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形成性反馈视域下的英语写作教学
范文

    彭茜 马艳辉

    摘 ? 要: 形成性反馈有助于实现形成性评价促进学习的目标。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反馈形式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采用差异化的反馈手段以考虑学生的个体认知差异;采用多元化的反馈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采用立体化的反馈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构思水平。

    关键词: 形成性反馈 ? 英语写作教学 ? 认知差异

    一、引言

    英语写作作为一门重要的修饰技能,集中体现了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人思维水平。近年来,英语写作逐渐被视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的写作准备工作,例如,引导学生审题、构思、列大纲等,学生会在写作前的准备工作上下很大功夫。然而,英语写作对学生而言仍然是一项艰难又不好掌握的技能,学生的写作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或不合乎逻辑缺乏准确性,或语体词汇选择不当缺乏得体性,甚至有些连最基本的交流目的都达不到。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二者都忽视了写作教学中的“反馈”环节:部分老师根据统一的作文考试评分标准对学生作文采用评分制,匆匆看完便打个分不写评语;部分学生由于老师未布置“订正作文”的学习任务,每次只是看一眼自己的得分便束之高阁,很少有学生利用老师所给的反馈完善作文。

    二、文献综述

    (一)形成性反馈含义

    形成性评价过程首先动态地评估学习者的学习表现和所取成绩,其次动态地体现学习者在学习中出现的多方面变化情况,例如,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情感等。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对学习者做出实时诊断和反馈,采取相应的纠正策略纠正学习者的错误并提醒学习者及时进行必要的针对性学习,促使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进入下一发展区的发展水平。形成性反馈有助于实现形成性评价促进学习的目标。Shute (2008)认为,形成性反馈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信息的一大途径,是学生思维或行为模式调整的一大标准,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提高学习水平的一大关键。不同于终结性反馈只判断教学活动后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形成性反馈注重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并通过教师或同伴在教学活动中的及时反馈促使学习者及时反思并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自我发展。

    (二)形成性反馈的特征

    形成性反馈主要有三个特点:描述性、积极性和明确性。形成性反馈是一种描述性而非判断性信息,教师不仅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还要具体指出他们在学习中哪些部分实现了学习目标并且对未达到要求的部分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性意见;形成性反馈的积极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可学生的成就与努力并给予适当的表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学习;形成性反馈的明确性是指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反馈信息应以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为主,尽量控制反馈数量,以避免学生面对过多反馈信息时无所适从,达不到积极的反馈效果。

    三、形成性反馈对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

    由于形成性评价具有描述性、积极性和明确性,因此形成性反馈对写作教学主要有三个显著作用:①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扬长避短。形成性反馈主张教师对学生进行描述性而非判断性的反馈,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赞赏有利于学生保持写作优点。反之,教师对学生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的详尽阐明有助于学生今后写作方法或策略的改进。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任何水平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无疑是最大的鼓励。形成性反馈强调教师用正面的言语承认和表扬学习者的成就,激励学生保持正确的写作态度,涌现新的写作热情。③有利于教师明确写作课的教学目标。形成性反馈要求尽量减少反馈数量且少而精地突出最重要的反馈内容,在写作中,反馈内容应以学生的写作思维为主。写作课不该过多纠缠学生的书写是否美观、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与否、语法使用正确与否等形式上的问题,应该明确的是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

    四、形成性反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形成性反馈的含义、特征及对写作教学的作用,提出对英语写作教学过程的几点建议:反馈形式多样化;反馈手段差异化;反馈主体多元化;反馈内容立体化。

    (一)反馈形式多样化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通常根据考试作文评分标准对学生作文以计分形式进行批阅,随后草草了事。笔者就形成性反馈提出,教师应采用多样化反馈形式评价学生的作文:讲评与面评相结合。讲评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总结性讲解:对作文进行集体讲评,分析写作要求和标准。讲评一般发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写作教学目的在于对全体学生作总结性题目讲解,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例如,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传授学生记叙、描写等写作技巧;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告知学生如何介绍或解释事物现象、性质、功能等。然而,由于学生个体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化,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对知识点难以理解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面评。面评的目的在于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学生的写作问题。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面评要求教师针对性地对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尤其是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面评可以发生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当场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发生在课堂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及作业反馈情况单独对任务完成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单独辅导一方面可以照顾到该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让其感受到教師的关怀,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反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深刻反思,从而提高写作水平。通过讲评和面评的方式,全体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二)反馈手段差异化

