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留意生活 巧选素材
范文

    王代福

    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还“需要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新课标对文章选材提出的要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理,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让人感觉言之无物。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和独特的材料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你留意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就会获得许多既能彰显意旨,又真实新颖的写作素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巧妙地撷取,再加以适当地剪裁和组结,那一篇篇的真情美文就会从我们的生花笔端汩汩地流泻而出……

    【技巧点拨】

    一、从生活中选素材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己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其实,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学生的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学生的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市的孩子,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地溜走了。住在农村的孩子,其生活更是快乐而自由的。他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在田野里无忧无虑地奔跑,可以目睹水稻从播种、抽穗到长出黄澄澄的谷子,再变成白白的大米……而这些是最感性的认识,也是最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专注于记录生活

    仅仅靠眼睛观察,停留在表象上,还远远不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应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专注于把每天自己觉得有趣的或有意思的事物和感受记录下来。从观察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和家庭所处的环境位置开始,到学校环境位置、老师、同学, 进而放眼于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感,凡有所获,立即有所记;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如游戏、割草、放牛、做饭、逛街、看电视、 听广播等都要留心观察,认真听取,思索过程,细细品味,把握情感脉搏的起伏变化,凡有趣有感都要有所录。

    四、让素材丰富多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写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加以提炼,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就会让它放出异彩。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某些不良现象,那么作文的材料就一定会丰富多彩起来。

    【病文展示】

    爷爷,真的好想您

    付家豪

    清早起床,看见泪水打湿的枕巾,记得昨晚在梦中我与爷爷又重逢。我的爷爷是一个热心、慈爱、勤劳善良的老人。

    (文章开头虽然简洁,但点题不够明确:“我”和爷爷缘何在梦中相逢?缺乏必要的铺设和交代;第二句“我的爷爷是……老人”与第一句衔接生硬,且有“贴标签”之嫌,这是记叙文开头的大忌。)

    我的爷爷双耳卷曲,是个天生的聋子。俗话说:“十聋九哑”,但爷爷虽聋却不哑。他说话时,除了部分字发音不准确外,其余大都“听”得清楚。奶奶告诉我,爷爷能根据说话人的口型辨别对方在说什么。我不信,但经过多次尝试,我不得不佩服爷爷,没有任何老师教,他却能做到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爷爷的“奇迹”这个材料与本文的主题关联不够紧密;“卷曲”“尝试”等词表意不够准确。)

    许多时候,爷爷干完了手里的活,就会坐在院子里的那棵老梧桐树下,招呼我坐在他身旁。为了让我能感受到蒲扇带来的凉风,爷爷故意把摇扇的弧度和力度增大,摇着摇着,风就小了,我就赶紧喊:“爷爷,加油!”爷爷蒲扇下的风便又大起来了。有时,我半夜醒来,还看见爷爷不停地摇动着蒲扇,在为我驱赶着夜蚊。

    (这一材料虽能体现爷爷的慈爱,但落于窠臼,不够典型,对于文题的针对性也不够强。)

    我们住在山沟里。假期里,山里的孩子们没有事干,爷爷便把我家的一间废弃了的豆腐房改建成了一间学习活动室。他把自己的书和笔墨纸砚都拿了出来,免费辅导我们读书、写字和绘画。下雨天,爷爷便利用放牛的机会,把豆腐房外的那条泥泞小路都铺上了石子。后来,人们都叫这条路为“聋爷爷的路”。

    (“爷爷把豆腐房改建成学习活动室并铺路”这一材料虽能体现出爷爷的“大爱”,但描写不够细腻。)

    如今,我虽离开家乡,去山外读初中,不能常去坟头看望爷爷,但我知道他老人家不会怪我,因他一直都活在我的心中,经常我们还会在梦中重逢。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但显得突兀,扣题不紧,没有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病理剖析】

