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总结
范文

    刘章萍

    摘要:体育课程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员,在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能增加学生的体育知识、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塑造学生的体育精神等等,且因为学习内容有趣,学习形式新颖,深受学生的喜爱。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体育课程处于边缘化地位,教学时间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备,教与学的态度不端正,湮没了体育课程应有的价值,好在遇到了课程改革,让体育学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教师们能做的就是抓住这一机遇,更新思想,创新教法,认真教学。基于此,本文以小学体育课程为例,尝试探究学科教学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改;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96

    新时期,新要求,如果小学体育课程还是按着旧有的教学模式授课,不但与新课改相违背,还容易影响教学事业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亟需改正。当然,行为受思想的指引,因此要改变思想才有可能改变行为,为此笔者主动研究了课改大纲,学习借鉴了优秀的案例,学习了新的教学理念,习得了新的教学方法,凭借自己的力量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贡献,具体如下所示:

    一、安全意识第一位

    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对各种各样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体育课程中必须要将安全意识放在教学第一位上,如果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因为做危险的动作或去危险的地方受到伤害,亦或是因为运动量过大出现身体不适,就与强身健体的基本目标相违背了。

    如,在进行篮球运动时,笔者会提前到操场,查看篮球的数量以及使用情况,检查篮球架子是否安全,捡拾地面的垃圾,维护操场卫生,尽可能减少外在条件对学生产生的危害。在进行长跑练习时,笔者会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将全班同学按着体能高低分为若干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适当的练习任务,避免学生进行超出自身承受能力之外的运动量,伤害自己的身体健康。此外,笔者还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教授学生一些急救措施,如遇到溺水、晒伤、摔伤、流鼻血等情况时该怎么办;会告诫学生不要去危险的地位玩,不做危险的动作,不推搡他人,不打架斗殴等等,维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将安全意识放在心中,会凭借自己的力量保护学生,尽可能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此外,还会教授学生一些急救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目的是将安全意识放在学生心中,师生共同努力实现自身健康成长。

    二、师生互动很重要

    教学是一个过程,还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了知识的传递,情感的互动以及思维的碰撞,师生之间彼此了解,关系亲密,合作愉快,小学体育课程也应该如此。

    如,在学习足球运动中的脚内侧踢球这一动作时,同学们需要熟练掌握脚内侧踢球的动作方法;点燃課堂参与积极性;具备挑战精神与合作竞争意识。为了顺利高效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与学生进行了互动:组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对课堂的期待;邀请学生一同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发挥学生自身的力量;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拉近彼此关系,加深彼此了解;课下小评,对课堂,师生打分,找到问题的所在并进行积极地改善,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地互动,让师生关系更进一步,合作更加愉快,推动了学科教学工作,值得肯定。

    三、循序渐进是原则

    教学是一个过程,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过于功利,而是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一步步教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协助学生健康成长。

    如,在进行跳绳运动时,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空间判断和下肢弹跳能力;让学生掌握加垫跳、并脚跳、跨跳以及跳长绳的方法;培养学生跳绳兴趣以及不畏艰苦的体育精神。在完成上述目标的过程中,笔者没有急于求成,先是花费时间做好了课前准备工作:分析了学情、制定了教学计划,设计了教学活动,且教学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难度从易到难,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稍后,笔者按着计划施教,一步步的推动教学工作进度。当然,遇到突发事件或计划不契合实际时,笔者也会及时调整,以期能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识到教学,尤其是体育锻炼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制定从易到难的教学计划并按着计划施教,值得学习与借鉴。

    四、日常锻炼效果好

    课上时间有限,即便是师生充分利用课上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学生们也只是在短时间内提升了身体素养,学到了体育技能,不是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利用好课上时间,也不能放松课下时间的练习,可以组建兴趣小组,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可以向学校申请举办某类运动竞赛,目的是将课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将功夫下到日常。

    如,在进行短跑练习时,笔者不仅做好了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利用了课上时间,还将课后时间纳入教学体系中,要求学生每天晨跑半个小时,保持身体的活跃度与训练量,并熟悉呼吸、摆臂、抬腿、加速等体育技能,在日常训练中得以提升。再如,学到乒乓球运动时,笔者发现学生对发球、执牌、打球,记分等技能不太熟悉,因此组织了一个兴趣小组,邀请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练习。再如,进行长跑运动时,笔者向校领导申请举办一场小型运动会,将全校师生集合起来,展示学生们的实力,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能激发勤于锻炼的决心,值得肯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为课上时间不足,还需要充分利用课下时间,于是布置了课下练习任务,组建了兴趣小组,申请了举办运动会,这些手段都能激发学生日常锻炼的意识,将功夫下到日常。

    综上,小学体育课程虽然遭遇了挫折,也迎来了新的生机,点燃了体育教师们教学的热情并抓住时机,全力以赴,为教育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笔者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深感机会来之不易,也清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能摆正心态,热情教学,还能迎难而上,探寻好的教学途径。具体如上所示,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当然,还有很多新方法,新途径等待着教师同仁们去挖掘、去发现。

    参考文献

    [1]魏云英.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资讯,2017(16).

    [2]李培勇,王娜娜,尹可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7(3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