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 |
范文 | 王丽君 摘要:阅读教学往往与写作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换位思考写作、走进生活写作、进行摘抄与仿写练习等途径提升阅读教学质量。读写结合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素养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09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变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往往忽略课程标准的读写结合要求,割裂读与写的关系,设定的随堂小练笔差强人意,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忽略思维的培养,更不能达成提升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本文就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策略进行探讨,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创新教育方式,激发读写热情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课文的画面,通过真实画面的观看调动学生的思绪与想象力,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表达的欲望,教师再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比如让教师在进行《草原》一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提前准备草原风光相关的视频,使用精彩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可以选择具有诗意美感的带有解说的视频,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的情境,使其沉醉其中,对草原的景象产生想象。之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体验,此时开展有关草原主题的写作与思考,学生就具有较为丰富的画面感,思维也会更加活跃。通过这样情境再现的方式,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景物的描写,让学生学会以景抒情,通过壮阔的草原风景抒发自己心中不同的情感,这样直观的渲染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写作的艺术感染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感悟文章重点,引导学生批注 将读写结合没是落实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批注是其最基本的形式,要求学生对课内文章或是课外文章的字词,进行有效的批注文字可以很少,但是强调学生对于字句词的理解和自身的感悟感受,這是一种简单的写作,也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在表达自己真实感受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实现以阅读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以写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最后一段“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引导学生进行批注,这时学生通过对这一自然段的理解,可能会被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保护她,精心保护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地球的哺育下快乐成长……”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写出自己的感受,实现了思想和体会的有效升华,不但深化了学生的课文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读写结合,模拟写作 模拟写作,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通过模拟作者、模拟情景进行仿写。模拟写作对于促进学生加深自身对于文章理解程度、升华阅读教学质量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换位思考写作教学,促使学生加深自身对于文章内容理解程度,进而提升课堂阅读教学质量。仿写分为段落的仿写和篇的仿写。段落的仿写强调的是写作手法的模仿,针对于某一个好句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词的更换,比如,在《白杨》一文中,“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让学生模仿着去描写。很多课堂在对这一段仿写时,往往为了降低难度而单独提炼“不管,不管”“那么,那么”去让学生造句,这段优秀的地方就在于句式与句式形成的排比和对比以及句式中的拟人手法,拆分开来没有了意义。学生需要设定一个主语,然后替换的词语是风沙和雨雪,直和坚强,软弱和动摇。在仿写段落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记住优美语句的架构是什么样子,还能够在思考模仿的过程中,认识到都有哪些事物可以替换,怎么替换。 四、角色演绎,深化情感认识 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需要将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激活作为重要的方向,只有教师能激活学生的写作情感,并让学生能将个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个性化理解融入写作训练中,才能丰富写作训练的情感内涵,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综合品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演绎的方式使学生把握文本角色情感,掌握情感表达技巧,增强阅读学习效果,并借助有效的写作指导对学生实施针对性训练,增强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内容,两者同时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针对写作,安排阅读时,先明确读写结合训练点,立足核心素养,找准备读写结合的生成点,最终要多维度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读写思维,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思敏.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9(11):23-24. [2]戴爱宾.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解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29):115-116. [3]万淑霞.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实施策略探讨[J].新课程(综合版),2019(0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