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惩罚更需要智慧
范文

    黄素娟

    惩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的惩罚,可以改变一个人,将一个人引向成功。相反,批评、责骂、挖苦、讽刺,会让一个人从此一蹶不振,甚至 “破罐子破摔”。 教师运用惩罚教育手段时,要考虑学生的内心接受能力,还要考虑惩罚给学生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惩罚的教育功能。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利用好惩罚的教育手段,需要教师更高的教育智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十几年的教育经历,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每天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深深感受到:惩罚比表扬、鼓励更需要智慧。

    一、惩罚,需要教学机智

    小良是笔者的学生,一个一直顶着“坏孩子”名声的学生,性格非常叛逆。一次,学校组织去秋游,笔者负责收旅游的费用。上课了,笔者像往常一样把钱锁在讲台的抽屉里,然后带着全班学生到操场上活动课。匆忙之中把活动所需的器材留在了教室里,于是笔者又带了几位学生返回教室。一推开教室的门,竟发现小良在教室的讲台上,他的面前已经摆着一叠百元钞票,而他的手仍在抽屉里面翻着,好像准备再拿几张。他的神情竟然是那么镇定,就好像在拿自己的钱。短短的一两分钟,他是认定我不会返回教室,所以才肆无忌惮。在那一两秒之间,笔者的脑海里翻江倒海,想起了小良复杂的家庭环境,想起他的种种不良记录“你在干什么,你……”后面一个学生指着小良叫了起来。“小良,数好了吗?一百元有多少张?五十元有多少张?零钱有多少?” 学生的尖叫声惊醒了笔者,看着小良瞬间发白的脸,笔者说得又急又快,想着必须要在这个学生说出“偷”字之前制止他。因为笔者知道只要这个学生说出“偷钱”两个字,这件事可能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小良,你继续数,慢慢数,数完后帮老师把结果写在黑板上,注意了,一张也不要数错。”笔者一句一句地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跟小良强调。

    接下来的一节课,笔者发现小良用一种复杂的目光看着笔者:羞愧、不可置信、探询……笔者知道该怎么做了。 笔者给他的“惩罚”是:每天到教室后就让他帮笔者把手提包送回办公室的抽屉锁好。每次收钱,都一定要他协助。笔者的语气非常坚定与不容置疑,直到他过来帮忙为止。渐渐地,每次笔者回到教室,小良就习惯性地接过笔者的手袋,帮忙送回办公室。每次笔者收钱,他都帮忙叠得整整齐齐。虽然,小良的“麻烦事”还是不少,但是“偷东西”的事再没有发生。在以后的日子里,笔者经常回想起当时的一幕,想到如果直接严厉地指出小良偷钱的行为,甚至交给学校按违纪处理,现在的他会怎么样呢?

    二、惩罚,需要对症下药

    珊珊是笔者两年前的一个学生,长得很漂亮,活泼聪明。但是,有一个很坏的习惯,就是喜欢离家出走吓唬父母与老师。一次,姗姗因为玩手机的问题跟父母顶撞了几句,就离家出走了,整整一个下午都没有上学。到了晚上10点多,所有人都焦急得不得了的时候,笔者发现姗姗就在学校门口的大街上慢悠悠地走着。笔者刚想告诉她所有人都在焦急地寻找她,却发现她的脸上闪过一丝惊喜与得意,同时松了一口气。笔者顿时明白了:她是故意的,她什么都知道,她一直就在附近看着大家找她,甚至怕找不到她,所以故意现身了。这是一个被宠坏的,任性得过分的女孩子。笔者也知道该怎样“惩罚”这个学生:对这个孩子一定要对症下药。笔者跟她的父母进行深入详细地交谈后,一致决定“冷落”这个孩子。父母“忙”,完全没有时间照顾她,老师完全把她当成“透明人”,同学们都有意无意地疏远她……两个星期后,姗姗感觉备受冷落,情绪低落时,笔者才找她谈话。笔者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你离家出走的那个晚上,你更害怕的是你的父母找不到你,所以你特意出现在校门口。那天晚上,你根本不想离家出走,你其实连离开一个晚上的勇气也没有,你根本也受不了这种苦。你只是在利用你父母的爱来吓唬、威胁他们。现在你的父母不在意你了,你离家出走再没有用了。”这一席话后,姗姗满脸羞愧,也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可能真的离家出走。同时,由于姗姗父母教育方式上积极的转变,姗姗再也没有离家出走的行为了。如果那天晚上找到姗姗后,父母、老师都狠狠地批评她,甚至打骂她,而不是对症下药的“惩罚”,她可能就成为一个典型的问题少女了。

    三、惩罚,有时需要反其道而行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活中,笔者每年都会遇到一些不愿意写作业的学生。在今年的学生中,小伟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开始的时候,笔者积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在家里看管孩子写作业,但是效果很差。笔者询问小伟为什么又不完成作业时,这个学生竟然很不屑地说:“不写作业,你罚我抄吧,你们都是这一套,有什么大不了。”笔者顿时明白了,原来他是一个被罚抄作业成习惯,对作业深恶痛绝的学生。那么让他按时写作业是不可能了,罚抄更会引起他的逆反心理。于是,笔者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不好意思,这次,你连罚抄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你对作业长期不重视,所以你没有写作业的权利,以后你都不用写作业了。”连续几天,笔者当着全班的面布置作业时,就是不给小伟发作业本。人人都在写作业的时候,只有小伟一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无所事事。一开始,他还是很不屑的态度。但是,慢慢地,他感觉到教师态度的坚决,开始慌了。他有时会偷偷地把作业本拿回去写了。笔者知道时机来了,就跟他约定:一次不完成作业,一个星期不得写作业。以后,只要小伟自觉完成作业,笔者就会不遗余力地表扬、鼓励他,同时坚决执行“一次不写作业,一个星期不得写作业”的约定。一段时间后,小伟基本上可以按时完成作业了。惩罚,有时候反其道而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顶着“坏孩子”名声的小良,恃宠而骄的姗姗,与教师对着干的小伟,他们还只是孩子,是正在成长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思想上有了偏差、行为上有了过失,他们需要的是引导与帮助。教师作为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把“爱”与“罚”自然融入教育过程中,善于在學生出错时捕捉教育的契机,敏锐发现学生的长处和潜力,并及时地加以引导、强化,把坏事变成好事。这样的“惩罚”需要的是教师的智慧。教师要让每个犯错的学生都能在巧妙的“惩罚”中改正过来,让教育充满人性的光辉,让“惩罚”变得美丽动人!

    (责任编辑 张慧籽)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