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 |
范文 | 朱佐香 摘要:在学校教学体系中,课堂是最为基本的单位和组织形式,同时也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任,所以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能力的发展提升。由此可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融入游戏活动、革新课堂结构、精心设置问题、结合信息技术四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科学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中圖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6-100 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化状态,是广大教师不懈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高效课堂下学生拥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学习空间和探究机会,可以展现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实现情感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高效课堂的意义和作用,探索并运用创新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实施。 一、融入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对新鲜好玩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游戏活动恰好符合小学生的这一性格、思维和认知特点,所以游戏活动的组织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应重点转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并结合数学课程知识内容来设计、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游戏和娱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方法和技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极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教授《角的度量》时,我先为学生们布置了一项课前准备任务,让学生们提前准备好一副三角尺和一个量角器,上课后,我先带领学生们对三角尺进行认识。随后,我再让学生们将三角尺上的角描绘在纸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让学生们比一比哪位学生描绘的又快又清晰,待学生们绘制完成后,我再教授学生们如何使用量角器,并再次给予学生们独立动手的空间,让学生们测量角度的大小。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乐趣,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革新课堂结构,促进学生交流合作 过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导致课堂结构单一封闭、课堂氛围的枯燥乏味,无法实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参与。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彻底地革新地转变统一性的班级授课方式,实施合作化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应基于对班级内学生的全面了解和整体认知来实现科学、合理地小组分配,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的机会;其次,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合作任务,以实现对学生合作欲望的启发,鼓励并引导学生展开主动地沟通、讨论、互动与交流,打造开放且多元的课堂结构体系,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教授《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课程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我带领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们熟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随着课程的推进,我再为各小组布置一些具体的探究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我给予了学生们更多的关照,在各小组内部巡回观察。这样,我通过革新课堂结构,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合作。 三、精心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学习思维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和核心,只有启发、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才能够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地理解,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问题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不再局限于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具体来说,教师要对数学教材课本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读,以把握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知识内容,进而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来设置问题,保证问题的启发性和发散性,促使学生可以在问题的驱动下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对知识的探究,深入到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不断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四则运算》时,上课后,我带领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们认识四则运算的正确运算顺序。随后,我从课程中提炼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们的学习思维,提出问题后,我再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们思考能力,待学生们得出答案后,我再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根据学生们的答案,我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不足,针对学生们的问题,再进行强化。这样,我通过精心设置问题,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四、结合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知识理解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直接革新知识呈现的形式,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使其更易于学生的接受与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展示出来,营造并创设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层面的感官冲击,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本节课程的内容相对抽象,但凭借语言讲解很难促进学生们的知识理解,所以,我结合信息技术展开教学。首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介绍本节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们熟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然后,再通过信息技术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结构。在整个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都十分集中,纷纷被直观的图形所吸引,而随着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我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实施是广大教师不懈努力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现如今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所提出的必然性要求。所以,身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明确角色和定位,结合数学学科特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探索,进而实现融入游戏活动、革新课堂结构、精心设置问题、结合信息技术等策略的实践和运用,推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全面改革、转型和升级,最终顺利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周水平.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5):118+120. [2]马玉亭.刍议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才智,2017(20):16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