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后记
范文

    凌绍友

    摘 要: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这两本书,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学校、家庭、班级、个人、国家、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相关知识都有涉及。刚开始接触这门学科,还真的是觉得难度不小,通过大半学期的教学和参加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有很多感悟和体会,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收获颇多。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探究学习;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没有学生的天地,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已不复存在。新课改主张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动态与静态信息相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业务能力要强;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

    1.坚持学习

    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要想学生有“一滴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杯水”,甚至“一桶水”,只有这样才能驾驭课堂,运筹帷幄。

    2.勇于反思

    老师不但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坚持每课授完后写教学反思并向同事取经,不断探索和掌握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有效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

    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绝不做,如:不迟到,不早退,践行承诺,信守诺言,这样才能让学生佩服,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断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逐步完善“读、议、讲、演、评”的有效教学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一节课40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应该从头到尾以老师讲为主,也就是说教师要摒弃一味为了教而教、学生一味为了学而学的陈旧的教、学法。教学中应该穿插让学生读一读、讲一讲、评一议,换位思考,推敲演示,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从而震撼心灵,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进而形成理性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小学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有组织地去校外调查、采访、参观、询问,然后作汇报交流。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我先结合自己班级的班干部选举来进行上课,通过选班长、学习委员等让学生深刻领会什么才是民主选举,也收集了许多反面例子让学生知道贿选、拉票等不是民主的选举,是被我国宪法所禁止的,课后还让学生组成4个调查组深入三岸社区进行采访,了解村民、社区的选举是怎样的,选民证又是什么,最后回到班里进行汇报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民主选举的真正意义,享受到人民当家做主的快乐。

    教育理念的转变,也体现在课前的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中。课堂中的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自我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这一课中,我充分利用影音资料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影像资料重回鸦片战争的年代,通过影像展现当时八国联军、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入侵中国,怎样强取豪夺,爱国仁人志士又是如何反外侵、反殖民的,学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充满了民族主义感,也懂得了现在只有好好学习、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裕强大,我们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学生把兴趣都集中到我们老师身上,这样,我们就会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也将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孙亚斌.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的思考[J].新课程,2013(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