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
范文 | 耿莹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基础,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一般都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方法上,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完全忽视了学习语文的潜在乐趣。对于高中生来说,日常刷题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了惯性思维,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只会套用习题中的解题模板,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高中生的学习方式太过单一,而语文又是一门理解性较强的学科,不能让学生养成一种仅会做题就可以的心理。考试是用来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教师不要时常以考试内容万变不离其宗的这种说法让学生陷入题海中,这样只会让学生形成定向思维,只要考试题型一换就无从下手,并不能真正地用语文知识来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创新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大多数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都仅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大体分析,告诉学生哪些内容是考试重点,学生所掌握的本领基本上都是对知识复制粘贴,很少做到可以在学习中以点至面,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随机应变。现在高中生的心智不同于以前的高中生,所以教学方法也不能遵循老一套,适当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最好是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寻找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模式,要与学生做朋友,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突破语文知识的障碍,轻松地提高语文思维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相信未来》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教学。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独特的优势对学生展开教育,以直观的画面让课文内容更加简单易懂,让学生改变之前对语文课堂枯燥无味的看法,调动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加强语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将问题带入课文,对文章内容先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也会加快教学进度。例如课文中的第一句,在这里教师就可以提问“蜘蛛网”代表什么,“炉台”又包含着哪种含义,学生在探讨这个问题的同时,也是对课文知识深入了解的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语文思维。“蜘蛛网”是在长期不经清理的环境中产生的,是黑暗势力的代表,而“炉台”是给人带来温暖的,也就是希望的起点。教师要让学生拓宽视野,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不能仅局限在文章的表面文字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透过文字看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本质,只有深入了解作者的想法,才能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学生在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也会取得重大进步。 二、为学生提供情境式学习的平台 在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文与情境的融合,调动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上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情境化练习,教师也要为学生搭建好表现自我的桥梁,让学生自由发挥,可以不用刻意地迎合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自身的见解,对课文对话及其他部分进行填充及改善,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学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养成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加深了语文课堂的吸引力,达到教育大纲对语文知识教学的要求。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应用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尤其在项王宴请刘邦时每个人的坐向要突出演绎。项王和项伯朝东面坐,古代人常说紫气东来,项王的这种做法是极其自负的表现,刘邦朝北面坐,常说客人要上座,项王的做法完全没有做到这点待客之道,这也是最后毁掉项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学生情境化学习的时候,教师要指出这一重点,让学生与人物角色紧密融合,完美地呈现出文章内容。因为是文言文,学生还要注意对一些通假字的理解。在学生曲解文章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以情境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贴近人物心理,感受故事发生时人物的内心波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对人物形象加以评价,要把总结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后,与人物的心理连接更加密切,学生会有更加独特的见解,也会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三、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保证大部分学生处在自主学习和乐于学习的氛围里,一个人学习往往会缺乏动力,但如果这个班级都是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有个别不喜欢学习的人,也会被环境所带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找寻全新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最大化接受语文知识。单纯的学习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比赛或者游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学习尽量保持轻松愉悦。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小组里互相讨论,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想,在热烈的讨论中,也会营造出一个虚心求教、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阿房宫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些问题以及文章的大体内容,适当采取加分制,对于积极发言的小组给予加分奖励,从而激发学生大胆发言的积极性。文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秦朝灭亡的本质,总结了统治者因奢靡过度而亡国的历史性经验,体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教师要将这些内容明确地传授给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要深化学生对这类分析的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文章基础内容熟练掌握,还要有多样的思维方式来增强学习效果,有竞争才有动力,对于文言文,不仅要会理解翻译,还要熟练背诵。教师可以用比赛的方式,来监督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对课文的学习,还会将学习情况更明确地反馈到教师手中。打造好一个健康向上的语文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在这一方面多做努力,让语文知识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四、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情况是最为了解的,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要求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做到实事求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去评价,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到自己所掌握的语文知识有多少。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最后的评价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找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此外,还会极大地改善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鸿门宴》这篇课文中,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下所学到的知识,并对自己在这一堂课中的表现做出评价。自我评价的本质不是在于让学生夸大其词地讲述学习结果,而是要让学生和教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实的学习情况,教师要以此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大部分学生在培养语文思维方面得到较大提升。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得以发展,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教师还要总结出现如今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观念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总结 形成语文思维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基础,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大多数是争分夺秒的,在这样紧张的学习氛围之下,用传统的题海战术来学习语文知识,已然不能满足教育大纲对高中生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策略,奠定学生语文知识的根基,结合相应的方法,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问题展开研究,加快高中语文知识教学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劉国华.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26). [2]赵玉峰.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2017(7). [3]路广平.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