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随笔阅读教学改革 |
范文 | 徐瑞勇 《谈读书》是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一篇精读文章。作为文艺随笔《谈读书》的教学常常让不少教师喜忧参半,文章对读书有许多精辟论述,贴近学生生活,似乎有很多宝藏可以挖掘。但在具体教什么、怎么教时却又让人颇费思量。 纵观当前的课堂实践,《谈读书》的教学分化为两个极端:一是把此文当作议论文来教。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培根的读书观点,然后让学生分析文章是怎样围绕观点来论述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等等,但忽略了文艺随笔这一体式的文体特征。一是把此文当作略读篇目来教,只是让学生读读文章,摘抄、背诵经典的读书名言,忽视了此文精讀篇目的地位。以上两种做法都没有认识到该文独有的特点和教学价值,没有根据不同的体式进行文本教学。 这种困境与人们对随笔文体特征的认识不足有关。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艺随笔的选文篇目很少,人们对其文体特点及如何教学的探讨不多。本文将以《谈读书》为例,尝试讨论文艺随笔类选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也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正的或负的)创生。”对于并不熟悉的随笔类文章,我们需要审视文章,研究文本内容是“怎么说的”,研究文本表达内容的言语形式,找到文本特有的价值。 《谈读书》以“读书“为话题,围绕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说理深刻隽永。运用浅显的文言文,语言简洁古雅。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本语言和说理两方面进行挖掘探究,通过美读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通过品读理解文章深刻的哲理,通过仿写加深对语言和哲理的理解。 二、选择语言品读方式 初中生语文学习还处于“读写语言”阶段,对语言的感悟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学习语言典雅、思想性很强的文章,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平台,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思想的深刻,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谈读书》中文译本繁多,在教学中可以抓住名家不同版本的语言差异,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文本语言的典雅之美。比如,教学中多媒体对比展示王佐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何新“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两句话,让学生根据雪莱、黑格尔对培根英语原文的评价,比较体会教材选文语言的美感,进而引导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感受语言的典雅之美。接着引导学生把视线放到全文,找出并美读能体现典雅之美的语句。 《谈读书》说理深刻,警句迭出。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比如,教学中设计“我是品读者”活动,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句子进行解读、品析,谈谈喜欢的原因。可以小组完成,也可独立完成。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了学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文本探究的热情高涨,发言精彩迭出。 三、运用学法指导 《谈读书》对于八年级的孩子是个不小的挑战,因此我在提问引导环节中,时刻注意学法的指导。首先,布置任务时,提出明确的学法要求,如:你推荐哪个翻译版本?关注哪些具体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可以从修辞方法、思想内涵、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这一环节强调学以致用,学生总结了本课学到的几个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表达效果,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了文章典雅诗意、精辟哲思的特点。通过“朗读—解读—佐证—比较—总结”等一系列环节,学生对本文出现的比喻、对比、排比、举例、归纳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突破了本课学习的重点。既增进了师生互动,又丰富了课堂趣味,并且引导学生直击字词,品味句子的内涵,语言的妙处,并以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来佐证句子的论证方法或思想内涵。 四、尊重学生阅读实情 教学内容和策略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文本的特点以及学生主体的发展需求。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对学生读不懂、读不好的地方有切实帮助的教学策略。 我在预学案中设计了问题:“初读文章,你有什么疑问?”在教学之前收集学生的疑问,做到对学生阅读实情心中有数。不少同学写到:“文章太难懂。”于是课上我把这些问题呈现给全班同学,并提问部分同学哪里难懂,原因是什么?这样基于学生实情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学生很快就发现这篇文章语言运用古雅,不易理解。 我在进行文章品读感悟时,发现让学生探究观点与材料间的联系,探究论证方法及作用,蕴含怎样哲理等类似问题时,学生的课堂反应非常沉闷。显然这个内容的教学没有真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我想如果把教学的触角引向学生自身的读书生活体验,比如“请结合自身读书体会,谈谈你对文中的哲理的认识?”用一种对话的、反思的、批判的态度引着学生阅读,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基于自身的读书经验的阅读感悟会喷薄而出,课堂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李同学说道:“读书可给言辞增添光彩。我记得第一次登泰山,看到高大巍峨的泰山,我心想好高啊。可学习了杜甫的《望岳》后,发现形容泰山高大可以用‘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么美的句子来形容。” 赵同学说道:“我一直都觉得书中的知识都是对的,今天才发现,原来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读书要推敲细思。” 张同学说道:“我不认同‘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我认为读书越多越好,读书可以开拓视野,增长才干,陶冶性情。它怎么会养成懒惰的习惯呢?我自己就非常爱读书,可我并不懒惰啊!” 关注学生的阅读实情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贴近学生提出问题,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对接,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对接。 五、仿写经典名句 《谈读书》中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脍炙人口。学生不仅要诵读、熟记,还要模仿它,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中一句或几句话,任选读书、学习、音乐、运动等主题,模仿写出属于自己的格言。学生对创造属于自己的格言非常感兴趣,纷纷把自己的生活体会融入到写作中,创作出许多精彩语句。 张同学写道:“运动,足以强身,足以去病,足以减压。其强身也,最见于运动赛场之上;其去病也,最见于传染疾病高发之时;其减压也,最见于临近考试之际。”当然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教学策略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文本的文体特征以及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发掘它的教学价值,选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阅读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育才中学(255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