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
范文 | 曾翠容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發展,人类已大步迈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软件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学习方面,同样具有“微”特征的上课形式——微课,也开始席卷校园,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为了让课程资源更加多样,充分利用不同的现代教学手段,尝试探讨基于微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研究,以找出更优良的方法,使这一先进的课程资源落到实处。 关键词:微课;微课教学;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微课的出现为教学观念与方式的变革带来新的机遇。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英语基础知识,值得提倡和推广。 一、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学习重难点 对于大部分运用微课开展自主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往往不知道应该用微课先学习什么,或者哪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和难点。因此教师要立足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学情,除了抓好单词、句篇等基础英语知识之外,还应该突出小学英语课程的重难点,整合学生练习中的易错点进行微课讲解,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微课这一新兴教学形式完成知识点的查漏补缺、纠误改错,提高其自主学习效果。学生学习的微课内容及相关的自主学习辅助材料,小学英语教师要按照“条块结合、板块推进”的根本原则进行优化。 小学英语学习阶段是小学生对英语知识巩固提升的基础阶段。因此,学生在开展微课学习时,微课内容必须要有一定的引导性和创新性,而不是给出规定的答案和结论。而且学生运用微课进行先学,微课内容的难度必须按梯度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英语知识点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反思,以此发现和挖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到更多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思路与技巧。小学生通过微课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其宏观把握英语知识点,为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微课引导突破重点 教师既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还可以通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沟通,倾听学生在应用微课进行英语学习的个人感受。当然,最能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就是设计有针对性的微型英语学习测试。以微型测试的成绩设定量化评价标准,以此作为在前一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学习的效果参数,还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上一阶段存在的知识与能力缺失。教师可以根据微型测试的量化作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的方向标,还可以对学生的共性缺失进行讲解、补充。例如我在每个模块单元的学习完成后,都会进行微型测试,利用小纸条进行5~10分钟小测试,重点是考查本课单词以及重点句型、语法,一个学期坚持下来,收效颇大。 教师在此阶段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对微课进行呈现、运用。一是小学英语教师结合年级组其他成员及自己过往的学习经验,针对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进程中最可能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制成具有针对性的微课用来指导学生解决学习疑问;二是根据课堂授课情况,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疑问,重新观看这一阶段的微课资源包进行查漏补缺,二次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三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制作微课,丰富互助学习资源。借助以上三种途径,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英语创造出更多微课助学资源,使英语课堂学习在借助微课这一新兴教学形式后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努力引导学生从“看微课”升华到“用微课”。 三、微课进行当堂练习 小学英语教师在为小学生设计当堂练习时,必须要保证在此环节,学生经过试题的训练后,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在哪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引导学生以此为线索,二次梳理和强化存在缺漏的学习内容。教师在当堂练习中设计的达标反馈,宜精不宜多。教师应立足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进行试题编写,从内容上贴合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在形式上立足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重点,在结构上注重题目难度的循序渐进,在操作上注明当堂练习的分值,并限定当堂练习的完成时间,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当堂练习在查缺补漏、强化知识、提升英语能力方面的作用。 微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小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能理解微课内容,可以通过看微课视频帮助他们学习英语知识点。另外,微课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更多小学英语教师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微课上得到精确的关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数据,以此突破小学英语课本上的重难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辅导。在扩展知识的微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表现,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云.小学英语微课的开发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2).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