    本文小作者能从生活中取材,通过梦境引出写作对象爷爷,然后选用“爷爷夏夜为我扇风驱蚊”这一素材来体现爷爷对“我”的慈爱;选用“爷爷把豆腐房改建成学习活动室并铺路”这一素材来体现爷爷的“大爱”,从而突出爷爷的形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但本文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其一,文首铺设不够,扣题不紧,且有先入为主、给人物“贴標签”之嫌;其二,文中铺叙部分,写爷爷“虽聋不哑”的特征以及爷爷无师自通唇语的“奇迹”这个素材,与本文的主题关联不够紧密;其三,文中主体部分,写爷爷夏夜为“我”扇风驱蚊这个素材落于俗套,不够典型,没有针对文题精选素材,不能很好地突出主题;其四,文中核心部分,写爷爷把豆腐房改建成学习活动室并铺路这一素材,虽能凸显爷爷热心公益的美德,但描写不够细腻,手法比较单一,详略处理不当;其五,文尾扣题不紧,缺乏余味,没有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此外,文中还有用词不准、表意不明等问题。

    【升格建议】

    修改这篇习作,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紧扣文题,打造凤头。本文开头要达到“凤头”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起笔应紧扣文题“好想”;二是应简要铺设,布置为何好想爷爷的悬念,开启下文;三是讲究语言的简练优美,力求亮人眼目。

    二、抓住特征,适当铺叙。“虽聋不哑”以及无师自通唇语的“奇迹”是爷爷与众不同的特征,应作必要的铺叙和交代,并适当补充一些精当的素材来凸显爷爷的个性及品质,为下文张本。

    三、精选素材,力戒繁杂。作文时要力戒材料多而不精,造成用材混杂,主题不明。本文中“爷爷夏夜为我扇风驱蚊”这一素材虽能体现爷爷对“我”的慈爱,但比较落俗套,缺乏典型性,不能作为文章的核心素材,可略写或不写。

    四、凸显细节,一矢中的。俗话说:“伤其九指,毋宁断其一指。”此语可以用来说明文章选材宁精勿杂的道理。本文中,写爷爷把豆腐房改建成学习活动室,辅导村里的孩子们读书、写字和绘画,并铺好了一段泥泞的道路,这一材料能体现出爷爷的“大爱”,能达到“一矢中的”的效果,可抓住细节,通过多种描写手段大事渲染,来凸显“我”对爷爷的敬重和思念。

    五、照应开头,收好豹尾。本文结尾也应紧扣文题,力求把“好想”这一题眼推向极点,以达到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并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效果。

    【成功升格】

    爷爷,真的好想您

    付家豪

    初中学习生活之余,每当我和同村的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会想起我的爷爷。

    (开头扣题铺叙,启示下文,要言不烦。)

    我的爷爷是一个天生就耳聋的老头。俗话说:“十聋九哑”,但爷爷虽聋却不哑。他说话时,除了部分字发音不准确外,其余大都听得清楚。爷爷虽然只读了几年私塾,可是会背许多唐诗宋词,而且他的字是全村写得最好的,村里人写家书、写对联都离不开爷爷。

    (这一段是进一步的铺叙和交代,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突出了人物个性。)

    我们村庄处于一个交通闭塞、穷乡僻壤的山沟里。假期里,我们村里的孩子们没有条件像城里的孩子那样参加各种补习和培训,只好待在家里不务正业,嬉笑打闹。每当爷爷看到我们这群正处花季的孩子无所事事时,总是低着头、倒剪着手,叹着气,走得远远的。每当此时,爷爷对我也失去了平常的那份亲热,脸上时常挂着一丝忧伤和怜惜的神色。

    (这一段通过动作、神态和心理等描写,既表现了爷爷充满智慧的慈爱,又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记得我读小学五年级的一个暑假里,有一天,爷爷对我说:“你们这些伢呀,整天的这么疯玩怎么行呢?我把我们家的那间豆腐房收拾好啦,你把隔壁的小虎、山岗那边的小刚,还有堰湾的小毛都叫来,我来教你们读书、写毛笔字、画画儿,好不好?”我心想:爷爷的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可是他从没教过书,况且耳朵又听不见,怎么能教我们这群平常疯惯的野孩子?虽然这么想着,可我口里还是应承道:“好吧,我明天去约约这些小伙伴,看他们来不来吧!”

