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niè

❶ 庶子,宗族的旁支。《吕氏春秋·慎势》:“立适子不使庶~疑焉。”(适dí子:嫡子。疑:通“拟”,比拟。)
❷ 灾祸,灾害。《孟子·公孙丑上》:“《太甲》曰:‘天作~犹可违,自作~不可活。’此之谓也。”周容《芋老人传》:“一旦事变中起,衅~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
❸ 危害。《吕氏春秋·遇合》:“圣贤之后,反而~民。”
❹ 邪恶。《后汉书·陈蕃传》:“除妖去~,实在修德。”
❺ 忤逆,不孝。《新书·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反孝为~。”
❻ 通“蘗”。酝酿。司马迁《报任安书》:“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其短。”


*niè

❶妖怪
 △ 妖~。
❷罪恶
 △ 造~。


说明: 19画;艹部;上下

❶罪恶:~障︱冤~︱造~︱罪~︱作(zuo)~︱罪~深重。
❷邪恶的东西,也比喻坏人:妖~︱残渣余~。


niè

❶ 灾祸,妖怪:孽根│余孽│妖孽。
❷ 罪恶,祸害:罪孽│作孽。
❸ 不忠,不孝:孽臣│孽子。


孼〕niè

1 旧时宗法制度下指庶子或家庭的旁支。《晏子春秋·谏上十一》:“长少无等,宗孽无别,是设贼树奸之本也。”2 坏事;罪恶。如:造孽。3 灾害;灾祸。如:灾孽。4 邪恶。如:孽畜。亦指邪恶的人。如:妖孽。5 忤逆;不孝。如:孽子。


(1次) 灾祸;忧患。革~夏民《天》


niè

动词,祸害。《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王夫之通释:“革孽,革夏祚而孽夏民。”金开诚校注:“革孽,改变夏朝的统治,祸害夏朝的人民。”一说,作名词,忧患。林云铭《楚辞灯》:“太康灭厥德而禽荒,羿因民不忍,距于河,是上帝使革除民患也。”


邪恶

邪恶

慝(恶慝;奸慝;邪慝;淫慝) 非(非辟;非僻) 孽(萌孽) 垢(藏~) 僻邪 淫邪 凶邪 祅凶 凶回 秽恶 匪僻 蕴崇 蛊佞 疵疠
各种邪恶:百邪 百恶 百奸 百慝 众辟
邪恶而迷惑人的:妖(妖形)
本质邪恶:违质
偏颇邪恶:颇邪
虚伪邪恶:虚邪
放诞邪恶:骄邪
阴险邪恶:阴邪 阴慝
谄媚邪恶:谄邪
 谄谀邪恶:阿倚
放荡邪恶:流辟
 淫荡邪恶:淫妖
强横邪恶:豪奸
污秽邪恶:污邪
贪婪邪恶:贪慝
昏庸邪恶:昏邪
 昏乱邪恶:昏诐
妖异邪恶:訞恶
卑劣邪恶:鄙慝
凶恶邪恶:凶究 凶诐
凶狠邪恶:怼险
凶残邪恶:暴慝
暴虐邪恶:苛慝
叛逆邪恶:逆邪
邪恶不能压倒正气:邪不敌正
邪恶侵犯了正气:红紫乱朱
邪恶取代了正气:红紫夺朱
(性情、行为等奸邪不正:邪恶)

另见:奸邪 奸佞 奸诈 凶残 ︱善良




罪恶

罪恶

恶(恶孽;过恶) 孽(孽障) 毒贯 罪慝 辜罪
罪过,罪恶:愆罪
罪恶与过失:敦适
没有罪恶:无罪 无邮 非罪 非辜
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知:罪恶昭著 罪恶昭彰 罪迹昭彰
罪恶和祸害达到极点:恶积祸盈 恶稔祸盈
(严重犯罪或作恶的行为:罪恶)

另见:罪行 犯罪 做坏事 罪人 惩罚




不孝

不孝


不孝顺:忤逆 生忿
对父母不孝:违逆 迕逆
 对父母不顺从,不孝顺:忤逆不孝
忤逆父母:逆亲
猜忌忤逆:猜忤
背叛忤逆:违逆 背逆
违乱忤逆:愎勃
凶狠忤逆:佷悖
 凶暴忤逆:暴逆 桀逆
 凶悍忤逆:悍逆
不侍奉父母:违亲
(不守封建孝道:不孝)

另见:违背 违逆 不顺从 虐待 不尊重 父母 ︱孝敬



善恶

善恶

休咎 臧否 臧不 淑慝 淑恶 媺恶 善否 善败 雌黄
善:善(~意) 淑 惠 臧 福先
不善:不淑 不祥 不良 无良
恶:否 恶(~劣;作~) 歹(为非作~) 劣(~绅) 坏 孽
奸恶:
大恶,大祸害:大厉
 巨凶,大恶:鸿沴


nie

孽根1 孽海 孽障 孽种 孽子 妖孽 余孽 冤孽 造孽2罪孽 作孽 残渣余孽 孽根祸胎 孽子孽孙


注释: 1罪恶的根源。2也说“作孽”。佛教用语。指做坏事将来要受到报应。现泛指做坏事。

niè




niè


支子也。《尚書大傳》: “諸侯得專征者,鄰國有臣弑其君,孽伐其宗,雖弗請於天子而征之可也。征而歸其地於天子。”鄭玄注:“孽,支子也。” (《通德堂經解》)《尚書大傳》: “鄰國有臣弑其君,孽伐其宗者,雖弗請於天子而征之可也。” 鄭玄注: “孽,支子也。” (《鄭氏佚書》)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