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竞赛制”授课模式在高职艺术教学中的作用
范文 李雪芬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服装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团队合作意识薄弱、课堂教学手段相对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服装教研室尝试把竞赛制的授课模式纳入服装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从“竞赛制”授课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长足进步,来试图阐述“竞赛制”授课模式对高职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旨在为今后的服装教学工作开拓新的思路和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
关键词:竞赛制 授课模式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 激励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院校服装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团队合作意识薄弱、课堂教学手段相对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服装教研室尝试把“竞赛制”授课模式纳入课堂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行为理论认为,激励就是“通过高水平组织成员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满足组织成员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也就是某些心理需求转化为实现目标的外部行为,须有一定的外在因素去诱发,从而产生行为的推动力,这种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推动力就是激励。而“竞赛制”的授课模式正好符合了激励学生调动创作热情这一动机。
一 、“竞赛制”授课模式的演进过程
他们初步试行把竞赛机制纳入服装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形成一种“以赛促学”的教学活动形式。在2013年5月,他们开展了服装专业第一届“创意与技能教学实践活动”,主题定为——“杂货铺的童话”。要求学生选用非服装材料来设计服装。这一主题的设立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同学们纷纷到附近的超市、杂货店、五金商店甚至是药店去寻找可用材料,这一次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设计中,平时略显冷清的实训室变得热闹非凡。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次活动中获得了极大的收获,也促使服装教研室有信心把这种授课模式做进一步的研究。
2014年5月,教研室申报了此项课题后第一次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也是服装专业第二届“创意与技能教学实践活动”。第一届活动开展时,由于教学计划没有调整,教学实践活动没有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实践活动的开展时段与文化课程有冲突,所以只能尽量避开文化课时间,并与文化课老师商量调课,才凑出完整的三天时间来做活动。在时间的安排上稍显仓促。在2014年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学校对教学计划中的“综合实践环节”这一项做了相应调整,教学实践活动与每学期的实践周相结合,实践活动与系里各专业的外出釆风活动同步,文化课也同步停课。这样就有了一周完整的时间来做活动。第二届的主题配合当年国家提出的“我的中国梦”的理念,设定为——“编织梦想”。这一届对材料的运用做了限制,提供给学生每人两个编织袋,要求学生利用编织袋和其他材料进行设计,并且规定编织袋材料在整件服装中的应用不得少于百分之三十。
2015年5月,第三届“创意与技能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第三届的主题定为——“我来自于......”没有材料限制,要求学生想象自己来自于某一个时间或空间,但不能来自于现代。第一届活动邀请了系里领导和各教研室主任参与了对学生们作品的评价,第二届活动在此基础上邀请了校内专家参与评价,第三届活动邀请了校内外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评判,每一位专家在活动最后都一一做了点评。
二、“竞赛制”授课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
在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选择一年级的“成衣设计”课和二年级的“戏剧影视服装设计”课、“女装设计”课的第二阶段进行“跨年级”及“竞赛制”的课堂教学实践,学生以高低年级组合形式成立一个设计团队,共同完成既定的设计任务。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流程包括:教研室先期研讨;教研室中期研讨;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学生设计制作阶段;设计作品展示阶段;教学活动收尾工作;教研室后期研讨。
(一)教研室先期研讨
每学年的第二学期一开学,教研室就要组织进行本学期的教学活动研讨,教研室教师一起群策群力,提出多个活动主题方案,最后确定一个大家一致认可的活动主题。主题的确定并不容易,有时候需要进行好几轮的教学研讨才能确定。因此开学的第一次教研会议就会进行讨论,目的就是留有充足的时间来完善实践主题。主题确立后,相关的工作开展就比较顺畅,围绕活动主题设定规则。如第二届的活动主题确定为“编织梦想”,这个主题的确立刚好与同年的“我的中国梦”相契合。围绕这个主题,老师们想到了利用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塑料编织袋作为一个设计载体。编织袋是生活中比较廉价的生活用品,不会花费太多的设计经费,而且编织袋的格子图案简洁、明了,很有形式感,色彩也比较悦目。为了让设计更具有挑战性,老师们又在任务书中设定学生的设计作品中编织袋的应用不得少于30%。教研室对任务书中的每一项都要进行仔细的探讨,经过几轮的修改才会最终确定下来。
除了活动主题与设计任务书的确定,在教研室的先期研讨中还要确定活动相关的很多事项,如聘请专家名单、活动奖项的设立、场地的借用申请、材料、奖品等的购买等等一系列非常繁琐的事情。教研室的每位教师具体分工,专项由专人负责。每一位教师都全心投入,为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工作。
(二)教研室中期研讨
针对先期开展的工作情况,教研室再做进一步的工作研讨,对先期的工作进行逐项核对、确定,对未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三)教学实践活动开展
到了教学实践活动周,活动的安排从周一开始,周五结束。活动流程为:周一上午召集两个年级的学生统一集合,召开赛前动员会,下达设计任务书,学生抽签分组,学生团队绘制设计稿;下午采买材料。周二设计打版或立体裁剪(部分学生继续采买材料)。周三;设计制作(由设计小组组长分配设计任务,团队分工合作)。周四完成服装的整体造型设计(服装配件、发型、妆容等)。周五上午十点开始学生进行小组展示、专家评分,评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下午获奖作品拍照留档。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