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豆新品种“石885”通过国家审定
范文

    大豆新品种“石885”通过国家审定

    近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的大豆实验基地内,研究室主任李占军和几位研究员正在逐株收集刚刚通过国家审定的“石885”大豆新品种的豆荚。

    “石885”是石家庄市农科院大豆研究团队利用自己选育的大豆品种“石豆1号”和“化诱5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18年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区惟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品种。李占军告诉笔者。

    “‘石885不但高抗花叶病毒,还是一个高油型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39.37%,粗脂肪含量达到21.79%,适宜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部、山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李占军说。

    近年来,国内油脂加工企业对高油高产大豆特别是蛋脂和大于60%的高油大豆需求量逐年增长。针对这一需求,石家庄市农科院大豆研究室李占軍和他的团队不懈研究,先后有18个大豆品种通过省和国家审定,其中五个高油品种,两个高蛋白品种。这些品种的应用面积达2 000多万亩,增产大豆4亿多千克。

    据介绍,由于所育品种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机械化收割,石家庄市农科院培育的大豆品种种植面积占石家庄大豆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在河北省也有较高的比例。由于在业内的突出表现,2018年,石家庄市农科院大豆实验基地成了国家高产高油大豆创新育种基地。

    宁夏黄河灌区打造特色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

    2017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节水增效、多源共济、因地制宜”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空间发展战略,按照中央要求启动现代化生态灌区试点,大胆积极地探索出一条以节水优先促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已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330万亩,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37%。

    前不久,作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蔬菜基地的李振宁高兴地说:“喷灌设施真是宝哩,按照市场行情,亩纯收在1 000元以上!”

    作为村里的种植大户,传统的漫灌无法保障及时灌溉,导致病虫害增多和蔬菜品质下降,2015年,凭借菜价好,基地才勉强收回成本。

    正在李振宁心里要打“退堂鼓”的时候,宁夏水利部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决定把基地纳入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进行滴灌设施和水肥一体化改造。现在,高效、节水的滴灌设施很快让种植基地焕发勃勃生机。“过去灌水要10个人忙活,如今一个管理员用手机远程操控,就能对项目区5眼机井和40个电磁阀进行控制,仅人力一年就节省9万元。”李振宁笑着说。

    据宁夏水利部门介绍,国家和自治区投入资金近5亿元,在黄河灌区进行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试点县区先行先试,实施自动化设备配套建设、水权确权到最小用水单元、水价核算到田等多项举措,为打造西北干旱区特色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增产增收作用,形成了蔬菜种植、有机水稻等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2018年,中卫市、吴忠市和银川市共发展3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中卫市按照“以水定植”原则,优化调整灌区内作物种植结构;吴忠市以农田水利、农村环境整治、农田林网、农艺措施等为重点,全面实施惠及民生的农村水利建设;吴忠市利通区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利建设投资模式等改革整体推进,实行“水利专业化公司+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灌溉服务模式创新,为群众提供规范化的现代灌溉服务。

    根据种植结构、水资源条件、农业生产方式、经济条件以及地方积极性等因素,宁夏将重点支持扬水老灌区和库井灌区发展以水肥一体化为主的大田滴灌,重点支持玉米、马铃薯、葡萄、枸杞等“一特三高”特色产业,力争每个县(市、区)建设1~2个集中连片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以大力推进农业用水方式的转变,促进现代节水农业发展,以农业节水支撑工业、城市、生态发展用水需求。

    记者了解到,宁夏力争到2020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00万亩,自流灌区、扬水灌区和库井灌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分别占到40%、70%、90%,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3,年可节水5.7亿米3;到2025年,引黄灌区灌溉总面积增加到96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558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7,实现综合节水量6.44亿米3。

    微生物菌肥让生姜绿色增产

    笔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开发的微生物菌肥在2018年生姜大田种植试验过程中获得成功,每亩增产可达25%~30%。

