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体验经济背景下活态课程实施保障机制研究
范文

    沈莹俊

    摘要:在高职产教融合式教学背景下,需要将体验经济背景融入专业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增进产业岗位能力植根性的同时,也能以体验经济的核心理念塑造自身的经济行为。文章以五年制高职家纺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為切入点,探讨了融入体验经济核心理念的课程教学新模式。保障机制建设可沿着:增强校企合作机制的灵活性、提高职院多部门的协调力度、正视学生设计团队利益诉求等三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体验经济;活态课程;保障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1-0187-03

    1背景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在商品和服务交易过程中需更为关注客户的消费体验。这里的消费体验主要包括:客户对交易过程的体验感、客户对商品或服务消费的体验感,以及客户与商家在沟通商品或服务信息时的体验感。在激烈的同业竞争态势中,厂商唯有把握体验经济中的核心理念,才能以自身的软实力立于不败之地。在高职产教融合式教学背景下,需要将体验经济背景融入专业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增进产业岗位能力植根性的同时,也能以体验经济的核心理念塑造自身的经济行为。本文以五年制高职家纺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为切入点,探讨融入体验经济核心理念的课程教学新模式[1]。在文章中笔者将其称为“活态课程”,即“活态”意味着,这种状态是鲜活的,是在运动和发展的,也就是说是有生命的。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活态课程”是指与市场对接的,以项目制为基础,结合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动态、连续、敏感度高、能洞察用户心理的活态思维的课程,具有生成性。它以项目课程为基础,但区别于项目课程,项目课程着眼于项目和产品的完成质量,而活态课程主要关注用户心理体验和实际需求。下文,将以家纺设计专业交易平台设计为例,针对主题展开讨论。

    2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活态课程

    上文已经就“活态课程”的内涵进行了解析,这里将从三个方面来建构活态课程的运行机制。

    2.1 活态课程的运行目的

    作为一类高职课程教学创新,活态课程的运行目的与传统的项目制教学存在显著差异。从运行目的自身的构件出发:首先在教学的价值取向中,活态课程教学意在培养学生洞察市场需求变化和客户消费心理的意识和能力;再者,便是作为高职生职业素质养成计划中的组成部分,活态课程教学赋予了学生更为全面的专业视野。反观目前的家纺设计专业教学,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下的教学常态,尽管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却与市场需求端之间形成了体制壁垒,即使高职生拘泥于“我向思维”下的家纺产品设计,而弱化对产品市场需求状态的考察[2]。

    2.2 活态课程的运行方式

    活态课程的运行方式需满足高职现有的教学资源承载力,并在校本要求下与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有机融合,这样才能产生1+1>2的效果。由于活态课程在运行中需打破体制壁垒,那么运行方式所依托的主要条件便是:1)与市场消费群体对接的信息化平台;2)指导学生完成客户关系管理的师资队伍;3)符合业态运行规则的交易行为。显然,作为在校学生,使他们与市场接触、与客户接触的主要途径便是基于B2C的信息化平台。学生在完全商业化的环境下完成体验经济理念塑造,这就要求为其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交易行为的发生涉及家纺产品的线上与线下交易,所以这就需要在利润分配、成本分摊等方面做好制度安排[3]。

    2.3 活态课程的运行评价

    由于活态课程教学已经使学生参与到家纺产品的市场交易、客户关系管理中来,所以对活态课程的运行评价也需打破高职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而应将产品反馈、盈利能力等商业化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来。

    3 体验经济背景下五年制高职家纺设计专业实施保障现状分析

    以上述对活态课程的运行解析为框架,在调研基础上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现状分析。

    3.1 基于活态课程运行目的的现状分析

    职业院校在专业教学创新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即由决策层提出专业创新要求,并分配重点专业的教学创新任务;但由专业所在教学院系完成教学创新任务,且教学创新方案成立与否的解释权却在教学主管部门。这就在活态课程运行中造成了这样的现状,即决策层与教学院系都能在观念层面对活态课程的重要性达成一致,但在具体实施活态课程教学时,则可能因出现诸多未能预料到的教学困境,而使得教学院系在贯彻活态课程教学理念时大打折扣。其中,最需引起重视的便是,教学院系可能以强化市场营销理论教学,来替代与市场、与客户对接下的教学模式。

