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生活化素材导入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范文

    摘? 要: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化学知识都可以在教学当中进行应用,在课程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应升生活化的素材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便化学课堂能够更加丰富、活跃。因此,本文针对生活化素材导入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了进一步探究,对课堂教学与现实当中的化学现象进行结合、营造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等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素材? 初中化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8? ? ? ? ?文献标识码:C? ? ? ? ? ?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2-0130-02

    当前,对于化学课堂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对注重化学课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教师将以往应用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转变,应用创新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培养。其中,对于生活化素材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中,将实践与理论进行结合,有益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1? ?课堂教学与现实当中的化学现象进行结合

    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学生接触到的很多化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且化学当中的很多知识都能对实际生活现象进行解释。在以往的授课活动中,教师为了保障学生的考试成绩,会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忽视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的重要性。加之初中化学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无法完成学习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等,帮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魅

    力[1]。因此,教师要将生活当中例子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以便通过实践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趣味性。

    例如:在帮助学生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判断方法时,可应用生活化素材帮助学生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2]。如: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小洞,向小洞中注入饱和食盐溶液,过一段时间后将洞内的食盐溶液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食盐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食盐溶液(? ?)。

    A.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 ?B.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C.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 ? ?D.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学生通过生活化的例子,会思考出一旦溶质和溶剂确定了,那么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就只有温度,温度不变溶解度也不变;能溶解食盐说明是不饱和溶液,所以A为正确答案。

    对于该项问题的解决,便是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来解答。但是学习容易混淆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但是,如果利用实际例子,学生会通过例子理解在一定温度下,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看是否继续溶解,不能溶解即为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固体的溶解度不变[3]。

    2? ?进行生活化教学

    2.1 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征和学习水平,应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能够有更多的收获。其中,教师要对生活化的情景进行创设,以便学生能够提升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研究态度,激发出更多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对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有初步认识,可正确区分出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在日常授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指导学生在实验中对空气的组成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学生在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进行学习。其中,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针对所有区域的空气污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以前进一步明确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

    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雾霾的图片,让学生们说一说,在雾霾当中的感受,并分析雾霾当中有哪些成为,干净的空气有哪些成分。之后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为学生创新情境。之后,可以依照这一实验的原则,对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进行测定。在这样的时间过程中,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益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4]。

    2.2 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化学例子都可以在教学当中进行应用,在课程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应升生活化的素材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便化学课堂能够更加丰富、活跃。但是,化学知识非常琐碎和繁杂,教师需要对教学的过程和模式进行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探究生活化课堂,并将学生分成小组,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会提供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例如,在水的净化实验中,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自主探究。由于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以便学生能够发散思维,提升学习的效果。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素材引入到实验当中。废弃工厂排放了大量的废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针对水的净化,请同学们进行实验研究。此外,在实验之前,教师要提前帮助学生准备好实验所用的器材以及材料。其中,要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明确实验的原理。这样学生便会研究出相应的实验步骤,在1、2、3三个烧杯中,先装好浑浊的河水;往1、2两杯中加入2药匙明矾粉末,对其进行搅拌,在其发生溶解之后,将其静置;这时准备使用的过滤器;过滤1得到滤液4;对2、3、4进行比较分析,对其清澈程度进行观察。在学生完成实验之后,需要对学生继续引导,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加入明矾静置后,1、2变得比3更澄清,过滤后,4又变得更澄清,它们的清澈程度依次是4、2、3。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并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

    3? ?引导学生应用自己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化学知识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因此在教學中,除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关注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例如:家里烧水的水壶,使用很长时间之后便会产生水垢,这时只需要放入一些醋,再加水,烧开一段时间,水垢便可除去;用铝壶烧水时,放一小勺小苏打,烧沸10分钟,水垢也可除去;如果家里的铜、铝器用旧了,用醋涂擦后清洗,就能恢复光泽。站在生活的角度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应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5]。因此,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其能够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结合,强化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4? ?结语

    总之,化学与生活有着非常大的联系,所以在化学的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对生活化素材的应用,以便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化学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将生活当中例子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以便通过实践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金晓琴.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7(35):32.

    [2] 陆芳芳.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兴趣化、生活化、信息化、探究化[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Z1):19-21.

    [3] 吕杰.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6(35):156.

    [4] 李一凡.以新理念为引领,着力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5+26.

    [5] 孙奇.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J].中学课程资源,2017(04):49-50.

    作者简介:霍鲁格(1987-)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硕士,贵阳为明国际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初三化学教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