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管理改善路径探析
范文 胥文彬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的重要基地,特色化和数字化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两大特点,特色资源数字化能够把特色馆藏推向新的高度。源自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共建共享信息模式拥有天然的技术优势,定将积极影响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发展。期刊阅览室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图书馆整体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能的同时,应兼顾期刊阅览室的建设和发展。对此,本文以当前高校图书馆期刊閱览室管理现状为切入点,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综合论述了信息时代期刊阅览室管理工作的开展思路,以期为期刊阅览室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高校图书馆 期刊阅览室 管理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管理现状概述
综合考察当前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管理工作现状,普遍存在下述几个问题:
一是自动化图书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借阅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找寻所需书籍,也使得阅览室管理人员日常工作需要耗费更多精力跟进借阅手续。随着期刊书籍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规则体系的缺失,高校图书馆期刊整理工作将在无形之中堕入恶性循环,越来越乱、越乱越没有规则。此外,图书馆整体管理机制的缺失也使得期刊阅览室管理部门工作权限设置无序,无权将纸质期刊的电子化版本进行统筹管理,由此职能分散而造成服务分散。
二是电子化图书借阅程序不完善。部分电子化程度较低、采用纯手工记录借阅的期刊阅览室,在管理实践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极易出现借阅登记错误,导致期刊图书损坏或丢失。此外,还有部分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提供的电子期刊借阅服务不完善,缺乏合理高效的定制流程和检索终端,使得大量期刊无法得到查阅,利用率较低。
三是图书管理员工作水平和技能待提高。部分图书馆、阅览室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与管理技术的培训,自律性、自觉性也有待提高,从而导致无法及时、高效地完成图书馆和阅览室的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期刊图书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图书馆和阅览室管理工作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二、改善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管理现状的工作思路
(一)引入云服务技术,实现图书管理流程全面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逐渐渗入生活中各个领域,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构建图书馆期刊阅览室信息化服务平台,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平台构建方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以虚拟化资源及按需调度为依据,能够有效地整合软、硬件服务,使图书期刊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减少资源数据库的重建工作;二是系统构建的低成本及其高效的管理能力对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将系统运行维护、人工工作成本及能源消耗的成本降到最低;三是巨大的资源容量及丰富的资源种类,能够为广大师生、教职工教学和进修、研讨等提供更为便捷的资源获取途径,足不出户即可实现期刊图书的查阅和整理汇总,减少了不必要的经费支出,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师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具体地说,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云服务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SaaS、PaaS和IaaS三层服务,即Software(软件)-as-a-Service ,软件即服务;Platform(平台)-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as-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应当根据现有软硬条件、投入经费及教育教学需求,善用现有大型网络公司的PaaS和IaaS两层服务,着重构建SaaS层服务,充分利用网络已有成熟的两层服务,将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定制的云服务与之进行整合及优化,进而促使云服务平台统一管理分配、部署,提高其监控及备份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的能力,为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平台保障。
(二)构建云端数据库,实现资源云间共享,提升使用率
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和云计算、大数据给地方高校图书馆带来的竞争、挑战和机遇,地方高校图书馆要使自己的信息产品服务在互联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研究特色馆藏资源,深入发掘特色资源,建立更具高校文化特色的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资源云”。通常,云数据库由传统的服务模式和云服务模式组成。其中,传统的服务模式下,用户借助终端,通过连接网络访问数据库的资源;云服务模式则是架构于云计算技术之上,图书馆应先将期刊图书等文献的云数据库信息注入到云资源池,再将该资源交由专业管理团队托管,使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即可获得云资源库中的信息资源。即要求高校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将搜集的期刊文献经过整理、扫描和加工制作、元数据描述、XML发布等步骤,为读者提供一个地方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平台,并使读者可以互动交流,参与讨论,发表评论、提供新的资源线索等。例如,可以采用传统B/S结构,使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终端或者浏览器访问接口层——图书馆网站,再进行查询、信息服务等操作;而接口层的Web服务器则在后台将用户请求发送到中间层——应用层服务器;最后,应用层服务器再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最终精确快速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基于云计算的云数据库,是以云计算服务器为核心,动态部署虚拟的硬件服务器,使用户在使用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云数据库服务时,通过Web云接入,也让Web云上的用户能够共享流量和计算能力,从而获得动态的反馈信息。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高校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建立“特色文献资源云”,避免高校在网络时代下信息资源的同值化趋势。
(三)重视文化内涵培养,实现图书文化信息有效传播
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高校师生对文化的学习也是非常宽泛的,但在众多学科、科学领域中,文化内涵的培养与提高极易被忽略。因此,高校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文化信息的吸收与传播工作。例如,可以与地方志办公室合作获取资源,或与本地区的其他高校互相交流文化信息资源。而要实现文化信息的广泛传播,除了要有丰富的馆藏期刊图书外,还要营造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的文化氛围。在良好的文化氛围沉浸中、在无声无息的文化熏陶中,使师生更易接受文化,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文化内涵。其次,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还要全面了解高校师生日常需求,开展深度调研,如此方可有的放矢,确保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例如,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或是简单易行的读者留言的方式,又或以不同的主题开展座谈会,让不同交流习惯的师生都能够有途径实现文化交流。值得一提的是,营造文化氛围必须重视细节问题,要在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每一个能够利用的地方,有意无意地渗入文化气息,如以时代为主题张贴或书写版画,但要注意文化信息的适时更新,以新鲜感形成吸引力,使得馆内洋溢文化激情。
(四)加强管理团队建设、重视管理人员素质培养,优化和更新人才队伍
高校图书馆及期刊阅读室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科学用人制度,给予图书馆管理人員一定的自主权,在注重对其素质、技术等方面培养的同时,也要利用科学且合理的制度对其权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促使“人尽其用”。同时要做好系统调控、集约经营,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在资源、技术上的优势,逐步建立起以效率和技术为核心的合作共享服务机制,从而发挥聚集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图书馆阅览室的服务水平;注重从管理人才及队伍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建立一支具有创新力、管理能力、技术掌握能力以及自我更新能力的优秀管理团队。
(五)紧跟发展步伐,推动纸质刊物与电子刊物相融
信息技术对于期刊文献不仅在保存和借阅方面有影响,对其传播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此,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人员应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在完善纸质文献刊物管理的同时,科学地融入信息化管理技术,以提高期刊文献的传播质量,扩大传播范围。例如,可以设计、构建新媒体推送平台,及时宣传期刊文献,让用户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关于期刊文献的更新动态,保持和提高用户对于期刊文献的关注度。其次,还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拓展期刊文献数据库。例如国内较大的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等,这些平台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在读者中也有较高的知名度,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将馆内期刊文献等加入这些数据库,扩大传播半径,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学术交流。
三、总结
立足于现代化建设时期,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并以此为核心,全面涵盖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以及机制创新。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还要从整体上注重把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充分认识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技术、服务以及模式角度展开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加强文化信息建设,积极研发功能强大的跨平台搜索引擎,以实现馆内特色资源从文献管理型向知识管理型转变,使高校图书馆及期刊阅览室现有问题得到切实改善,进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及阅览室的教学、科学研究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新丽.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服务管理创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 2016(4):68.
[2] 肖霞.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化管理与期刊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22):162- 162.
[3] 陈娟.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开展读者服务工作探析[J].新媒体研究, 2016, 2(5):112- 1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