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材建设研究
范文

    王妹杰

    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21世纪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探讨小学英语教材的建设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小学英语教材建设在目标上应是:(1)从能听能读到会听会读到多听多读, 从能说能写到会说会写到多说多写;(2)提高学生自学能力;(3)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培养学生使其能够融会贯通。小学英语教材建设在结构上,应是:(1)匀称统一性;(2)显明特色性。小学英语教材建设在内容上应是:(1)多样性;(2)参与性;(3)全面性。小学英语教材在实施上应是:(1)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增强学生的互动性;(2)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重视小学阶段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时施以适应个性的教育。

    关键词: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小学英语; 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31?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41-00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与他人进行协作、对话,最终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学习中有四大要素,即情境、协作、对话、意义。情境,强调学习内容应有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协作与对话,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意义,对所学内容的性质、与其他内容的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来,它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两者互相作用,达到教学目标,而教材是教学活动中师生沟通的重要媒介。纵观各学科各阶段的教材,小学阶段的英语教材作为英语启蒙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踏入小学,就意味着接受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而英语学科有着深刻的基础性,承担着传授给学生规则意识、纪律意识、团体意识等重要的与学习息息相关的意识。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材目标

    (一)从能听能读到会听会读到多听多读,从能说能写到会说会写到多说多写

    能听能读、会听会读,学英语教材旨在教给学生科学的听读方法、良好的听读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听多读,在提供给学生较为丰富的听、读材料。能说能写。小学英语教材旨在教给学生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使学生在说和写的时候可以准确地将说写内容与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对应起来,从而使所说所写清晰简明,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可以是所说所写达到通顺流畅、合乎语境的要求;会说会写,学英语教材旨在教给学生科学的说写方法、良好的说写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说多写,在提供给学生较为丰富的说写材料、平台。

    (二)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在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教材是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高的媒介。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在结构安排上要注重科学性、有序性,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能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前沿性、实用性、民族特性等,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

    (三)学科相辅相成,培养学生使其能够融会贯通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绝不是一个学科可以做到的,我们承认不同学科不同阶段有着各自的核心素养,但是它们最终会形成一股合力,最终达到文化知识、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小学阶段的英语教材也是如此,要打破学科界限,吸纳其他学科的特点。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材结构

    (一)匀称统一性

    旨在强调六个年级的教材结构要保持匀称统一,各个年级之间衔接自然,难度递增恰当。

    (二)鲜明特色性

    首先,要关注这是小学阶段,要符合本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要关注这是英语教材,要体现英语学科的学科特色;最后,要谨防学科孤立。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材内容

    (一)多样性

    文体多样,但也要考虑本阶段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可过于晦涩难懂。课文表现形式多样,可以用幻灯片、视频、实物等方式呈现课文中的内容,使课文真正的活起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开展课前调研、课堂小组讨论或成果展示、课后反思等等环节。

    (二)参与性

    让学生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家长、社区的功能。教材不再是单向传授知识,更多地将自主权还给学生。例如在教材活动板块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可行性,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同时,家长、社区的资源也是可以深入挖掘的。

    (三)全面性

    涵盖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教材应包含课前预习板块、课中详细讲解板块、课后温习拓展板块。课前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中注意学生的充分参与性;课后灵活安排,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材实施

    (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拥有者和权威者,也不再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主体,教育必须向学生回归,教师既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又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这反映在小学阶段英语教材的实施上,就是教师应教会学生自主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这体现在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找到自己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以便于后期的教学;课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熟练应用新学的知识点,解除疑惑;课后,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本篇课文的深层含义,敢于质疑。

    (二)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重视小学阶段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时施以适应个性的教育

    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不能松,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教材后的扩展知识部分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完成,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课后反复研读课文,加深印象。

    参考文献:

    [1]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17-22

    [2]王沛,康廷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 2004,16(5):17-21

    [3]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95-99

    [4]石鸥,石玉.论教科书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2(4):92-97

    [5]李新,石鸥.教学性作为教科书的根本属性及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6(8):25-2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