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慈溪气象”谈县级新媒体气象服务发展 |
范文 | 卢莹 林宏伟 茅吉锋 摘 要 新媒体已经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文章以“慈溪气象”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它的发展、现运营状况,从其在台风“泰利”和“安比”期间的运营情况以及2018年世界气象日运营情况为例,得出县级新媒体气象服务的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8-0037-04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互联网模式不断创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速以及公共服务线上化步伐加快,成为网民规模增长推动力。2017年,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4.85亿,占总体网民的62.9%。微信城市服务、政务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及政务头条号等政务新媒体及服务平台不断扩张服务范围,上线并完善包括交通违法、气象、人社、生活缴费等在内的多类生活服务,并向县域下沉。 陈艳莹[1]结合品牌服务的概念分析新媒体平台在气象服务品牌推广过程中的前景,既有利于公众及时根据气象信息的变化做好生活的各项准备,也不断增强公众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 谢坤等[2]对比微信微博气象服务优势和不足中提到微信用户都是真实的人,微信推送信息的转发分享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微信适合在重大天气前推送消息,准确及时、送达率高,提醒粉丝提前做好防御。微信在未来气象服务中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介于微信公众平台相较微博的各方面优势[3],本文以“慈溪天气”微信公众平台为新媒体气象发展的重点展开探讨。 1 “慈溪气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情况 慈溪地方新媒体自2015年开始发展,政务新媒体开启了为民服务的新局面,以凝聚指尖上的“政”能量为目标,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主,不断探索创新运营模式,平台影响力在宁波市政务微信平台中名列前茅。其中,“慈溪气象”微信公众平台是慈溪政务媒体的佼佼者,被认定为“慈溪十佳政务微信”。截至2018年7月24日,积累了56 000余用户关注。在气象服务过程中,承担着更新、更快、更准的气象预报和防灾减灾等气象服务。 慈溪市气象局对新媒体平台的充分利用的重要性也日渐展现,增加新的信息发布渠道,坚持正面的舆论导向,不断创新报道方式,突出地方特色,及时互动,成为气象服务的新趋势。人们不再是单方面被动获取气象信息,可以选择主动查询来掌握天气动态。 台风“安比”期间,“慈溪气象”双微第一时间大篇幅、不间断、多角度地报到信息,不仅将台风的“来龙去脉”分析得清楚明白,还将台风实时情况,对慈溪本地的风雨影响做分析,实时更新,及时互动,避免了恐慌情緒,也化解了民众对气象预报的误解,也正向引导了舆论。 “慈溪气象”公众平台自2015年末注册运用以来,经历了一段发展历史,保持每日发布推送,全年不间断,截至2018年7月31日,图文阅读总量3 367 200次,1 959 104人,日均阅读量为2 122.5人。 2 “慈溪气象”微信公众平台在县级气象服务的发展 2016年通过“世界气象日”等活动的开展,关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稳定占有一定量的粉丝基础,是“慈溪气象”在县级新媒体服务的基础和保证。从图1中不难发现,2016年是关注量急剧上升的一年,从年初5 600人在2月—5月间迅速增长至75 000人以上后又小幅回落至50 000人,直至2018年7月中下旬,关注量稳定保持在55 000人,相较发展初期(2016年初)增长8.8倍。新媒体气象服务对象从急剧上升到稳定发展。 2.1 新媒体气象服务重视极端天气预报 县级新媒体气象服务不仅认真做好每日天气简要分析和农气服务,而且重视重大天气过程服务,以提供公众天气变化做好各项防御,提高气象灾害的防范和自我保护。下面以2017年的台风“泰利”和2018年的台风“安比”为例,从单日阅读量、阅读途径和一周的相关数据进行列举说明,得到:“慈溪气象”微信公众平台在极端天气时受到广泛关注,有利于民众配合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同时对各功能键的点击情况看,民众除了被动接收气象服务外,还存在积极主动获取气象信息的需求。 2.1.1 2017年台风“泰利”气象服务的相关分析 同样类似的情况发生在2017年的台风“泰利”期间。