的优越性;样本容量过小,又会使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降低,增大样本误差。[1]样本容量和样本精度以及调查费用有密切的关系。第一,调研总费用。就具体的调研项目而言,项目的总预算费用又构成了样本容量的一个上限。容量过大就会突破预算约束,导致超支,这是受托方风险。设经费总额为C,费用函数可以表示为:c=c0+nc1。其中,c0为固定费用,与样本容量无关;c1为平均每一样本单位元需要的调查经费,由此解出的样本容量,可以作为经费约束的一个基本条件。第二,调查的精度。主要指抽样误差,抽样误差随样本量的增加而递减,在样本容量较少时,递减的幅度是较大的,但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递减的幅度减少。样本容量增加到一定的量时,需要增加很大的费用,样本误差才能降低一点。这时,再增加样本容量就“很不合算”了。这其实就是大数定律在抽样调查中的反映。[2]第三,样本的代表性与调查实施的可行性。一般而言,调查考虑的因素越多,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越高,抽样推断的精度也就越高。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需要获取的信息就要更加充分,分配样本量的工作也更加复杂。所以,实践中“样本容量”的确定还需要审视具体的条件、环境以及要达到的要求而定。例如,调查回收率所代表的实际样本的大小,是衡量一项调查结果所具有的代表性的最终指标,因而回收率越高越好。但是,由于实际调查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和影响回收率的因素,如果不切实际地单纯追求高回收率可能会影响到调查资料的质量,因此回收率并非越高越好。[3]因此,在调研中要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低质量的“样本”。

    (三)实际调查样本容量的确定原则

    样本容量的确定通常是介于理论上的完善方案与实际上可行方案之间的一个折中方案。在实施抽样调查时,抽样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样本指标代表性的大小,而必要的样本单位数目是保证抽样误差不超过某一给定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而言,调查样本容量的确定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查的主要目标。一次调查中往往有多个目标,目标单一的调查的样本容量往往可以很少,具有多个目标的研究则要考虑那些变异程度最大、要求精度最高的目标。二是分类比较的程度。分类是调查中一个最基本的方法,调查研究者往往是通过分类来发现细分调研对象,突出显著性检验。在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在各层的不同分配方法会对估计量的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条件下,需要考虑如何将“样本”分配至各层中去的问题。样本容量在各层中的分配方法不同会对估计量的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分析者的预测和决策。[4]三是调查区域的大小。调查区域越大,所需要的样本容量可能越大,因为大区域内的样本变异程度通常较难掌握。因此,在实际调查中,需要对大区域进行进一步分类以寻求更加准确的细分。

    二、抽样调查中样本选择与设计的思路

    (一)明确对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素质抽样调查的主要目标

    进行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素质评估与对策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建立针对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的科学、合理的指标集,通过调研分析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总量、结构与素质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为提升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制订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教育与培训、人才开发战略规划等决策行为提出参考依据和建议。因此,对公路路政执法人员开展调研的主要目标是素质评估,其先决条件是界定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范畴。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交政法发[2012]681号)和《广东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方案》(粤机编[2006]1号)等文件要求,“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运行机制和管理格局,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数量适配、结构合理、素质合格,理顺编制性质、经费渠道、执法装备等保障机制,基本适应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新需求”。这些行业文件出台的背景,是长期以来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存在主体混乱,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等现象。实现管理和执法的两个“相对分开”、统一执法主体、落实行政执法专项编制,解决执法人员的合法身份已成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改革的主要诉求和发展方向。鉴于此,本文对“公路路政执法人员”范畴的界定表述为:隶属于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行使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公路畅通职能,对公路使用者及其相对人采取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且具有行政执法专项编制的执法人员。

    (二)突出样本选择的层次性与代表性

    根据对广东省实际情况,以及广东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的实际状况,对公路路政执法人员进行素质评估可以采用分层抽样,再按各层的比例随机抽样。此举的优势在于,可以使每层中观察值的变异度小些,样本的代表性加强,各层之间还可作比较分析。突出公路路政执法人员调查样本的层次性,主要考虑影响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素质”的主要因素。在调研样本设计中,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存在较为明显的层次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区位差异、地域经济差异、现行财政及行政体制的差异等。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而言,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一致的情况下,对于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建设和治理能力而言,影响最为直接的因素主要是地域经济差异和文化观念差异。

    广东省共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两个(广州、深圳),地级市19个。根据区位分布以及经济的发展程度划分为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四个经济区域。其中,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九个市;东翼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个市;西翼指湛江、茂名和阳江 三个市;粤北山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五市。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等诸多方面原因,广东在经济发展过程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域经济差异。经济发达地级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东翼、西翼、粤北山区经济水平相对要低,且全省三分之二强地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珠三角地区人均G D P分别是粤东、西、北的3.5、2.8和3.8倍。相关数字如下图所示。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差距悬殊,珠三角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东翼的21.14倍、西翼的22.84倍、粤北山区的16.64倍,珠三角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分别是东翼的 11.22倍、西翼的10.59 倍、粤北山区的7.65 倍。珠三角在财政收支这一层面上比起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则表现出财政能力弱化的现象。日益弱化的财政状况,必然会削弱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5]