    3.2 基于活态课程运行方式的现状分析

    从活态课程的内涵解析中可知,在该运行方式下将呈现“培养学生动态、连续、敏感度高、能洞察用户心理的活态思维的课程”。从中不难知晓,唯有使学生动态、连续的与市场、与客户接触,才能使他们逐步形成敏感度高、能洞察客户心理的活态思维。而且,需要使他们的家纺设计成果与市场、与客户对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商业化意愿和意识[4]。由现状反馈可知,教学院系或许能为学生提供与市场、与客户对接的机会和平台,但在动态和连续性上仍面临短板,且在传统职教模式下学生的家纺设计成果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节奏。

    3.3 基于活态课程运行评价的现状分析

    在上文中已经就活态课程的评价要求做出了分析,其中的要点便是“应将产品反馈、盈利能力等商业化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来”。现实表明,职业院校、教学院系在获取产品反馈和盈利信息上存在着体制壁垒,这就导致了在实践中纳入上述评价指标存在较大的交易成本。而且在商业利益的影响下,企业方也存在着隐藏关键商业信息的动因。

    4 五年制高职家纺设计专业交易平台的概念

    通过现状分析可知,在落实活态课程运行机制时需打造家纺设计专业交易平台,且职业院校应能主导该平台的全面运行。为此,这里从三个方面界定该交易平台的概念。

    4.1 交易平台的开发理念

    笔者认为,交易平台的开发理念需包括两部分:1)满足教学需要。显然,在家纺设计专业教学中引入活态课程,意在改观目前在人才培养中“重技能、轻经济”的弊端。因此,在开发家纺设计专业交易平臺时,首先应秉持满足教学需要的理念。正因为该平台是满足教学需要而开发,所以家纺专业的任课教师应成为该平台开发的参与者。2)助力创业所需。在职业院校大力推行专创教育的背景下,在开发家纺设计专业交易平台时还应秉持助力创业所需的理念。通过开发该平台改变过去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并使学生在与市场、客户所形成的良性互动中,加强他们的技能养成意识和经济发展意识。

    4.2 交易平台的开发优势

    家纺设计专业交易平台的开发优势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1)校企合作办学下的开发优势[5]。校企合作办学已成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常态,通州中专五年制高职家纺设计专业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因此,依托现有的校企合作机制,着重利用企业的线上交易平台便能提高该交易平台的开发速度。2)学生团队作业下的成本优势。该交易平台的开发意在教学和创业所需,作为创业平台而言,学生团队的作业成本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且在搜集市场和客户需求信息时也具有人力资源优势,所有这些都为交易平台的开发带来了优势。

    家纺设计专业交易成本的开发与运营还需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不仅需要加强平台交易成果的质量管理,还需完善利益共享机制,这样才能使活态课程的运行走向深入。

    5 五年制高职家纺设计专业交易平台的开发步骤

    具体到交易平台的开发步骤,笔者将其依次归纳为以下三个环节:

    5.1 校企间的可行性研究环节

    实践表明,开发家纺设计专业交易平台难以绕开企业的帮助,这由电商平台的内在运行规律所决定。因此,第一个环节便是校企间的可行性研究。具体的开发思路为:1)家纺设计专业所在教学院系,应与合作企业就活态教学运行要求展开充分沟通,在不扰乱合作企业现有经营管理秩序的前提下,着眼于将本校学生团队纳入到企业方的家纺设计团队来管理;2)在利用合作企业所提供的交易平台时,家纺设计专业学生团队并以储备设计力量的姿态而出现,即不能与客户建立直接的对接关系,以满足企业方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关切;3)学生团队与企业方的市场营销部门建立信息交互平台,以把握市场对家纺产品的需求特征。