    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反馈手段的使用应予以差异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采用的反馈手段应有所区分:首先,对于学习水平高且自觉性强的学生,隐性反馈的效果优于显性反馈,即教师通过暗示等方式指出学生的错误。例如,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简单的语法错误如动词过去时误用成一般现在时,教师只需将其错误用红笔圈出而不告知正确答案。稍加提示,学生可以自行改正。对于学习水平有限,无法得出正确语言形式的学生,显性反馈优于隐性反馈,即教师直接告知学生错误所在并提供正确答案。例如,学生句子编排完全不合乎语法规则,教师需要在错误边上写下正确答案,告知正确的语法规则。根据写作层面的不同,教师选择反馈手段时应当有所区分:在词和短语层面,教师采用显性反馈的方式指正学生错误的效果更好,即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用词或短语直接纠正出来加以订正;其次,在作文的篇章构思层面,教师采用隐性反馈的方式引导学生扩散思维,即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章需要思考说明的主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讨论后将说明要点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根据集体所得构思将文章撰写出来。这种尊重学生差异化的思想方式,集思广益,大有裨益。最后,显性反馈还应当多多用于正面评价,无论是对英语水平高的学生还是对英语水平低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正面反馈往往具有很大的魔力。例如,教师可以用波浪线将学生写得好的观点或句子划出来,或给予文字鼓励。

    (三)反馈主体多元化

    根据反馈主体的不同,反馈分为教师反馈、同伴反馈和自我反馈。一般的英语写作教学以“教师教—教师改”的模式进行,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同伴的主体性。形成性反馈认为反馈主体应该多元化,发挥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的反馈非常重要,教师拥有全局性目光与专业化的知识,教师的观点是学生们心中的“权威”。然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路人。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一名反馈者,更应该是一名引导者。一方面,“授人以财,不如授人以技”,学生学会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作文,不仅能提高自我思辨能力,还可能在批改过程中发现同伴写作错误后,避免自己将来也犯同样的错误。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对学生进行适当指导与示范,告知学生评价作文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同时要求他们认真写好自己批改的作文的优缺点评语。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已蔚然成风,写作反馈信息不该只局限于教师,可以是同伴之间的互评,可以是师生课堂上的协同讨论,甚至可以是突破学习课堂局限的家长评阅。作为作者的学生与作为读者的同伴进行讨论交流时,由于年纪相仿,拥有许多共同语言,交流过程更简单愉悦,学习热情高涨。作为作者的学生与作为家长的读者进行讨论交流时,家长读者们的人生经验更丰富、人生阅历更多,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大有裨益,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当然,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时间有限,且培养学生的最大主体和环境始终是学校,“家长改”任务不宜过多,可作为自愿活动进行。因此,写作教学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教师教—学生改”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四)反馈内容立体化

    由于国内应试教育体制,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书面书写情况和语言使用的正确性,留下的评语往往是关于学生语言形式的调整的建议,对学生作文内容及思想的反馈信息较少。实际上,这种批改方式是本末倒置的。写作是学生交流沟通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人情感思想的表达形式,而不是语法训练。写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进行交流沟通及个人对事态看法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议论文的写作批改中,对于学生出现的细微语法错误,教师可以较少地指出,把重点关注放在学生谋篇布局的思想层面上,关注学生对该议题的看法、态度及分论点论述是否有说服性,或对某一事件采取的解决措施是否有效合理。通过阅读学生上交的作文,与学生保持思想层面的交流,发掘学生思想上的闪光点。反之,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过度强调语言形式使用正确与否,而忽视学生构思作文的过程和学生耗费心力撰写的作文内容,使学生陷入误区,即没有语法错误的作文比结构安排合理的作文更好。学生会花更多的时间在遣词造句上,追求字面形式的完美,忽略写作的内在灵魂。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心理歪曲,写作思维难以发展,应试能力增强,与之而来的是交际能力的降低。因此,教师在评价作文时,可以给出两个层面的评语:一是内容构思层面,考虑学生的作文是否有意义,能否达到思想交流的目的,同时传授学生正确的三观。二是语法形式层面对其提出修改建议,当然,这一部分应当是次要的。

    五、结语

    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反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本文根据形成性反馈的特征,对英语教学提出四点有效建议:反馈形式应当确保多样化,将讲评与面评形式相结合,弥补课堂对水平有限的学生的关注;反馈手段应当确保差异化,将显性反馈与隐性反馈相结合,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写作层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段,达到最优组合效果;反馈主体应当确保多元化,发挥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时,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反馈内容应当确保立体化,在追求正確运用语言的同时,突出写作训练的初衷,即培养学生的写作构思能力。

    参考文献:

    [1]Fulcher, G.&Davidson, F.. Language Testing and Assessment[M].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7.

    [2]Lyster, R., Saito, K. & Sato, M.. Oral Corrective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J]. Language Teaching, 2013(46).

    [3]林芳.高中英语写作反馈研究及其教学启示[D].厦门:集美大学,2018.

    [4]王海英,吴爽.形成性评价视域下反馈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管理,2020(03):103-109.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大学英语一流课堂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JGY2019029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