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范文

    包罗群

    摘 要:小学期间学习是每个学生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是小学时期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学习语文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字,理解等能力。但是在进行小学的语文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于学生的德育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021

    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观,作文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可以把语文教学与品德教育两者相结合,从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品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修养。本篇文章就着重论述在小学的语文课中老师在其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1.1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相对较小,身体以及心理的发展都不太完善,以至于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对这个社会的是非对错进行自己的基本判断,所以形成自己正确的品德观与三观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来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渗透,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与品德以及最基本的道德都有很好的帮助,而且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久而久之还可以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一个基本判断,不会被他人的一言一行所牵着走。而且在小学的语文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也是非常有趣的,课本内的文章他们大多所传达出的思想与主题都是要告诉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以及健全的人物人格的高尚的情操,还有对于这个社会的是非对错的一个判断,所以小学的语文这个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品德观,以及向学生传输一定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在传授知识方面是第二位的。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职责,而且教师对于学生的道德价值品质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职责,所以当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样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社会的方向驱动

    小学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所以在小学所培养出来的关于学生思想方面的东西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所以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观。而且在我国现在的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三观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对基本的三观是很难在现代的社会上立足的,社会方向的驱动也影响着社会方向的驱动,也驱使着小学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观,不能只追求成绩与知识方面的教育,对于思想上的教育也要重视起来,这就促进了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2.1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及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2.1.1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在小学生的心里教师是非常高大的形象,当教师主动关心自己,对自己和蔼可亲的态度的时候,小学生的心里会产生一种安全感,会喜欢上学愿意学习知识,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会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所以老师作为带领一个班级前进的领头人,要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乐于学习的积极心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及良好的三观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学习进程,让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之旅与自己的人生。如果一个教师一直很凶,那么学生会很怕老师,甚至对老师产生害怕讨厌反感的情绪,这样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还会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也形成反感与抵触的心理,甚至不想来上学,这样就根本无法实现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要教导学生的德育教育的目的。所以说教师一定要树立起来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观念 。

    2.1.2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老师要将该学科的教学课本与实际生活中的德育观念有效地结合,要充分的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语文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与能力,还要充分的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从而通过教学让学生领会到课本中的德育观念,并且让学生将这些思想融入到自己日常的一些行为中去。促进学生实现自己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且根據课本中所指出的一些案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与实践,从而激发出学生这种助人为乐的思想。

    2.2课堂中积极创设有效情景以及注重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

    课堂是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地点,所以对于课堂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中积极地创设一些情境,从而可以使老师非常枯燥无聊的讲解教育方式通过生动的情景所展现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提高对语文课的积极性与参与度,而且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创设一些有效的情景与教学提高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地开发。所以老师在进行语文授课时,要积极地利用这样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在上课时与老师的一些互动交流的能力,更加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长城》是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老师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来充当小导游,老师来当成游客,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再加上一些图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对文章有充分的了解,以及产生强烈的求欲望。同时还可以了解到了与长城有关的一些更加深奥的知识,一提到长城就会产生一种浓浓的自豪感。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样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德育观念。

    3 结束语

    进行德育教育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社会学校以及老师都要重视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徐艳.阐述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2015(05):217-218.

    [2]郝坤.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语文教学研究,2016(20):538-539.

    [3]赵彩.阐述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语文导刊,2018(05):221-22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7: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