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市州报建设全媒体平台思考 |
范文 | 周鹏+王均秋 面对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十堰日报传媒集团居安思危,及早开始着手谋划转型升级之路,他们通过充分的论证,决定建设秦巴山片区全媒体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十堰日报传媒集团信息采集力,开始传统地方纸媒的数字化转型。 建设全媒体信息平台的意义 建设全媒体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提高集团面向互联网的信息投送能力。将品牌影响拓展到移动终端、覆盖新的受众群体。扩大受众同时提高老客户忠诚度,通过个性化的信息智能推送,加强用户粘合度。通过提供付费精品内容、城市生活服务信息等方式拓宽收入渠道,增加盈利手段,实现业务转型。 借助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与媒体新技术,将集团的业务覆盖区域扩展到秦巴山片区大部分区域,构建以十堰日报传媒集团为基础的立体化文化传播体系,使之提档升级为全地区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权威性区域信息服务提供商。 在应用形式上,全媒体信息智能发布平台不仅可以向用户提供手机报、手机杂志等基础服务,而且能够基于数据挖掘及商业智能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通过内容资源以及区位优势,向秦巴山片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咨询服务。 建设全媒体信息平台的必要性 1.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互联网普及率高速增长以及无线通讯技术应用快速的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进程加快,智能手机等各类新兴阅读终端不断出现,“内容为王”时代已经过去,“内容、渠道并举”时代已然来临。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崛起对传统媒体读者和广告资源的分流效果日益明显,报纸等主流媒体的地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十堰日报也不例外。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十堰日报传媒集团的软硬件水平,加快十堰日报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步伐,以突破其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 2.有利于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近年来,传统报业已经进入微利乃至负利时代。十堰日报传媒集团面临着广告收入下降、运营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当前,十堰日报传媒集团的收入主要依靠广告和发行,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广告,而广告经营又主要维系于汽车、房地产等几个主要行业,从而导致了其抗风险能力的有限性和生存能力的脆弱性。在经济不景气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多重影响下,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支柱产业利润大幅下滑,从而直接导致十堰日报传媒集团整体经营收入日渐缩水,报业生存举步维艰。在这种不利局面下,通过全媒体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方面可以打造一条包括“采集—编辑加工—多次发布—数据库存储—多次出售”等环节的内容产业化链条,通过整合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创造出符合数字报业发展规律的新的价值模式,体现集团内容经营的集约化增值效应,同时通过市场延伸产品开发获取知识产品增值;另一方面可以打破营业收入过度依赖广告的局面,开拓面向农村经济、旅游、城市生活服务的多元化收入渠道,以寻找新的报业利润增长点;最后,通过一体化采编系统的建设避免新闻采编环节的重复建设以及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扩大文化影响的广度。 有着近62年发展历史的十堰日报一直是十堰乃至秦巴山片区的主流媒体品牌,在区域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和手段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加上其他媒体业务的激烈竞争,让十堰日报传媒集团不得不面临受众群体被分流、广告市场被分割、利润空间被挤压的严峻挑战,边缘化趋势日益明显。十堰日报传媒集团要想走出当前困境,并在未来有一个持续发展的前景,必须全面提升其软硬件平台,完成传统地方纸媒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报纸、网络、手机媒体等的互动结合,构建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平台,从而将品牌影响拓展到移动终端,扩大受众,覆盖新的受众群体,提高老客户忠诚度,加强用户粘合度,以抢占新媒体时代的制高点,获取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主导权,巩固其主流媒体地位,以扩大其文化影响的广度与深度。 4.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 秦巴山片区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信息相对闭塞、信息传播手段缺乏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十堰日报传媒集团为基础的秦巴山片区全媒体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提高十堰日报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投送能力,同时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有利机遇,解决欠发达地区“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方便快捷地向区域内用户传递农业技术、生活服务等信息,成为区域内连接供需双方的纽带,把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与面向市场统一起来,以有效提高十堰日报传媒集团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助推秦巴山片区脱贫致富。 (十堰日报传媒集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