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 |
范文 | 黄碧杏 摘要: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尤为重要,履行着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但目前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仍存在方法不得当,思想不重视的问题,导致效果不理想等。通过校内外调查问卷,本文指出应加强财经法规课程的综合素质培育,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關键词:综合素质;中职会计;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302 引言 职业学校教师通过转变思想理念,达到师生共鸣通过各式教学活动,综合培养学生。将综合素质的培养内涵定义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所从事的职业中普遍存在且不可或缺的,也是除岗位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素养以外最基本、最关键的素养。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时期,将综合素质素养引入到中职会计课程中,对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形成有着长远的指引作用。 一、制定符合职业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会计工作方式以及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而促使会计职能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中职人オ培养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所以在对会计工作岗位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应该重新定位人オ培养目标,以促进就业为方向,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并且将实践训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职会计专业在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解“互联网+”的含义,同时对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会计专业的融合有深刻了解,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造良好的基础。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时刻关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根据会计工作岗位的变化及时调整人オ培养目标,以适应各个时代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变革的需求。 二、设置符合管理会计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培养人才的需求和当前经济环境的需要应当以培养高端实用技能型管理会计综合人才作为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在此前提之下,应首先转变过去以培养“财务会计”人オ为主的课程体系设计,应开设或完善以培养管理会计复合型人オ为重心的专业和课程体系。课程的设计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多元的横向知识体系,并延申学生的纵向知识深度。具体课程体系的设计仍可按照高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分成培养通用能力的通识教育类课程以及培养专业技术能力的专业教育类课程。通识教育类课程除了国家教育要求的必修课程以外,可考虑开设有助于专业技能培养,体现“业财融合培养通用能力的相关课程,比如财经写作、创新创业基础、商务沟通等相关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可涵盖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践课。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教育部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有了新的政策标准,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谓的核心素养就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这对于“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会计人オ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学训一体化的人オ培养模式,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适应变化的能力。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按照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安排,以此培养学生适应位的能力。为了拓展学生将来的适应能力,还应该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及云计算技术等纳入选修课程中,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优化课堂方式,培养服务意识 在教学课堂中,将财经法规课程教学与会计职业生涯规划、会计专业业素养教育互相贯通。通过案例、讲座、直播课、互动课堂等教学形式,不断强化学生的会计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通过身临其境的案例制作,解析经济业务,强化学生当下与未来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能力,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服务意识。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以循循善诱的德育思想贯穿课堂,培养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与学生合作学习,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增强学生的职业感和责任感,为今后走上岗位莫定良好的职业基础,养成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与时俱进、精诚团结的素养,以此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以校企合作方式实现双主体育人机制 校企合作是中职人オ培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互联网+"对会计行业产生冲击的背景下,中职会计更应该建立与互联网代账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双主体育人机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企业能够为中职会计人オ培养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在课程设置、实践操作等方面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从而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オ。学生可以到企业中实习,在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后,有利于学生更加明确方向,对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企业和学校可共建云记账平台,以现代师徒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对互联网+"下会计处理方式有深入了解和认知。 结论 当前中职会计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几代人的庇抑下成长,家庭意识有待强化;部分学生个性高傲,自我意识强烈,遇事不知所措。青少年是国家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而中职会计学生大部分毕业生面向的岗位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一线员工,做好财经法规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尤其是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深化课程内涵。综合素质素养的培育,对于中职会计学生立足于社会,树立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増强中职会计学生的社会意识,展现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嘉元.人工智能对中职会计课程教学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4):31-32. [2]王丽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方法研究[J].黑河学刊,2020(04):99-101. [3]王伟娥.基于微课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训练的设计策略[J].林区教学,2020(07):47-4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