台风“泰利”的特点是“预报走向多变”,登陆点从广东、福建、台湾和浙江逐渐向北调整,最后在浙北沿海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图2(a)所示,单日有24%的阅读者是从朋友圈或好友转发获得台风的微信推送,相较年均9.4%的分享阅读量来说,台风期间的推送更让读者乐于转发给自己的亲朋。图2(b)中可见,从台风服务开始后阅读量逐渐增多,在台风确定在东海转向的9月14日最高值为5 336人,为年均阅读量2 181.93人的2.4倍,占总关注量的10.5%。从图2(c)可以看出,此次台风过程,天气监测(台风路径)的查询量明显增加,最多为2 206次,是平日点击量的3倍。此次台风服务还包含了舆论的正向引导,增加科普内容,说明秋季台风路径的难以预测性,台风“泰利”对慈溪带来的利大于弊等。 2.1.2 2018年台风“安比”气象服务的相关分析 这是近3年来第一次夏季台风的气象服务,相比之前的2个秋季台风,“安比”路径更具有稳定性,天气影响过程更为快速,从“安比”形成即开展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气象服务。 截至2018年7月31日,日均分享阅读比例在10.8%,日均阅读量为2 259.1人。台风期间的阅读量和功能键点击量,最高均出现在台风登陆当日,从图3(a)中可以看出,台风登陆当日分享阅读的比例在24.8%,为日均分享阅读的2.2倍。图3(b)所示,阅读量依旧保持从发布台风信息第一日起呈现逐日升高的情况,最高阅读量出现在台风登录当日,为5 467人,为日均阅读量的2.4倍。功能键最高点击量为天气快查,为1 760,约为平日点击次数的3倍。 2.2 打造世界气象日全民参与活动 随着受众面日渐增多影响力日渐增大,公众号影响力排行稳居慈溪政务媒体前十,“慈溪气象”微信公众平台气象服务不仅局限在天气预报、气象科普等领域。慈溪市气象局利用新媒体平台将“世界气象日”打造成一个慈溪人接触气象,了解气象,爱上气象的全民活动,将新媒体气象服务做到当地人的“心坎里”,结合地方特色,融入当地市民的生活之中。 如图4所示,自2016年推出气象日活动以来,阅读量和关注量逐年增长,同时市民对气象日活动的关注和参与积极性的逐年增加,这可以从阅读方式中看出,2016年主要以公众号推送(被动获取)为主,2017年则有约48.37%的阅读方式是由关注者的朋友分享或朋友圈(主动分享)实现的,2018年则出现了3/4的阅读通过非公众号直接推送获取。市民更乐于将“慈溪气象”的气象日活动分享给亲朋好友,全民热情参与其中。 3 新媒体用户从被动获取信息转变为主动信息查询 “慈溪气象”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信息包含全面:天气预报、气象知识科普、气象法宣传、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等,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广到市民眼前,而且气象服务更贴近市民的生活,增强气象服务的互动性、可看性、易懂性。如图5所示,“慈溪气象”微信公众平台界面提供了查询功能设有天气快查、监测预报和我爱气象三大功能模块,主要提供关注者7天天气预报查询,实时监测、短时天气、精准预报、专业气象类的查询,已经通过“我爱气象”进行实况拍摄和上传,将气象服务单方面的传播转变为用户主动获取信息做尝试。 县级新媒体正在蓬勃发展中,以“慈溪发布”微信公众平台为主的慈溪地方政务媒体正日渐成熟。“慈溪气象”微信公众平台对县级气象服务的发展从弱到强,影响力日渐扩大,拥有大量稳定的关注者,推送广泛度高,影响面广。推送内容准确及时,形式从单一到丰富,语言俏皮,不仅具有针对性的个性服务,还具有“地方色彩”,精准服务,在推送预报的同时提供各类自主查询功能,为市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得到更大地满足[4]。联合兄弟平台互通信息,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动发布,气象服务扩宽渠道,更大覆盖面地传播出去。 4 小结 本文以“慈溪天气”微信公众平台在县级气象服务中的情况展示,对其在极端天气中的运营情况和其他气象服务的推广情况进行了分析。“慈溪气象”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展现了它在气象公共服务中的推广优势,通过公众号推送、转发和分享,增加天气信息的推广面,通过功能界面的设置和不断优化,满足公众主动获取气象信息的需求。做到精准服务,融入地方,作为纽带将公众和气象紧密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陈艳莹.新媒体在气象服务品牌推廣中的应用——以宁波气象服务品牌推广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4(6):38-39. [2]谢坤,陈申鹏.从“深圳天气”微博和微信维护谈新媒体的气象服务[J].广东气象,2015,37(1):59-61. [3]单权.微信气象服务热点分析与发展研究[J].浙江气象,2018,39(2):33-38. [4]郭丹妮,陈美玲.汕头市“互联网+”公共气象服务背景下新媒体的应用[J].广东气象,2018,40(2):51-5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