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黄桃树的生长特性及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
范文 | 黑向明 黄桃树原产于我国,国内分布较广,如陕西、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浙江、甘肃等地。黄桃营养丰富,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及人体所必需的纤维素、胡萝卜素、番茄黄素、苹果酸、柠檬酸、红素及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果园管理时,充分了解桃树的生长特性并加以科学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是确保黄桃产量及品质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一、黄桃树的生长特性 黄桃树为落叶小乔木,是喜温树种,喜温喜光,耐寒能力较强,耐旱、忌涝。其萌芽力强,成枝力高,根系好氧。树高可达8米,容易成形,易管理,挂果早,产量高,适宜在ph4.9~7.2的土壤种植。5~15年为结果盛期,15年后开始衰退。 1、温度条件。黄桃树喜温喜光,耐寒能力较强,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在冷凉温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最佳。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8~23℃,适宜成熟期生长的温度为23~27℃。在冬季,桃芽随着气温的降低其耐寒力叶逐渐增强,休眠期能耐-18~-16℃的低温;适宜成熟期生长的温度为23~27℃,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黄桃树的生长。温度过高,易灼伤枝干,温度过低易引起冻害和树体生长不良;根系耐寒能力较弱,适宜根系生长的温度为18℃。如根系受冻,春季长叶不久即出现凋萎,受冻轻的数年后死亡,严重受冻的树木当年死亡。 2、光照条件。黄桃树是喜光树种,良好的光照条件是桃树正常生长发育的要素之一。桃树叶窄而长、中心枝消失得早、树体开张等都是喜光的特征。黄桃树对光照十分敏感,树冠外围光照充足处花芽多,饱满,果实品质就好;反之,树冠荫蔽处花芽少,瘦瘪,果实品质就差。光照能促进花青素的形成,促进果实着色。要注意树木间距不宜过密,以提高光照强度,避免树冠彼此遮阴从而降低采光条件,影响树势,影响花芽分化,降低果实品质。因此,果园管理时要注意提高光照强度,为果树创造适宜的光照条件,促进果树长势,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 3、水分条件。黄桃树属耐旱性果树,不耐涝,怕水淹。桃树根系忌水淹,如连续积水两个昼夜,就会造成落叶,引发多种病虫害,中短期积水就会导致果树死亡。果园排水不良时,叶片薄,叶色淡,根系早衰,同化作用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落叶、落果、流胶,严重时树体死亡;土壤水分也不宜过少,缺少水分时,根系生长缓慢,新梢生长弱,叶片发育不良。严重缺水时,根系停长,叶片卷曲、提早脱落。严重影响枝条、果实和果树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尤其是春季,降水少的情况下,桃树萌芽慢,开花较迟,极易发生抽条现象。果实膨大期是全年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因此要根据天气、土壤持水量等具体情况,及时浇水,浇水宜采用沟灌或浇灌畦面,切忌大水漫灌。 桃树的年生长周期中,有两个需水临界期:即早春开花后和果实速长两个时期,此期的土壤相对持水量宜保持在20~40%。当然,不同类型的土壤其水分特性也有所不同,果农要根据果园土壤的具体情况,酌情掌握。桃树根系呼吸旺盛,最怕水淹,因此,要提高果园排水能力,大雨、多雨或雨季,要及时排水除涝降湿,保持果园土壤湿度在合理范围内,为桃树提供适宜的水分环境和水分条件,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4、土壤条件。黄桃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十分严格,沙壤土、壤土、沙土都可种植,最适宜的土质是沙壤土。黄桃树的根系好氧,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养分充足,透气性好,排灌畅通,地下水位较低,ph4.9~7.2的土壤种植。土壤粘重的土质易造成流胶病;沙质土壤,根系易发生根结线虫病和根癌病;盐碱地栽培,桃树易发生叶黄病。 5、养分条件。果树的生长离不开养分,黄桃树也不例外。要想树势健壮,花芽多,果实饱满,必须要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要深施有机肥,成年树每株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20~150g,初结果树80~100g。根据树势,及时补肥。果实膨大前15~20天,每株补施0.6~0.8g硫酸钾速效复合肥,利于促进果实膨大。对于酸性强的土壤,可在整地时施用适量石灰;对于碱性土壤,要多施农家肥。 果园管理中,应遵循树龄小时少施,树龄大时逐渐多施,开花结果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的原则。果实发育期,需钾量较多,适量的钾元素能够促进单果重量,提高果实品质,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等。另外,黄桃树对钙、铁、锌、硼等元素的反应也较为敏感。缺钙时叶片出现红褐色斑点,逐渐干枯,根系生长受阻,果实软腐;缺铁时叶片褪绿发黄发白;缺锌时枝顶小叶丛生,果实品质不佳。缺硼时幼叶小,扭曲变厚。