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业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的模式创新与实践 |
范文 | 汤慧敏 李荣喜 黄敏 李秀平 梁春辉 [摘? ? ? ? ? ?要]? 农业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以“花境的建植”为例,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多元化的措施和途径,全方位培育学生的农业工匠精神。 [关? ? 键? ?词]? 工匠精神;花境建植;农业;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010-02 2016年4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指出:“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不仅能激发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活力,还能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系统性变革[1]。十九大政府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工匠精神的培育则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培育具备现代工匠精神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基础。农业,为立国之本。在农业领域,夏商周时期诞生的“精耕细作”便是最早期农业工匠精神的体现,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因种种原因,当下农业“工匠精神”在不断衰退[2]。因此,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全面升级,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农业工匠精神的深化和重塑应成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花卉栽培”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作物生产技术等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花卉产业化生产、栽培和应用的农业技术员、景观施工员等。“花境的建植”属于本课程中花卉造景应用模块内容之一,要求学生可以根据季节、位置和环境,开展花卉的景观设计和建植。本文依托此课程学习任务,探讨在课程教学中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措施和途径,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生态环保、精耕细作、高效创新等新时期的农匠精神。 一、教学对象分析 采用访谈、问卷的形式对农业类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现状、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对本项目的实践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够,课堂满意度不高,而劳作强度大、技术含量不高是主要原因。班级有72.73%的学生来自农村,但从事过农业生产活动的只有38.64%,吃苦耐劳精神不够,栽培技能不科学、不规范。除此之外,还存在对传统农业兴趣度不高,已有的理论知识很难系统地向实践技能转化等问题。这与李云飞[3]、张成涛[4]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涉农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去农、轻农”现象严重。 二、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教学分析结果,制定教学设计方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将微课、VR、在线资源库等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校园空地的绿化养护为项目背景,开展“花境的建植”实训项目,将项目拆分成三环节三任务,学生小组分工协作,教师和企业高工实时指导,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分步骤掌握实践技能。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化学生爱农务农、精益求精等品质。 三、教学模式实施 (一)环节一:课前导学 课前,教师在花卉栽培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推送各类资源,包括微视频、微课、花境设计虚拟仿真系统、VR场景库、植物资源库等。以世界名园布查特花园为案例,通过讲述其由矿山到名园的历程,渗透热爱园艺、爱岗敬业的理念;学生自主学习各类资源,并按照教师的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课前学习任务,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环节二:课堂实施 1.任务一:种植床施工 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不断修改完善施工图纸,最后选出最佳方案进行现场施工。首先是种植床的施工,施工环节包括除草、翻耕、施肥、整理地形等。教师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开展土壤作业,树立亲土爱农的情怀,培育吃苦耐劳的品质。在施肥环节,我们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现场土壤肥力检测的结果,准确计算施肥量,改变传统盲目施肥的模式,鼓励学生以有机肥为主,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養模式。在施工过程中引入智慧农业理念,安装农业物联网设备检测探头,准确监测土壤的温度、湿度、pH值等指标,让园艺生产数字化、精准化,培养学生前沿的专业技能,提高课堂积极性和满意度的同时,培育精准高效的农业生产理念。 2.任务二:植物栽植 植物栽植任务工程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为高效完成任务,学生分组按图纸施工,组内分工,协作完成搬运花材、挖种植穴、花卉种植等项目;组间沟通,协调相邻地段的绿化任务,在组内外的交流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和企业高工在现场统筹指导并演示,以精耕细作的标准,规范学生栽培技能,杜绝只追求速度,不讲究质量,种植后植物大规模死亡的现象发生。 3.任务三:设计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植株大小等不可控因素,会出现植物数量不够、不能完全按图纸施工情等情况,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设计变更,根据现有的场地和植物进行小范围调整,以此锻炼学生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三)环节三:课后评价与拓展 以往教學反馈显示,因课后养护管理持续周期长,学生管理不当,植物干枯、死亡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观赏效果。因此,建立养护管理任务书,将课后的养护管理纳入课程考核指标中,学生根据任务书上的管理内容准时开展养护管理,既延长花境的观赏期,又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校企共建花境景观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内容既考虑色彩搭配、观赏特性等美学艺术性,又注重后期的生长特性和可持续性,将精耕细作的园艺工匠精神作为评价指标,要求学生在追求景观效果的同时,更能够体现科学建植的理念。 四、教学反思与创新 (一)系统性的实践教学培育职业情怀 采用“理论学习+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的教学流程构建知识体系,完成由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转变。学生在整个项目实践中,做中学,学中做,不断练习和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线接触园艺生产和施工,亲身体验职业精神,全方位塑造职业情怀。 (二)生态型的项目理念深化农业工匠精神 “花境的建植”属于综合型的实训项目,内容涵盖园林规划设计、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和栽培学基础知识,在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中,以生态型的项目理念为主线贯穿整个任务。在前期的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物种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施工过程中,利用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技术和设备,打造生态环保、节能高效的花境;在课后任务评价中,充分考虑生态价值,将可持续性等指标列入评价体系。多途径、多步骤地融入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振兴,深化农业工匠精神。 (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开展项目教学,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后自动生成成绩,提高教学成效;利用微课,将施工流程逐步展现出来,辅助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借助农业物联网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园艺生产数字化、精准化,提升学生前沿专业技能;使用花境设计虚拟仿真系统、花境VR场景库,提升植物选择和应用水平。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面,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合理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五、讨论与总结 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涉农专业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受传统思想影响,涉农专业为冷门专业,农业职业教育不受欢迎[4],公众接受度差,学生满意度低。而农业发展需要农业工匠精神,是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石,涉农专业毕业生也必将成为未来新型职业农民的中坚力量,因此,全方位的培育学生农业工匠精神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高职园艺类学生的工匠精神养成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性教育工程,应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5],构建立体式课程体系,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以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6]。本次“花境的建植”项目实践教学,依托多种信息化教育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培育学生农业工匠精神,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为学生就业后所需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生态高效、节能环保等农业匠人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秋花.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6):38-41. [2]王玉东.重塑农业“工匠精神”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思考[J].当代农村财经,2017(7):52-55. [3]李云飞,于强波.农业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偏差与纠正[J].河北职业教育,2019,3(1):48-50. [4]张成涛,张秋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79-85. [5]乐建刚.企业项目案例融入“双导师制”培养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究:以高职园艺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3):38-41. [6]熊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7(24):76-81. ◎编辑 赵瑞峰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Cultivation i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ANG Hui-min,LI Rong-xi,HUANG Min,LI Xiu-ping,LIANG Chun-hui Abstract:Cultivation of agricultural craftsman spirit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e-related subject training system.Taking the project teach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Flower Border" for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d how to make use of diverted measures and approaches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agricultural craftsmen multidimensional in practice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craftsman spirit;flower border establishment;agriculture;vocational education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