    近年来我国生姜种植的土壤板结酸化、土传病害频发等现象高发。专家认为,使用微生物菌肥可大幅减少化肥用量、减少土壤污染,并增强生姜的抗病与抗逆能力。

    由中科院微生物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领衔,在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蔡磊课题组等研究单元的大力支持下,科研人员经过近3年的联合攻关,科学优化复合菌剂的配比,开发了生姜高效功能性微生物菌肥。目前使用该菌肥的大田试验有100多亩,经测产每亩产量毛重可达11吨,与对照组相比每亩增产2.5吨左右。

    据介绍,菌肥的功能性微生物是从生姜种植土壤中分离筛选所得。使用该菌肥的生姜在种植期苗齐、苗壮、株高、色泽深绿、分枝多,有效防控了生姜土传病害,同时也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最终实现生姜的高质高产。

    北京成为全国鲟鱼、鲑鳟鱼种质中心

    近日,记者从“2018年鲟鱼、鲑鳟鱼产业发展形势研讨会暨企业交流会”了解到,近年来北京渔业积极借助“种业之都”建设契机,着力推进鲟鱼、鲑鳟鱼苗种全人工繁育。目前,北京鲟鱼苗种产量为全国总产量的70%,鲑鳟鱼的比例为30%,两种鱼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全国种质资源中心。

    据北京市鲟鱼、鲑鳟鱼产业创新团队首席岗位专家张黎介绍,5年来,团队围绕提高鲟鱼、鲑鳟鱼育种技术、“三节两高”技术、环保和节能减排技术、产品开发技术的研究攻关,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北京实现了5种鲟鱼纯种及杂交种的周年全人工繁殖,该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鲟鱼种质鉴定规范》,广泛应用于国家级及地方鲟鱼原良种场及大型繁育企业;建立示范点26个,给10典型示范基地挂牌;集成推广了周年全人工繁殖、鲟亲鱼强化饲料、低氮磷排放饲料等30多项技术。

    下一步,北京将构建及优化鲟鱼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苗种生产企业的鱼种技术水平,提高苗种质量。同时,以技术研发和流通为重点,研发鲟鱼肉、鱼子酱等产品。

    宁夏以农艺措施改良盐碱地78.6万亩

    记者日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2018年以来,宁夏通过农艺措施对78.6万亩盐碱地实施改良,目前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宁夏自古因黄河灌溉而兴旺,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然而,当地引黄灌区部分区域土壤盐渍化程度重、含盐量高,且中低产田面积大,制约了农业发展。近年来,宁夏通过工程、农艺等措施,持续对盐碱地实施改良,尤其2018年以来,采取农艺措施改良力度明显加强。

    据了解,2018年宁夏对78.6万亩盐碱地实施机械深松深翻、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磷石膏改良、土壤调理剂改良、以渔治碱和高垄栽培等8项改良措施,目前治理效果已经显现。近期在项目核心区的检测数据显示,治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15%,土壤孔隙度增加14%~22%,土壤碱化度下降20%~30%,水稻产量提高了4.5%~22.7%,玉米产量提高4%~9.8%。

    同时,宁夏还总结形成了轻度盐碱地“机械深松深翻+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改良模式,中度盐碱地“机械深松深翻+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肥还田”模式和“机械深松深翻+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土壤调理剂”模式,重度盐碱地“机械深松深翻+磷石膏改良+增施有机肥”和以渔治碱改良模式,为进一步开展盐碱地改良工作提供样板。

    国家健康油脂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近日,国家健康油脂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山东青岛正式成立。该联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发起,由60多家从事油脂科研、加工、生产领域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组成,旨在推进健康油脂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为我国油脂加工产业提供产品安全、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综合解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介绍,油脂是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其结构和组成与人体营养健康密切相关。但我国油脂产业发展面临产需矛盾突出,优质品牌少、竞争力较弱,功能脂质开发不够、缺乏健康消费引導等问题,难以满足健康油脂产业发展和国民健康生活需要。

    国家健康油脂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所长黄凤洪表示,联盟将针对制约油脂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问题,探索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油料脂质科学研究和油料产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通过实施优质健康食用油工程,打造优质油脂及其加工产品的民族品牌,推进油脂优质高效产业化与持续快速发展;推动跨地区、跨国界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合作,为推进“健康中国”与国家食物安全、油料油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以上摘编自《农民日报》)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