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c创设情境让科学课堂更灵动
范文

    顾荣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旨在将学生引入科学的大门,让他们感知科学的神奇,也使之体验探究的精彩。由于小学生在认知与体验上的不足,因此对教学中涉及的一些话题他们会感到生疏,进而缺乏探究的欲望。教师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能让他们对涉及的科学有更直观的认识,让思维更容易迸发出火花。

    一、設置问题情境,让思维活跃起来

    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师照本宣科,将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圈起来,让学生去背诵,去默写。这样的方式应付考试没有问题,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生长却带来很大缺憾。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将科学当成了一般的常识来教,学生得到锻炼的只是识记能力,而科学这门学科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能力,进而促使其全面发展。换言之,科学教学不是让学生记得什么,而是让他们去发现、生成、获得。基于此,就要设置问题情境,给他们的发现创设机会。设置问题情境,就是将问题放在一定的情境中,一方面让学生更能直观地理解问题,另一方面也激发其参与兴趣。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不同用途的纸》为例,教师先是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用纸制作的物品,接着问他们,能不能再说出一些纸的制品。教师的提问,是让学生进一步地参与到情境中来。教师将学生说到的以及之前提及的纸制品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在大屏上,让学生看到了纸的世界也是如此的神奇。这样的情境设置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问——教师追问学生怎么知道这些制品都是纸的,有什么办法去分辨它们呢?学生拿着一些纸制品思考着,讨论着,也操作着,他们想到了“撕、刮、水泡”等方法。明显地,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接着,教师将设置的问题进一步深入,问:两块表面上看极像的塑料和纸,有什么办法识别哪块是塑料,哪块是纸?这是将纸的性质进一步地精准化,也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地深刻化,学生想到各种方式,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用水浸。他们合作着,争辩着,有的甚至认为不成功的方法试过之后,剩下的就是成功的。小学科学的教学就是要以问题为驱动,将学生引入探究的历程。

    二、设置生活情境,让探究直观起来

    对于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来说,学生的课堂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室里,教师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投入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科学上的奥秘。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学生,其中有一条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户外活动。户外的活动对于科学这门学科来说特别重要,因为有些科学现象只有在户外才能发现;学生的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会愈发灵动。本来小学科学就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只是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人为地将科学与生活割裂开了。同样,对科学这门学科而言,课本上出现的认知只是其中极小的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发现更多精彩,生活才是一本科学大书。

    小学科学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玩,让他们在玩中发现。一次,教师引领学生去野外,让他们随便看看,再做一些喜欢的探究。当他们在一片桃树与海棠树中捉迷藏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两种不同的树。于是他们就比较起这两种树的差别来,发现海棠树的树皮光滑一些,而桃树的粗糙一些。在认识了桃树之后,他们竟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第一次看到桃花有红色的、粉红色的,也有白色的。在其以往的认知里,他们一直认为只有梨花才是白色的,生活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开始了探究,就几乎停不下来,同时,他们也发现海棠花跟桃花差不多,无论从形状还是颜色都那么相似。生活也给学生以最好的探究方式,他们将两种不同的花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海棠的花柄比桃花长,还发现海棠的花苞像一个球体。生活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的探究更具连续性。

    三、设置实验情境,让能力展现出来

    小学生接触最多的与名人故事有关的绘本,就是达·芬奇画了那么多鸡蛋,没有一个特别像的;爱迪生做了那么多实验,也没几个成功的。绘本的阅读几乎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实验是重要的,尽管科学上有那么多不成功的实验。对小学科学而言,同样需要设置一定的实验,以让学生的能力展示出来。科学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生成素养,展示能力,而实验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实验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操作能力、想象能力等。

    小学教材里设置的实验不是很多,教师都要让学生亲自做一遍,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对于课本中没有的实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也要让他们做一做,使之感知实验的乐趣,也感知科学的神奇。

    以五年级上册《土壤中有什么》这一课为例,教师既不让学生看教材,也不让其讨论,就让他们到学校后面的一块空地去玩。学生先是将一块土掰开,发现土的表层是白色的、干燥的;里层的颜色是深色的,也不怎么干燥,进而他们认为土壤里有水。同时他们也发现土壤里居住着一些常见的动物,比如蚯蚓、土狗等,教师在课堂上强调万物生长离不开水,他们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观点是对的。当学生的思维几乎僵化,好像也想不到别的东西时,有人提示,将土壤扔进沟渠里看看会怎样。结果他们看到了一连串的泡泡。学生起先没把这一现象当回事,每个人都往水里扔土壤以观察那些泡泡。玩着玩着,他们就有着这样的猜想:这些泡泡是不是空气?实验情境给学生的能力生长带来了新的机遇。

    创设情境是为了让课堂更生动,让认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创设情境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乐趣与生长,也能让教师更进一步地优化教学过程。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