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
范文 | [摘? ? ? ? ? ?要]? 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是高校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实践,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具有较为广泛的积极意义。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时代思想下,分析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困境,然后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向、教育机制等不同角度探索了大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路径,以期为高校推进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提供思路。 [关? ? 键? ?词]? 青年学生;价值养成;文明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192-02 现代文明国家的衡量标准不仅仅是经济实力与科技发展水平,还和国家的整体文明水准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过程中,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同时也面临文明素养与时代发展不同步的尴尬局面。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整体表现决定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如何肩负起时代使命,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培养合格人才,成为高校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 (一)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社会建设等角度,多次阐释了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期待与要求,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发挥青年学生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无比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和卓越人才的全力支撑。从现实国情出发,科学阐释了青年学生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担当,指出当代青年学生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建设事业当中,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中[1]。当代青年学生是在丰富的物质环境中成长的一代,是得到充分关注与关怀的一代,也是肩负重要责任与使命的一代,所以广大青年学子要勇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奋进者。 (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养成 习总书记在各种场合曾多次强调,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在未来的价值取向,而青年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念养成与定型的关键时期,相关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就像穿衣系扣要从第一个扣子开始一样,广大青年也要以正确价值观念为引导,努力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习总书记关于青年问题的重要论述,阐释了价值观对于青年而言的基础性作用,也揭示了青年学生价值养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青年学生的价值养成,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品质、规范行为,我们要在推进知识教育的过程中突出道德建设的作用和价值,要引导广大学生成为勤学善问的知识青年,要帮助广大学生成为明德修身的有志青年,要培养广大学生成为明辨是非的理性青年,还要教育广大学生成为慎思笃行的有为青年。 (三)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引导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所以关注学生成长成才、加强青年教育引导至关重要。在习总书记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下,要将立德树人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导向,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与人才培养质量。要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看作是教育系统重大的政治任务,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引导增强青年学子的“四个意识”,坚定广大青年的“四个自信”,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要在价值养成的引领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为青年学生的思想行动提供方向保证。要着重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为青年学生的砥砺奋斗积聚精神力量[2]。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青年学生能以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要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使青年学生早日成长为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 二、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教育认识明显不足 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教书育人,要将传播知识和德育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大力推行“立德树人,德育先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但在办学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当地社会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的繁重任務,这就使得多数高职院校“唯技能论”,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紧密围绕学生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而展开。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往往轻知识、重技能,连基本的知识教育都难以完全保证,更不用说对德育工作的轻视和压缩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较为复杂多样,与高职院校的性质特征密不可分,也离不开社会就业压力不断上升与高职类院校办学竞争日益激烈的双重影响,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部分高职院校对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的认识明显不足,盲目追求就业指标、办学规模,而轻视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短视行为,必然难以为推动学校长效发展积累力量。 (二)学生严重缺乏内在动力 大学生文明素养水平反映了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是既往成长过程和教育背景的高度浓缩,同时会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但在生活实践中,有的家庭可能只看重应试成绩与就业问题,忽视了子女心理健康、文明素养等潜在内容的教育。有些学生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过多的关注与爱护,在不经意间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缺乏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3]。此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化、世俗化的文化观念,这些消极的思想文化、观念意识通过网络空间对大学生群体形成严重冲击,辨别能力尚不稳定的大学生容易误将粗俗当洒脱,错把自私当个性。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很少有学生能正视自身的问题与不足,也认识不到提升文明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导致学生从自身角度严重缺乏提升文明素养的内在动力,进而对教育教学工作形成明显制约。 (三)教育教学方式过于固化 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是很多高校的教育通病,谈及文明素养教育,不少学校认为分配课时、划拨师资就是最大的工作,教师按部就班地备课讲课,学生按时按点地上课下课,期末画画重点,一张考卷就算圆满完成了教育任务。殊不知,空洞乏味的教育模式下,高校既理不清文明素养教育的目标和意义,也摸不准广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真实诉求,泛泛而谈的空洞教学无异于做样子、走过场,实际上是对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是消耗广大师生时间、精力的极端行为。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不是印在书本里的教条理论,不是课堂上沉闷枯燥的反复说教,而是在时代发展背景下,结合学生群体的整体情况和现实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广泛性教育和针对性指导,切实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所以高校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新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一)以传统文化为滋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人无信不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仁者爱人”等耳熟能详的传统名言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从社会层面来看,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推己及人、博爱友善,强调彼此关心、互相扶助。从公民角度来看,优秀传统文化追求个人要勇于拼搏、奋发图强,要加强自身建设、以德修身,要包容善良、讲求诚信。所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根基,所以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具体实践中,高校必须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为前提,可以在加大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力度的同时,通过举办经典诵读、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大学生参与文化学习、传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群体在文化环境的浸润下得以自我提升。 (二)以社会实践为导向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最终都是为学生的实践应用而服务,加强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正确的思想文化内化为观念意识,进而在学生生活实践中外化为规范的行为表现。所以高校在开展文明素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以社会实践为导向,将教育教学活动深化为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的重要力量。除了利用主题教育、文明素养专题活动、大学生行为评价等载体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和制度约束以外,高校还应当分别以月度、学期、年度为周期,对学生提出文明素养教育的社会实践要求[4]。比如,可以为学生布置“校内外文明素养典型案例调查”“文明素养养成路径探析”“校外文明素养实践”等课题,让学生以自身为视角,以亲身实践为前提,去探索和创新与文明素养有关的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等内容,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三)以联合育人为基础 学校教育不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唯一因素,所以要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必须建立起多角度、立体化的联合育人机制。首先,要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联动。高校除了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方面展开积极创新,以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水平以外,还要与学生家庭建立良好联系,提高家长对子女文明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帮助家长建立平等沟通的家庭教育关系。其次,要推进校内教育的全面联动。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培育不能只依靠课堂理论教学,还要获得高校党团组织、院校班级、学生社团等组织机构的广泛支持,从而形成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教学格局。再次,要加强常规教育和媒介教育的有机结合。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拓宽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渠道,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热门软件扩大教育影响力。 总而言之,大學生的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决定了在当前发展阶段,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于此,高校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手段、创新教育方式来切实提高教育效果。学生家庭与社会组织也要承担更多责任,为全面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丽.以雅行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路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8):34-36. [2]曾红萍.文化自信视野下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J]. 广西教育,2017(7):50-51. [3]张玉英.“人人出彩”理念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J].长江丛刊,2018(32):229. [4]杨海波.高职学生文明素养培育方法的实践与研究[J]. 亚太教育,2016(14):270. 编辑 尹 军 作者简介:宗琪(1989—),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就职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茅山校区管委会,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