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小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思考
范文

    王成

    

    

    【摘要】通过修改习作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叶圣陶先生早有论述,新课标也有具体要求。本文重点就如何在实践中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从而习得作文能力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习作 修改 习得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重视习作前的指导、批改及后期的讲评,而常常忽略了让学生自主修改习作这一环节。而学生自主修改习作是习得作文能力的重要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学生(修改)练习的回数多了,成了习惯,动笔时就有了自觉地辨别优劣正误的能力。”

    一、为什么要重视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1.基于课标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不仅要修改自己的习作,而且要能够与同学交换批改,并且要求重视对学生的修改进行评价。其对各年段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习作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习作修改,指导学生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习得作文能力。必须改变只重视学生作文前的指导,只重视教师批改的倾向,要重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修改来体验和感悟习作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2.基于专家的经验

    叶圣陶先生谈到自己的作文教学经历曾深有体会,他认为学生作文教师修改是“徒劳无功”的,“自己写成初稿,认认真真修改一回,比另外写一篇习作有好处,容易得到进步。”他还说“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者少改。”

    基于此,学生对自己习作的修改过程,是一种读写结合的过程。平时的阅读训练选择的是规范的文章,学生阅读后,不仅可以理解文章的意思,还要明白文章好在哪里、应从中学习什么,而学生修改自己或是同学的习作,除了发现其优点外,主要是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发现并帮助其改正自身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此过程中习得作文能力。

    二、怎样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学生学习修改习作,必须循序渐进,由扶到放。学生修改练习应先从范改入手,在此基础上逐步放手,达到互改或者自改。正如叶老所言 “(待到)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打个比方,这情形有点像小孩走路,一面要留心扶着他,一面要准备放手,先是放一点,到末了完全放手。”

    1.范改

    所谓范改就是教师从学生作文中选择一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章指导全班学生进行批改,以教师为主导,体现示范性。

    教师在范改时要确定统一的批改符号,并且结合单元习作要求,提出统一的、具体的批改要求。批改要求可设计成问答式让学生逐题解答,减轻难度;也可设计成表格式让学生按表格填写。

    例如,人教版語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二《小小动物园》,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先行批改,给学生批改做出示范。可以选择一篇水平中等的学生习作,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做出示范:

    ①规范批改符号:如删除、添加等符号的运用;

    ②一般性要求:书写规范,无错别字;语句通顺,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③针对本篇习作的要求:用具体事例写出家人和动物相似的地方,抓住家人的特点。

    教师根据以上内容,逐步引导、启发,使学生熟悉习作修改的步骤。

    2.互改

    互改则是由教师提出统一的批改要求,统一批改符号,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训练。这个环节学生兴趣较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互改时要合理分组,小组成员要分层搭配,确保相互促进。

    为方便学生理解、操作,将批改要求设计成表1。

    3.自改

    因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鉴赏能力的局限,学生客观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准确地把握修改方向困难较大,教师要由范改到互改,再到自改,逐步习得。教师在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自主习作修改的评价。既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学生自改初期依然可以延用上面的表格,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自己的习作,并与教师的批改相对照,从中发现问题,加以修改。

    如果说教师范改是“扶”,那么互改和自改则是逐步地“放”,要做到“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最后达到完全放手,“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真正习得习作修改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价值导向

    基于小学生的分析、理解水平尚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学生个体在认知水平上也存在差异,学生的修改意见不一定完全正确,因此教师应以鼓励、帮助为主。教师要明晰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1.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既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作文教学的归宿。

    小学生习作是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到的内容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的密切配合,这首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学生接触到的世界五彩缤纷,必须能够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选择恰当的作文素材,做到内容充实、具体,思想感情表达正确。

    学生修改习作的过程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过程的再认识。所修改的习作的立意是否正确、新颖,内容是否真实具体等,修改者须在原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理解再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必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从中习得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如所修改的习作用词造句是否准确,思路是否清晰,标点是否得当。学生在反复阅读原文的基础上可以模仿教师的批改圈点勾画,可以眉批,也可以有总批。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习作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就是扩大了写作量,是学生习作练习的另一种形式。它与一味地向学生要习作数量不同,而是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改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为积极主动地探索习得写作能力。

    学生修改习作,不仅使学生逐步养成研究谋篇布局、推敲鉴赏语言文字的习惯,而且可以把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解和表达结合起来,使其得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革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1978(Z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