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 |
范文 | 罗学洪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师从关注学生的成绩转换到了关注学生的素质的发展。在这个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提出了要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对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部分,提出了关于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运算能力;高中数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6-361 高中数学的运算能力它不仅仅是指高中生对一个计算题,进行计算的能力,还包括了高中生对于运用数学公式、定理等进行灵活运算的能力、对于题目的分析能力、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信息的能力,可以快速找到比较好的运算方法进行运算的能力。因此,高中生数学的成绩好不好与高中生的运算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目前,高中生在数学运算方面有许多的问题,许多的高中生也因为运算的方面的问题导致了分数的丢失,运算方面的问题包括了运算的速度,运算结果的正确率,公式的使用是否正确等等的问题。下面也将讨论高中数学运算的组成,提出教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运算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 (一)分析题目,深入挖掘题目隐含信息的能力 高中数学运算能力包含了高中生在做题时,会分析题目,深入挖掘题目隐含信息的能力,对于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隐含信息,高中生可以快速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进行运算。 (二)运算公式的选择能力和运用能力 如果运算公式的选择不同,那么解题的过程就会不同,计算时的复杂程度也不同。因此,高中生需要会选择适合运算的公式,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公式,这样可以减轻一定的运算量,计算过程也就更不容易出错,可以保证最后算出来答案的正确率。 (三)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能力 数学的思想包括了几何的思想,函数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等。数学方法包括了待定系数法,提取公因式法和反证法等基本的数学方法,因此,高中数学的运算能力也包括了高中生对数学方法和思想的运用能力。 二、高中生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高中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 对于一道数学题目,高中生要认真地审题,不要把题目意思理解错误或者是漏了一个条件,导致不知道怎么解答或者解题思路不正确了,最后的答案也会不正确。对于题目给出的每一个条件,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且高中生还要根据所给的条件,再深入挖掘这些条件隐含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到适合运算的方法,加快运算速度。例如:已知:一个圆(x+2)^2+y=36的圆心C,B为圆上的任意一点,点A(-6,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BC为点D,则动点D的轨迹是什么,这一题要求的是轨迹,这个题目的隐含条件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BC为点D,就说BD等于AD,那么AD+DC=BD+DC=BC,等于半径的长度6,小于AC,接着可以根据椭圆的定义,得出点D的轨迹是椭圆形,这需要高中生对椭圆的定义进行掌握,对椭圆的方程公式和图像有一定的了解。 (二)让高中生掌握常见的数学运算技巧,并且可以灵活的运用运算的技巧 教师应该让高中生掌握常见的数学运算技巧,并且灵活地运用运算的技巧,让高中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解题。但是实际上有些高中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技巧,但是却不能灵活运用到解题中,没有办法解决一个复杂的运算问题。高中生解决一个复杂的运算问题,往往需要用到多个运算技巧,才找出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如果高中生没有熟练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运算技巧,那么在解题时就会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三角的函数公式及转化,勾股定律,还有一些图形的面积、体积等基础的公式,这些都要高中生去掌握运算公式。比如关于三角函数的题型:已知tanA=1/2,求sin2A-sinAcosA+2*cosA的值。这个解题思路就要进行根据结构特点进行构造,然后再进行正切、余弦、正弦的转化,解题主要的思路如下;sin2A-sinAcosA+2*cosA=(sin2A-sinAcosA+2*cosA)/ (sin2A+ cos2A),高中生再运算的过程中,还要归纳一些题型的运算技巧,比如说要先化解再求值,再比如说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或者整体代入的思想等的解题运算技巧。 (三)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让高中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进行数学运算 我们都知道“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只有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才能更好的培养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习就是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专注力。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高中生的解题习惯,还要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课前的预习的习惯、在课堂上,掌握和解决自己在学习时,无法掌握的知识、在写作业时,归纳数学运算方法和技巧等学习的习惯,让数学知识系统化。教师除了要培养高中生认真的审题,有规范的解题习惯外,还要让高中生懂得运用数学思想进行解题运算,比如:在学习单位向量时,要学会让高中生在解题时,运用数学形结合的思想。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对自己运算结果,进行验证,检验最后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高中生解题的正确率。 (四)让高中生学会整理自己的笔记 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高中生肯定练习了许多数学习题,对于一些经典的题型和容易错的题型,教师可以让高中生学会整理到一个本子上,这样可以经常的拿出来进行复习和巩固,也可以去掌握类似题型的做题思路。让高中生养成整理自己容易错的题目的习惯,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效的避免在同一个问题上一直出错,而且高中的知识比较多,整理不同的题型,可以让高中生时常的翻阅,不容易忘记,长久了就会形成记忆。老师要鼓励高中生坚持做错题的笔记,可以定期的进行检查,让高中生养成这一个习惯。 三、总结 总之,高中数学的运算能力主要包含了三种的能力,一个是高中生对题目的分析的能力并且从中挖掘隐含信息的能力,第二是高中生对于一个题目,选择运算公式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这个公式的能力,最后就是高中生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应用能力。因此,对高中生进行运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久又艰巨的任务,教师要去培养高中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还要让高中生掌握常见的一些运算的技巧,并且灵活的运用到解题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管灵仙.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43. [2]陈静,卞瑞芬.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120. [3]康恬雨.高中數学类——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发展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8(34):25. [4]贾登龙.浅谈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03):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