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习作《游_______》教学设计 |
范文 | 刘庶民 教学目标: 1.了解例文中写景物的顺序,并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 2.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 3.能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重点:了解例文中写景物的顺序,并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 教学难点: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因为疫情,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门了,窗外的蓝天,白云,悄悄钻出泥土的草芽,冰消雪化的松花江都在呼唤着:春天来啦!这时候,大家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出去游玩吧?可是,我们还不能随意出门游览,怎么办呢?有一个好办法,今天我们可以“身未动,心已远”,回忆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回忆那些美丽的风光,每人写一篇游记,交流一下,一起欣赏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美景,来一次 “云游”之旅。 二、读要求,明确写什么 1.阅读习作中泡泡,明确可以写什么。(板书:写什么。) 对了,我们既可以写游览过的名山大川的景物,也可以写家里附近我们常常见到的,非常熟悉的身边的地方。(板书:游览的名胜,身边的景物。) 2.泡泡里还提示了我们什么呢?提示了我们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板书:印象深刻,重点写。) 3.你要写什么景物呢?就请你想一想,填写到学习单的习作题目部分。 三、联系习作例文,进一步明确怎么写 1.借助例文课文,学习确定游览顺序。 怎样能把我们的游览过程写清楚呢?首先就要把游览顺序写清楚。教材中的课文和习作例文,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例文《颐和园》和《记金华的双龙洞》,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游览过程的? 要写清楚游览的过程,按游览的顺序写,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初试身手时,按照植物园示意图来写的,也是先确定了游览植物园的路线,确定游览顺序,才开始进行习作的。所以现在就请你确定一下,你所写景物的游览顺序。(请学生拿出学习单。) 学生用示意图理清自己要写的内容的顺序。 2.借助例文,学习写好重点景物。 游览顺序已经理清楚了,要想写好游记,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写出特点。 ①出示《七月的天山》中重点写的一处景物,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写好重点景物,首先也要按顺序写。整体到部分、由近及远、從上到下等顺序。还记得《观潮》一课吗?写潮水,也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写出了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特点。 ②除了写好顺序,还要写好重点。再看以下段落,作者是怎么写清楚景物特点的?(板书:写出特点。) 课件出示《七月的天山》描写野花一段,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多用“像”字的比喻句、排比句。 课件出示《颐和园》昆明湖一段,体会这一段,用颜色、比喻句、游船的动作等突出了昆明湖的静态美。 引导学生联系阅读、习作经验,补充写出特点的其他方法。 ③按照以上方法,写出一处重点景物。你要从哪些方面写?(学生拿出学习单写。) 3.写好过渡句。 你的游记中,一定不止描写了一处景物,景物之间是怎样转换的呢?过渡句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回顾课文,说出《记金华的双龙洞》和《七月的天山》是运用了哪些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加自然的。 四、自主写作 我们解决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开始完成自己的习作吧。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可记录以便讲评时讨论。 五、小组讲评,全班交流 1.小组内互评习作。 同学们,习作已经完成了,我们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请小组内交换习作,互相评价。先来说一说,我们从什么角度去评价他人的习作呢? 一要看游览的顺序是否写清楚了。二要看景物的特点是否写清楚了。如果出现了问题,请你帮他提出修改建议。(学生拿出习作评价单互评。) 2.自评自改习作。 看了同学的评价,你有什么收获呢?根据同学的建议和自己的思考修改习作吧。修改之后,还可以请同学看一看是否把问题解决了。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相信通过修改,你的作品会越来越好! 六、总结 同学们的游记使我们足不出户,领略了不同的风光。今后,当我们再去游览时,就可以运用学到的方法让文字“绘出”更美的画卷! 编辑/赵卓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