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范文

    陈亚凤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初等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的课程难度更大、对于学生的各项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避免学生在低效率的课堂教学中逐渐产生厌学心理与排斥心理。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初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直观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有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307

    1 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关注学生认知发展

    初中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习惯了整堂课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习非常被动,很少自主思考问题,不自觉地将教师视为知识的权威。这种学习态度导致学生进入初中后很大一段时间内难以快速转变,思维方式固化,习惯跟着教师的步伐前进,缺乏明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加之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完全掌控课堂,学生丝毫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鉴于此,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应重塑师生角色,必要时进行角色互换,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教学相长。

    2 利用学生的兴趣开展引导

    兴趣是人长期坚持某项枯燥事物的最根本原因。对于部分初中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是抽象枯燥和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降低课堂教育阻力,将对课堂产生非常良好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比如,讲故事、做手工、微课、播放视频,生活实例等,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公开课中,老师拿出一截绳子,神秘的抛出问题:“没有测长工具,哪位同学能帮老师把这段绳子平均分成五份?”在几位同学踊跃尝试之后,紧跟提出:“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能解决这个困惑了!”让学生带着迫切需要解决的疑问开始学习,无疑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后续的教学事半功倍。

    3 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不仅对学生掌握数学思想,领悟数学知识有重要促进作用,更对整个自然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虽然很庞大,但是知识层次涉及较浅,因此初中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在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发散思维。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鼓励学生按照严谨的逻辑顺序思考问题,保证清晰的解题思路。其次,教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杜绝采用题海战术,而尝试使用举一反三的习题讲解方法,鼓励学生深入挖掘习题信息。最后,教师不能忽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适当引入一题多解理念,避免学生在长期练习中丧失思维活性,产生惰性。唯有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会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4 构建和谐课堂文化,通过合作共同提升

    课堂文化是通过教师的智慧,创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自由、和谐的课堂,提倡师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生本教育理念下,合作学习就是一种特色的课堂文化,它给所有层次的学生以机会,让教师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与他们平等交流,真正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让他们共同克服困难,获得能力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例如,一次习题课上,讲解一次函数 y=3x-2 与二次函数 y=2x2+3x-4 交点的坐标分别是什么,这两个交点与原点(0,0)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时,笔者没有直接讲解,而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之后,随机抽取一个小组,让组长到讲台上讲解解题思路。同时,让其他组的组长轮流交流思路,画出简单的草图。这样其他学生的作答思路也会变得逐渐清晰。学生如春风化雨,真正掌握了同类题目的解答思路,不仅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培养了合作意识,还提升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5 在重难点突破教学中引导

    初中数学由若干个章节组成,每一个章节都有独自的重难点。对于学生而言,章节的重难点学习问题在于知识点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内涵,因而也难以将之转化为自身知识。因此在落实重难点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用自身已知的知识分解重难点问题,在把握问题关键的同时合理使用观察、分析、判断等方式推理,逐层、逐步将知识内化。例如,在进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透明的圆形纸板,引导学生观察纸板移动时两圆的位置,概括不同位置关系时两圆的半径和圆心距关系,在了解5种不同位置关系的同时,总结 5种位置,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需要数学教师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地探索。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方面做出改进,着重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建刚.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33):113-114.

    [2]刘克南.尝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对分课堂模式提高教学效率[J].新课程,2020(32):175.

    [3]种红娟.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试题与研究,2020(21):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