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表达性写作对初中生自我成长的影响 |
范文 | 马晓云 【摘要】近年来,处于初中学段的学生,因为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一直处于被教育的位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在学业上有沉重的压力,考试前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而当下的社会模式,以独生子女居多、单亲离异家庭多,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造成学生的思想出现复杂化、偏执化的态势。传统的教育方式对这些学生思想多元化的影响力和有效性已经微乎其微。因此,近年来,学校越来越多地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增多,只凭学校开设的心理课程,并不能真正地解决学生复杂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初中;自我成长;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社会因素及学生心理的现状 由于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原因,逐渐发现通过写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方式下,宣泄自己的情绪,甚至在和教师的互动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面对真实的自我。学生在进行表达性写作时,通过叙述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展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反映。在写作的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宣泄了自己的情绪,使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得以净化,从而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二、表达性写作对初中生自我成长的影响 从教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写作,特别是随笔、日记等写作方式,是一种效果非常显著的宣泄和减压方式。就我们个人而言,也会运用写作去解决自己潜意识中的“心理问题”,这是一种非常直接、便捷且有效的宣泄方式。现在的中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由于生理年龄不成熟和社会经验少,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不顺,和父母生了气、在同学那里吃了亏、感情受挫、家庭突遭变故等情况下,不懂得运用正确的方式排解自己的情绪,而是选择顶撞父母、和同学打架、自我压抑、喝酒、抽烟甚至伤人等途径寻找情感的宣泄出口。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可以引导这类学生把不好说、不想说、没处说的情感用“写出来”的方式直接释放压力,缓解学生的情感压抑,疏导愤怒、忧伤、抑郁等导致心理不平衡的消极情绪,让表达性写作成为将不平衡心理趋向平衡的过程。随着写作行为的展开,把心声吐露在随笔、日记本里,有效地排遣压力,化解孤独、哀伤、失落、苦闷等情绪。 (一)宣泄压抑的“真实自我”,化解心理阴影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和很多成人一样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在家长、老师面前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表现出自认为的“成熟”。其实这是造成压抑自我意识的最直接原因。 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在写作中释放自我,会让他们随着写作行为的发生,逐渐认识真实的自我。这就像给他一个舞台,让他在属于自己的剧情里不用顾及日常自我的角色、身份,不用遵守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重重规矩,肆意恣睢地在文字中表现自我,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调节自我心理平衡。让他成为自己的观众,让他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认清自己,看到剧情中自己的表现,评判自己行为的是非对错。对于心里受创的初中生来讲,一次次写作的过程,就是一次次重塑自我的过程,“写作就如同一条‘疏导渠一般,帮助他疏通了人生的苦闷,令他不断成长与成熟”。 (二)为“创伤”打开一扇治愈“心灵”的窗 对于遭遇家庭变故、亲人离世、身体缺陷等状况的初中生來说,自身的“创伤”使他们对自己产生怀疑、不满、自卑等严重的“心理隐疾”。心理学认为当事人要从自身遭遇中解脱,必须在心灵和精神上重新认识自己,找到精神寄托,并且激发生命中存在的潜能,才能使灵与肉得到协调统一。而文学创作无疑为这一类人提供了非常好的心灵帮助,使其心灵不致颓废,精神不致残疾,从而勇敢地生活下去,以积极心态面对必须要接受的残酷现实。 “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到一个到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史铁生)由此可见,表达性写作可以为“创伤”打开一扇治愈心灵的窗。 (三)打破疏离,不再封闭自己 在现代社会,人越来越物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显冷淡、复杂、虚伪、功利,迫使很多人不得不封闭自己,备受孤独、寂寞的折磨。中学生在这种社会形态的影响下,逐渐变得无法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但人类天生有爱群居和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本能需要,更渴望归属与爱。很多中学生更热衷于在网络里寻求心灵慰藉,互联网缩小了他们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这使得现在的中学生疏离自然,疏离集体,这和人与生俱来的集体归属感产生矛盾,造成他们既疏离又封闭的矛盾心理。当然,通过写作来治疗和融合这种疏离与孤独感也是常见的事。通过写作,表达对美和自由的信仰与追求,抒发内心的渴望,寻求同类的认可,同时也让别人了解自己,将矛盾外化,通过写作宣泄内心的需要,弥合有机生命整体与外界客观环境的疏离,以达到“集体性的”意识,逐渐打开封闭的自己,接纳社会,接纳自然。 总之,表达性写作是情绪宣泄的方法之一,类似于心理学中的艺术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干预疗法,并且能有效改善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就是这种治疗的提倡者。最近这几年,表达性写作的治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它的社会接受度在不断上升。有研究发现,表达性写作可以改善写作者的健康状况并具有长期的效果。 如果教师能够谨慎、有目的性地利用好表达性写作的治疗效果,即可减少现代中学生各种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心理状况,改善现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于社会、学校、家庭中的矛盾现状。最重要的是,中学生通过表达性写作来调节自我、改善自我,真正实现自我成长。 (编辑:李艳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