    (这一段采用“抑笔”手法进行对话描写,制造波澜,推动事件向前发展。)

    第二天,我一招呼,竟来了五六个离我家最近的小伙伴。大家来到那间豆腐房一看,嗬!那房间几乎就和我们的教室一般大了!爷爷早已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一个简易的书架上摆满了爷爷收藏的各种图书,两张老式方桌上还摆着纸张、毛笔、墨水和水粉颜料等。小伙伴们高兴极了,读书的读书,写字的写字,绘画的绘画,爷爷时不时给我们讲解书中的内容,手把手地教我们写字或绘画,俨然一位称职的专业老师。其他的伙伴们听说了在我家学习非常有趣,又是免费的,不几天,全村的孩子几乎都来了。下雨天,山路泥泞,爷爷便利用放牛的机会,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豆腐房外的那条泥泞小路也铺上了小石子。后来,村里的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走在这条小路上,并亲切地称这条路为“聋爷爷的路”。

    (这一段是事件的经过,也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写得有详有略。详写处细致得可触可感,略写处简洁得余味无穷。)

    后来,我们一个个离开了小村庄,到山外的一所初中去读书了。我们几个曾在爷爷豆腐房学习过的小伙伴,在班上,字是写得最漂亮的,画是画得最棒的,每当我们几个人的作文被老师当范文朗读时,得意之中,没有一个人不想到我爷爷的。

    (这一段是事件的结果,抖出了“我们”想念爷爷的原因。)

    如今,虽然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那间豆腐房和那条小路还在。每当我们走在那条铺着石子的小路上时,仿佛又看到我的爷爷站在豆腐房前,露出慈祥的笑容,招呼我们去读书、写字、画画儿。

    (这一段是事件发展的余波,写出了“我们”对爷爷永远的想念之情。)

    假如有一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走得离这座村庄更远的时候,我们怎么会不想起我的爷爷呢!

    爷爷,我们真的很想您!

    (结尾两段重扣主题,余波未平,含蓄隽永。)

    【亮点剖析】

    升格文与原文比较起来,至少有如下几个亮点值得大家借鉴:一是文首点题,铺叙简洁。本文开头紧扣文题“好想”,明确点题,简要铺叙,布设悬念,开启下文。二是抓住特征,凸显个性。文中抓住爷爷“虽聋不哑”的特征,补充“替人写家书、写对联”等素材来凸显爷爷的个性及品质。三是选材典型,取舍得当。本文舍弃爷爷夏夜为“我”扇风驱蚊这一普通素材,保留爷爷改建豆腐房免费辅导孩子们的学习和铺路这一典型材料,并运用多种手法细加描写,很好地表现了爷爷热心公益的美德,从而鲜明地彰显了文章的主题。四是文尾扣题,富有意蕴。本文结尾运用四段文字交代我们想念爷爷的原因,重扣主题,深化中心,意蕴无穷。

    【经验总结】

    一篇文章,立意再好,如果没有真实准确、典型新颖的材料去体现,也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那么,写作文时,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是“精当”的呢?

    一、选择典型的素材

    素材典型便具代表性,可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从而冲淡了文章的主题。因此,我们应选择那些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材料,来突出文章的主题。

    二、选择新颖的素材

    素材新颖才能引人入胜,让读者饶有兴味地读下去。因此,我们要从自己最熟悉的人、事、物中寻找最佳的切入点作为突破口,也就是说作文选材应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三、选择感情充沛的素材

    “文章不是無情物,唯有真情最动人。”只有“情动”,才能“辞发”。所以,选材时我们应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热情,或用传神的肖像绘出人物的神韵,或用生动的语言展示生活真情,或用形象的景物衬托人物的感受,力求做到以真感人、以情动人。

    四、选择意蕴深厚的素材

    在写作中,我们如能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或古诗文典故,可收到“画龙点睛”之效,从而让你的文章锦上添花、文采飞扬。要达到这一点,你得有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积累,所谓的“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