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
范文 | 林淑君 叶美婷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组织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视,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 。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建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内部审计的地位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本文从我国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状况出发,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形势发挥审计的作用。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职能 现状 改进建议 现代内部审计是基于验证和报告内部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监督治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从审计的定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分析、评价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促进企业整体效益提高。在我国,如何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舞弊和浪费,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积极应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做出及时调整,以使我国的内部审计最大限度地适应我国目前特殊经济形势的需要。 一、我国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状况 第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在动力不足。内部审计机构应该遵循按需自愿的设置原则。我国的内部审计基础较薄弱。许多企业对内部审计所提供的各种管理、服务缺乏理解,心理上存在排斥内部审计的观念,积极性不够,抵触情绪较大, 表现在内审机构人员东拼西凑或随意撤并、精简,许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极不稳定,力量单薄,难以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第二,内部审计监督权低置。经济监督是内部审计的一项基本职能,而该职能要有效发挥,主要取决于内部审计的隶属关系是否恰当。一般内部审计机构隶属的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和权威性越强,职能发挥得也越充分,反之则越低。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大多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要么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要么与其他部门合并设置,内部审计只被作为经理人员对下级单位财务、经营的监督手段,仅对经理人员负责,即使直属于董事会,也因董事与经理人员的高度重合而使董事会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内部审计部门发现企业管理层蓄意操纵财务报告,在企业内部控制权被扭曲的情况下也无法实施有效监督。因此,监督与确认的职能难以有效地发挥。 第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差。监督机构要发挥作用,高地位和高独立性相当重要。现实中,我国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一样,都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工作,内部审计人员既受经营者领导,又受聘、受雇于经营者,不可避免地为经营者意志所左右。这样内部审计很难对经理层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监督和评价,很少对企业本级职能部门的业务进行监督。因此,评价确认职能的作用领域非常有限。 第四,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内在功能也随之增强。 但是我国多数企业内部审计依然停留在财务审计阶段,与西方国家成熟的经营管理内部审计模式有一定差距。这种审计的目标是促进企业不断改善内部经营管理、 加强法制观念、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符合现代内部审计特征的要求。 二、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应采取的策略 第一,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广泛宣传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在运作规范的企业,可以建立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体制,使内部审计不受管理层的制约,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也使管理者认识到内部审计机构不是制约管理,而是帮助其进行更好的管理。 对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配备实行专职化, 对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实行严格准入制度的同时也要保持其稳定性。 第二,为了使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必须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设置在审计委员会下。Moeller(2005)指出,内部审计已经不再是管理层的“耳目”,而是组织中的独立耳目,其对内部控制等事项的评估有利于审计委员会履行其对董事会全体、股东、公众的责任。因此,内部审计机构不能再设置在董事会下,而应该设置在监事会下,这样设置不仅使监事会有了实施监督职能的信息资源,而且提升了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和作用。保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 关键是合理界定其权利和职责, 这是关乎内部审计控制和治理过程是否充分、 运行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第三,不断提升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内审人员需要具有全面的财务管理知识、 系统的组织管理知识、物资采购和管理知识、工程管理知识、 必要的法律知识和公共关系知识,同时有较高的学习能力、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等。此外,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方法都在不断地发展, 内审人员应注重内部审计理论的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确保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 三、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内部审计不管从制度设计还是从具体实践上都还是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要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必须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在制度上的支持和指导,保持内部审计高度的独立性以及客观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真正做到利用内部审计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风险。 (林淑君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叶美婷单位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明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基于内审机构报告关系的探讨[J].审计研究,2009 (1):69-75. [2] 程业炳.关于内部管理审计若干问题的研究[J].技术经济,2005(02):36-37. [3] 王光遠,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 [J].审计研究,2006(2):29-37. [4] 李宗彦,章之旺.内部审计研究:1998-2012——基于SSCI、CSSCI的文献分析 [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2):52-6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