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啦啦操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
范文 | 莫丹 一、引言 目前在体育院校中,大多数院校将啦啦操的课程纳入健美操课程进行授课教学。在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课程安排中,啦啦操并没有被作为一门单独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学的发展。因此,需要重新审视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啦啦操教学内容改革问题。 二、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啦啦操教学发展现状 啦啦操就是指以一定韵律节奏的音乐作为表演背景,在一系列指令中完成一套完整动作,其中包含对抛、翻腾、托举等高难度动作。啦啦操这项运动方式不仅能够锻炼表演专业学生的个人能力素养,而且对团队的默契配合协作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啦啦操完成过程中,需要团队成员之间动作一致,节奏统一,密切配合,才能够完美地完成啦啦操动作。啦啦操由于是一项团体运动,其中包括表演成员统一和谐的动作以及各种高难度的表演动作,因此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目前,在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课程安排中,啦啦操并没有被作为一门单独课程。大多数院校将啦啦操的课程纳入健美操课程进行授课教学。从师资队伍的角度来看,目前很多体院表演专业的啦啦操教练主要由舞蹈形体老师或者是健美操体操老师担任。总的来看,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啦啦操授课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从啦啦操相应的大型比赛中能够看出,不同地区之间的啦啦操发展程度具有很大差异,同时,啦啦操专业后备力量相对缺乏。所以,在体育院校表演专业中,啦啦操课程的开展还有待进一步成熟,教学内容有待改革,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体育院校啦啦操教学的要求。 因此,体育院校应更加重视啦啦操教学,充分体现体院职能,培养更多的表演专业啦啦操人才。 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啦啦操教学内容改革的意义 首先,对于学生而言,啦啦操是很好的健身方式。在啦啦操中融合了多种不同的时尚元素与舞蹈风格,例如,花球、街舞、爵士等,这些元素组合而成的啦啦操动作,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形态塑造、锻炼身体。舞蹈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协调性与柔韧性,加上一些弹跳动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同时托举、抛接等动作可以锻炼学生反应速度和身体力量。因此能够看出,啦啦操是一项综合性运动方式,融合了力量、韵律、技巧等多种元素,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啦啦操运动能够培养表演专業学生的个人意志力。啦啦操运动动感的节奏音乐和团体协作配合,是一项积极向上、充满激情的体育运动,表演专业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拥有坚忍不拔与积极乐观的奋斗精神。 最后,啦啦操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集体意识以及培养团队精神。由于啦啦操这项运动的团体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及表演或比赛中,都是团体性的表现方式。啦啦操表演完成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要求动作一致,节奏统一,密切配合,才能够完美地完成啦啦操动作。这也是对团体默契与协调配合的一种挑战和提高,学生互帮互助,秉持团体精神,共同进步,提高啦啦操学习成效的整体水平,反映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啦啦操教学的素质教育。 四、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啦啦操教学内容改革 (一)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化 课程目标是课程基础,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啦啦操教学内容改革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啦啦操课程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认识目标、技能目标、健康目标、情感目标。认识目标:通过学习啦啦操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动作要法,明确对啦啦操课程的正确认识,学生参与身体素质训练,从而能够将理论基础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技能目标:结合啦啦操教学训练,全面提升与运动有关的技能,使学生具备竞赛组织能力、动作编排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健康目标:锻炼学生健康体魄,提高身体机能,科学锻炼学生身体同时塑造身形姿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情感目标:体育运动不只是技能的学习,还是体育竞技精神和道德精神的获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课程考核多元化,评测全面化 在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啦啦操课程教学改革时,课程考核需要更加多元化,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在原有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增设综合素质考核。在评价的过程中,以学生的主体取向评价为主,注重学生的协商交往和民主参与。对考核方式进行创新,要充分体现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可用教考同步的方式,啦啦操教学考核实现弹性化。另一方面在考核分数占比分配方面,将理论教学、技术考核、综合能力考核与日常测试以及平时课堂表现各占相应比例,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全方位地评定。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