    5.2 学生成果的质量管控环节

    在依靠企业现成的交易平台来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学和创业平台,在运行时需配合企业的产品战略,而且在配合的过程中也能获取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信息,随之就进入了学生成果的质量管控环节。具体的开发思路为:以学生设计团队为单位,以企业第二设计梯队的姿态而存在,一旦学生设计团队有成果产生,则需提交到企业方的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评审,只有通过评审后的成果能够进入到企业的交易平台,并对未通过评审的成果做出解释说明,在解释说明中应涵盖“市场需求”和“客户消费心理”两个主题,意在帮助学生设计团队反馈市场信息。

    5.3 交易成果的利益共享环节

    随着交易成果的变现,甚至成为企业方的主打产品,此时便涉及交易成果的利益共享问题。正如上文所强调的,应在满足学生团队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增强他们参与平台交易的意愿,以塑造他们的体验经济核心理念。为此,这里的开发思路为:1)在校企合作框架下,职院决策层应与企业方签订成果转化的相应文本,在文本中细化交易成果的利益共享办法;2)鼓励企业方单方面对学生设计团队给予奖励,并推荐优秀学生未来进入到企业方工作。

    6 五年制高职家纺设计专业交易平台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保障机制中的应用

    根据以上所述,保障机制的应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6.1 增强校企合作机制的灵活性

    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实施活态课程教学,在满足专业教学所需、职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应深化与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合作。对于校方而言,这可以提升其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对于企业方而言,则能降低产品设计中的人力资本投入,所以属于双赢的结果。增强二者合作机制的灵活性,重点在于:1)职业院校决策层应给予家纺设计专业所在院系,与企业合作谈判的权限,使院系在成果转换谈判、利益共享谈判、学生就业谈判中发挥主导职能;2)应鼓励家纺设计专业的任课教师参与到企业方的合作中来,这样可以作为“润滑剂”增进企业方的合作意愿。

    6.2 提高职院多部门的协调力度

    由于家纺设计专业交易平台也属于教学平台,所以如何为学生设计团队的成果转换匹配学分,或者转换为一类考试形式,则需在提高职院多部门的协调力度中得以破解。实践报名,学生在参与市场化产品设计中势必消耗大量的精力,所以创新考核模式也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笔者建议,可以将学生设计团队的商业化成果转换为一门或多门免考课程,或者可换算为实训训练的学分,或者替代毕业前的顶岗实习。

    6.3 正视学生设计团队利益诉求

    目前,在校企合作中校方都以争取学生的利益共享权益为己任,随着活态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展,此时便是学生与企业方直接共享成果转换收益。为了保障学生合理的利益诉求不受侵害,校方应在校企合作文本的基础上引入校企协调机制,即由职院院长办公室与企业总经理办公室对接,由家纺设计专业所在院系直接参与的利益协调活动,以督促和监督学生的利益获取情况。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激烈的同业竞争态势中,厂商唯有把握体验经济中的核心理念,才能以自身的软实力立于不败之地。在高职产教融合式教学背景下,需要将体验经济背景融入专业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增进产业岗位能力植根性的同时,也能以体验经济的核心理念塑造自身的经济行为。本文以五年制高职家纺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为切入点,探讨融入体验经济核心理念的课程教学新模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一般层面也能适应职业院校其他专业的活态课程教学之需。

    参考文献:

    [1] 严义章,熊其兴,杨顺芳.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32-35,50.

    [2] 尹存涛,罗忠诚,程远东.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内容分析与路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2):9-11.

    [3] 刘继红.对中职数控专业全程导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实践与研究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20(12):80-81.

    [4] 邰杰.中职艺术设计专业“仿真型·情景化·生产性”工作室制教育形态建构研究[J].美术大观,2019(6):148-149.

    [5] 邵素侠.中职服装专业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19,34(6):507-510.

    【通联编辑:谢媛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