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微信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
范文

    陈素萍

    摘 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节节提高,孩子们的各项能力也稳步提升。可是,纵观小学生的作文,却依然存在如下问题:素材单一、内容空洞、感情平淡、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作为一线老师,如何对传统的习作教学进行反思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窃以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共享的优点,可以有效达到。通过了解微信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利用微信推送,欣赏美文,积累写作素材;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表课堂习作,即时评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美篇制作,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图文结合,让文章变得更有活力。因此,从实际出发,以微信环境为基础,不断积累作文素材;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善于发表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借助网络媒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辅导写作进行一定的创新和发展,更好地成就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行为。

    关键词:微信环境;写作;教学探究

    语文源于生活,语文学习中的习作就是把生活点滴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视野有限、观察不够细致、心智尚未成熟,所以他们的写作仅仅借助于单调的书本知识的迁移,最多借鉴课外书籍,这不能很好地表达出他们的内心所想,显得内容空洞,语言苍白。现在国内的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有所突破,微信媒介深入人心。借助微信信息的广泛传播能够使小学写作教学朝创新方向发展,有助于小学写作气氛活跃;利用先进的网络素材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通过微信平台发表习作,学生得到即时评价反馈,大大提高了写作能力。微信环境下,学生可浏览可查阅、可发文可配图、可互动可借鉴,真正满足了语文学习的需要、语言表达的需求。

    一、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激发写作兴趣

    每一个孩子都有表达的需求,他们的习作如能发表,必然十分自豪,必然越来越想写,越来越会写。去年,我们班申请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点点读写”。我们将学生写得好的文章发布在“点点读写”上,家长、老师、同学随时进入点击阅读,在下面评价留言。第一个发表文章的学生一整天都露出甜美的微笑,她的几个好朋友一下课就围了过去,“叽叽喳喳”地向她取经。看着这样的画面,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只要用心写,写出有自己感受的文章来,谁都有机会。”学生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此后,学生周末练笔时更用心写了,写得更有水准了,发表的文章也越来越多。这浓浓的写作兴趣,因为借助了一个好平台,一直延续了下来。

    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积累语文素材

    (一)获取即时性素材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传统的教学课本很难一直作为被教师和学生采用的教学媒介。微信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新时代工具,传递着最前沿的信息。如果老师能引导学生在假期,控制玩电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浏览“美文阅读”“读文摘精选”等,倾听董卿主持的“朗读者”等,能不断积累阅读素材并增加社会经历,继而能很好地提高写作素养。记得一次“网络是把双刃剑”辩论活动时,正方选手就利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的事例,辩赢了反方。而当我让学生写一写“精彩的辩论会”作文时,反方辩手的文章却更吸引眼球。后来,我仔细思考发现:翻阅朋友圈,了解国家大事或身边的新闻,加强学生之间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取素材的即时性。

    (二)积累有效性素材

    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让学生积累更多更有效的写作素材,尤为重要。老师常常鼓励学生用心去感悟,用情去朗读。学生接触到一篇自己喜欢的美文时要用心阅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有时,学生出去旅游或参加某项集体活动,将有趣的所见、所闻、所想利用视频、图片或文字形式记录下来,“雁过留声”,总能在下次写作过程中得以查阅和回顾。这样,既重温了往事,又寻找到了当时活动中触动灵魂的情感,终将保证素材选用的有效性。

    三、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培养记录习惯

    (一)记录好词好句

    在利用微信平台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微信群进行好词好句的推送,鼓励学生利用零碎时间,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例如不断推送关于描写人物、风景、季节、动物、生活场景等方面的好词好句,让学生摘录;又如一些经典美文的推送,让孩子领略图片、视频的精美时,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关注他人的感悟和评价缘由。如此,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本。利用先进科技,进行好词、好句、好文的有效共享,形成课堂内外有效互补的教育格局。

    (二)记录生活点滴

    借助微信朋友圈,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记录经历的事件。例如:参加演讲比赛,撰写演讲稿时的踌躇,准备练习演讲时的着急,刚上台演讲时的忐忑,演讲到高潮时的情感迸发,演讲结束后的坦然……都是你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把它记录下来,即是生活日记,书写了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内心的愉悦或者不安,进行了情感的真实表达。