    另一主要因素是地域文化观念差异。所谓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历史性、地域性和特殊性。广东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是岭南风格、广东气派、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的岭南文化,就其历史构成来说,主要是由本土文化(百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凝聚而成的。广东的汉族亚群有广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他们都以从北方带来的中原文化为基础,与岭南的越人文化相融合,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特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即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内涵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广东是全国客家民系居民最密集的省份,客家文化是岭南最富中原文化特色的文化。潮汕文化是潮汕先民把中原文化同本土文化、海外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地域文化。[6]

    (三)把握样本容量的合理性

    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样本容量分配方法主要有三种:按比例分配、最优分配和内曼最优分配。其中,最优设计,即在费用一定的条件下,选择使精度达到最高(即方差最小)的设计。或是在满足一定精度要求下,选择尽可能使费用节省的方案。最优分配可以有效实施对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素质的评估。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置信和允许误差。简言之,置信度是对抽样估计可靠性的度量,允许误差是指事先要求与一定的置信概率相对应的误差的最大范围,它是对抽样估计的精确度提出的要求。对于样本容量的分配,要遵循随机抽样的基本规律。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条件下,确定调查样本容量的公式为:n=Z2S2/d2,其中:n代表所需要样本容量;Z表示置信水平下的Z统计量,如95%置信水平的Z统计量为1.96,如99%置信水平的Z统计量为2.68;S代表总体的标准差;d代表置信区间的1/2,在实际应用中就是允许误差或者调查误差。[1]

    因此,对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素质评估的样本容量的确定,主要依据是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数量,根据《广东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精神,全省交通综合执法编制总数为10729名,拥有执法专项编制的公路路政执法人员2000余名。其次,要参考珠三角、东翼、西翼和粤北山区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的具体编制情况,确保各个区域抽取“样本容量”的比例基本保持一致。此外,允许误差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调研委托部门和调查实施方协商的共识。

    三、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实施

    抽样调查是统计学中一种常用的调查方法,它按照一定的程序,从全体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目标进行估计。抽样调查因其节约时间,节约花费、高正确性和应用领域广等特性。[7]为确定调研样本,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以省辖市为单位确定初级抽样单位

    明确初级抽样单位具体名录,以及每个初级抽样单位中被调查人员的具体数目,这个数目可以的估计的人数。如前文所述,广东省共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两个,地级市19个。以省辖市为单位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政区划相对固定,在交通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相对系统具有地方特色,调研数据真实全面。在对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素质评估的具体调研中,为进一步使数据真实合理,既要了解公路路政执法人员个体素质状况,还须准确判断公路路政执法队伍总体素质水平。个体素质可以通过素质测评表、评价中心等测评方法进行评估,群体素质情况则可以在借鉴公务员考试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交通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势予以实施。2010年底,广东省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考录工作已全面完成。各省辖市下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数量规模,以及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技术职称或技术等级等分布情况等素质指标,可以以省辖市为初级抽样单位,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行政执法局和省公路管理局的协助,通过交通行政管理渠道获取正规、翔实和严肃的数据材料。

    (二)兼顾地域经济差异、文化观念差异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差异,确定必须抽取的初级抽样单位

    如前文所述,广东省省辖市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域经济、文化观念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上的差异,这也是影响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素质最为显现的因素。因此,确定必须抽取的初级抽样单位必须兼顾这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同类初级抽样单位数量上的比例。必须抽取的初级抽样单位具体实施如下:第一,副省级城市广州和深圳二选一,除地位特殊外,广州和深圳更是广东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的“先行者”;第二,珠三角地区除广州和深圳外,其余省辖市七选二。主要原因在于,兼顾珠三角地域经济因素和代表广府文化,相比其他区域路产保护和路权维护的责任更加繁重,对于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素质要求更为全面,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和人员还具有“量”上的优势;第三、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各选其一,同时兼顾文化观念因素。

    (三)在选取的初级抽样单位中选择具体的调查对象

    初级抽样单位确定后,主要随机抽取公路路政执法支队为调查对象进行全面的调研。在调研的实施过程中,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相对于各个区域的初级抽样单位公路路政执法人员总量,具体调查对象在数量比例上大致相同,不能“厚此薄彼”;二是关注岗位分类上的差异。根据路政管理工作的实际,公路路政执法岗位主要分为内勤业务岗位、外勤执法岗位、管理岗位,在具体抽样调查中还应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参考文献:

    [1] 陈 杰,徐 红.抽样调查中样本量的设计和计算[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 刘爱芹,吴玉香.分层抽样中样本量的分配方法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4).

    [3] 林才生,曾五一.多目标抽样中样本容量设计研究[J],统计研究,2005(3).

    [4] 风笑天.再谈样本规模和调查回收率——对《应答率的意义及其他》一文的回应[J].社会学研究,2007(6).

    [5] 刘昭云.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与协调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0(5).

    [6] 程 潮,张金兰.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与岭南特色文化的开发[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7] 姜文瀚.模式识别中的样本选择研究及其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责任编辑:方 晓]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