因此,要及时进行叶面喷施微肥,从而满足淘书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二、主要病虫害 生产中常见的主要病虫害有桃疮痂病、桃细菌性穿孔病、桃褐腐病、桃流胶病等,主要虫害有桃蚜、桃潜叶蛾、 蚧壳虫、山楂红蜘蛛等。 1、桃疮痂病。黄桃疮痂病又称黑星病、黑痣病,是为害桃树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果实,枝梢和叶片也可受害。病菌在枝梢病斑上越冬,温暖潮湿条件利于发病。发病率的高低还受果实成熟早晚的影响,果实成熟期越早,发病率就越低;反之则越重。 (1)发病症状。病菌只为害果皮、病枝表层。果实发病,初期生出圆形褐色小病斑,发展后病斑逐渐扩大,多个病斑融合连片,果皮停长。后期病果木栓化,严重时冰果开裂;枝梢发病,初期出现圆形褐色病斑。发展后呈深褐色的隆起病斑,有时伴有流胶现象;叶片发病,初期叶背部生出灰绿色的不规则状病斑。发展后,病斑呈褐色或紫红色。后期,病部干枯,穿孔。严重时叶片早脱早落。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3~27℃,雨天越多,发病率就越大。 (2)防治方法。防治桃疮痂病应遵循农业防治为主,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农业防治。加强果园管理,适时整形剪枝,提高果樹间、枝条间的通风透气采光能力。将地面及树上的病枝、枯死枝、僵果、落果等彻底清除,集中处理,减少初侵染源。果园内土壤持水量要合理,提高雨后排水能力。结合果树长势、生育期等具体情况适时适量的施肥,增施有机肥,氮肥不宜过量。还要及时进行叶面喷肥,适时补充微量元素,对提高果树抗力,促进产量和品质,都具有显著效果。 药物防治。在芽膨大前,可用布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喷施枝干,消灭越冬菌源。落花后可用苯菌灵、嘧菌酯等药物防治,15天左右用1次,连用2~3次。发病初期,可用靓果安90~150倍+大蒜油1000~1500倍喷雾,2~3天喷1次,连喷3次。药物防治时,要几种药业轮换使用,叶片背面也要喷到,以提高防治效果。 2、桃细菌性穿孔病。桃细菌性穿孔病是常见高发的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枝干、果实。防治不及时,易导致大面积流行,使产量受影响。病菌在枝梢上的溃疡斑内越冬,翌年春季萌发活跃,进行危害。病菌可通过风雨、雾水、昆虫进行传播,病菌从叶片气孔和枝梢皮孔侵入寄主,引发病害。每年3月份即可引发病害,叶片一般在5月发病。果实在6月份开始发病,7月份为盛发期。干旱少雨,光照适宜,果园密度合理,通风良好,排水通畅,虫害少的情况下发病率低;反之发病率高且发病重。另外,不同品种,养分不足,氮肥过量等也直接影响发病率。 (1)发病症状。叶片染病,初期叶片上生出水渍状斑点。发展后扩大成紫褐色至黑褐色病病斑。病部周围有黄绿色晕环。后期病斑干枯,脱落,穿孔;枝干染病,枝梢上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圆形稍凹隐陷的病斑,病斑呈褐色至紫褐色。感病严重的1~2年生枝梢,冬季至萌芽前枯死;果实染病,果实表面生出圆形中央微凹陷的病斑,呈暗紫色。干燥条件下,病斑干裂;潮湿条件下,病斑上生出黄白色粘状物。 (2)防治方法。黄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应遵循农业防治为主,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农业防治。结合本地气候、土壤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氮肥要适量。提高雨后排水能力,保持果园土壤雨停水干,降低园内相对湿度,减少发病因素。适时剪枝整形,枯枝、病梢、落叶、落果等清除要彻底,并要集中处理,消灭越冬菌源。尽量避免与杏、李等核果类果树为邻。 药物防治。早春萌芽期,可喷施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也可喷施植物疫苗300~500倍液, 铲除越冬菌源。落花后半個月至6月间喷地益铜500~1000倍液。 幼果期可喷施600倍液代森锌,或40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等药液,15天喷1次,连喷2~3次。 3、桃蚜。桃蚜别名腻虫、桃赤蚜、菜蚜等,是一种广食性害虫,可危害多种植物,如桃、梨、李、梅、樱桃等果等还可威海多种蔬菜,如白菜、甘蓝、萝卜、马铃薯、甜椒、辣椒、菠菜、芥菜等,严重影响林果业及蔬菜业的生产效益。 (1)危害症状。成虫和若虫在叶片、嫩茎、花梗等部位吸食寄主汁液为生,同时还是多种病毒的主要传播者。受害叶片的褪绿变黄,皱缩。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植物正常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2)防治方法。目前,药剂防治是防治蚜虫最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病残枝叶及杂草。保护害虫天敌,如瓢虫、食蚜蝇、草蛉、烟蚜茧蜂、菜蚜茧蜂、蜘蛛、寄生菌等。充分利用桃蚜具有趋光性的特点,采用黄板诱蚜。药物防治可用1000倍的40%乐果乳油水液,或1500倍的50%辛硫磷乳油水液,或1500倍的80%敌敌畏乳油水液,或 4000倍的10%氯氰菊酯乳油,或1000倍的50%二嗪磷乳油水液,或1000倍的40%乙酰甲胺磷乳油水液等喷施防治,建议几种药液交替使用。 果园管理时,充分熟知黄桃的生长特性并根据这些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再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从而确保桃树良好生长发育,确保产量和品质。 (作者单位:725806 陕西省白河县宋家镇政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