    借助微信朋友圈,可以通过录制视频和发送图片的形式进行活动场景和人情风光的记录,适时附上一段内心感悟和体验,与他人共享内心想法或有趣的见闻。如若朋友给你点赞,你的内心会有小窃喜;如若朋友對你的记录进行评论,你会开心地与之互动。交流互动中,提高了自己的认知,对新奇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拓宽了自己的眼界,也发现了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三)养成记录习惯

    曾有人说过,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7天。如果说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动力,那么养成记录生活的好习惯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途径。因为你的所有“记录”都是以后写作素材的来源。记录时,你的文字必然忠于内心,在借助微信媒介与人互动时,你必然是自主而积极地应对,语言表达的能力悄然提高。

    记录,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模式,单纯的传授被摒弃,新型的交互式学习逐渐形成。同时改变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由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自主参与和积极思考模式,活跃整个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对语文写作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习惯成为自然,自然写得一手好文章。

    四、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写作评价

    (一)微信群交流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很重要,学生的写作评价更是重中之重。它一般可以通过建立讨论组来进行评价,我就直接借用“班级微信群”,这里面有学生、有家长、有老师,他们都可以根据写作内容来进行评价。比如一位学生写了一篇对生活的所感所悟,那么在分享微信群之前学生要对自己的写作内容进行反复查阅,然后分享到群里。大家浏览完文章,直接评论。可以是写作内容的客观评价,可以是表达不恰当语句的批注,可以是消极观点的更正,进而培养孩子的写作技能。而对于正确积极的内容,要予以鼓励,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在群里,老师、家长、同学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让评价成为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催化剂。

    (二)公众号留言评价

    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中,通過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越来越被老师们推崇。因为这个平台让学生初尝文章发表的喜悦。每个学生都有被肯定的情结。学生的文章一旦被发表,他的内心是愉悦的。此时,老师需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肯定自己的作品时,积极与他人进行相互讨论和评价。小作者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在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留言,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得到别人哪方面的肯定与指导。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欣赏和反思。当学生发布作文时,我们又以一个欣赏者、朗读者、纠错者的身份理性评价,取长补短,以此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语文知识,积累作文素材,促进共同成长。

    (三)朋友圈分享评价

    朋友圈的写作推送,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稍纵即逝的生活,也能记录自己对点滴生活的感悟。比如:分享自己最新的心得体会,让大家知道你的想法和感悟。把自己参与的活动制成“美篇”,图文并茂,声像并存,分享到朋友圈,借他人评论自己朋友圈的内容,发现自己写作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这三个公众平台,教师有较好的督促作用。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正确指导;对学生的写作技巧进行细心提点;鼓励学生关注生活细节,发挥想象力,从不同的视角来感受这多姿多彩的世界,让学生有写出富有真情实感和内容丰富的作文的动力和能力。教师评价语言要中肯,既不过于抬高,也不过分指责。让学生乐于接受的同时,又能得到写作的指导。印象最深的是小庞同学跟着爸爸妈妈游览了佛教名山——普陀山后,制作了名为《hello,舟山》的美篇。她不但给精美的照片配上了灵动的文字,还插入了《云水禅心》的古筝曲。这样走心的作品,说明她有较深的文字功底、丰富的内心世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听着赞扬声长大的小庞同学,老师要让她听到不一样的声音。于是,我稍稍表扬过后,就对她的语言表达进行指导,指出写作中重点不够突出、介绍性文字过多的问题,游玩心得可以加强,插入游玩中遇到的小故事,会让文章更出彩,让人读着文字、看着图片,如跟随小作者亲历普陀山一样。小庞同学的这篇《hello,舟山》作为“下水文”分享点评后,其他学生写的游记不再“景是景、人是人”了,而是“景中有人,人中有情”,全班同学的游记表达能力整体有了提高。

    微信公众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共同展示、共同表达的平台,它让家长、老师、同学共同参与监督和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这个平台不光是积累素材、写作练习,还是文章发布、作后评价。它是我们努力创造、积极创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它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记录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发现:写作并不难,爱上写作也不难!

    参考文献:

    [1]李胜男.巧用网络资源,优化中职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中),2016(9):82.

    [2]秦晓红.注重语文习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探究[J].成才之路,2017(31):40-41.

    [3]郭根福.构建新的小学作文教学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7(1):33-37.

    [4]庞钰卿.小学作文微课程的设计与研究[J].课外语文,2018(13):97.

    [5]林欣欣.让小学低年级的古诗课堂灵动充盈[J].华夏教师,2018(10):57-5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