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如何正视小学生之间的“爱” |
范文 | 伍趣艳 【摘 要】爱,是温暖人间的阵阵春风;爱,是滋润心田的丝丝甘露;爱,是美丽的、无私的。正因为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爱,所以每个人才感到幸福,感到温暖,感到快乐。在学校里,慈母般的老师都会毫不吝啬地把爱献给学生,然而却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爱”。这“爱”并不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而是他们之间缥缈的、不成熟的“爱情”。 【关键词】小学生;早恋问题;教育策略 一、小学生纯洁却又缥缈的爱的表现 在任教的班级中,笔者曾经遇到学生情窦初开的现象。他们表现为:有的男同学故意找机会亲近某个女同学,或走路时装作不小心碰撞到这个女同学,或老是找些疑难问题趁着请教的机会与这个女同学更亲近一点;有个性比较活泼的男同学,一点也不害羞地用纸条来传达自己的爱慕之意;也有小部分女同学羞答答地一起说起班里的哪个男孩帅,哪个男孩好,甚至有个别开朗的女同学在课间总是“缠”着某个男同学,“虚心”请教这个或那个疑难问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这些情况不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必须主动出击,循循善诱,让迷途的小羊羔不再迷茫。 二、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学生之间产生朦胧爱意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的教育方式或者家庭成员间的感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而现今的社会,家庭破裂、父母离异现象日益增多,造成孩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这些孩子正因为缺乏父爱和母爱,在学校也得不到老师的细心关爱,内心隐藏着一般人没有的悲伤与孤独。自然而然,异性的关爱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精神慰藉,令其歪曲事理,误入歧途。这种情况在高年级较为显著。 (二)小学生自身因素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掌握的知识少、社会经历浅等,缺乏分析与判断的能力,面临外界的诱惑时,往往经受不住,容易出现错误的选择,走入歧途。也有的學生正处于叛逆阶段,越是不允许做的事,他就越爱“唱反调”……这都是朦胧爱意萌芽的主要原因。 (三)学校因素 我国教育一直受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致使许多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智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尤其是对学生“爱”的教育。许多老师对于“爱”、“性”方面的教育还是持保守态度,难于启齿,导致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正确引导,更使成长中的他们对爱情产生了好奇之心,从而涉足以试。而且,老师面对学生的早恋现象,大多是“消极”式的教育——有的老师持着视而不见,爱理不理的态度;有的老师先是大骂一顿,继而挖苦、讽刺学生……这样的教育方法往往只能让学生不能自拔,越陷越深。 (四)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广泛和复杂的。良好的社会风气能促进小学生品格和人格的形成,但不良的社会风气却会腐蚀小学生的心灵,致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误入歧途。有的小学生好效仿,容易被社会上的黄色书刊、黄色录像、黄色网站等不健康信息钻空子,尤其是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小学生。网络在传播了大量性知识的同时也造成性信息的泛滥,网络时代的小学生的性发育必然将提早,如果他们在接受各种性信息的同时,没有得到科学的引导和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则可能导致他们错误的行为选择。 三、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迷茫,让学生真正走出情感的误区 (一)家长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正确面对学生间的“爱” 随着身心的发育,一些小学生除了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外,也开始对两性关系有了朦胧的意识,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而这个时候,家长或班主任就要正确鼓励男、女同学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既要防止“早恋”现象的发生,又不要阻止他们之间的正常交往。可惜的是,当小学生正值涉入爱的氛围时,大部分家长和教师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不让孩子快乐,还美曰其名。其实,他们这样是扼杀了孩子中最纯真的感情,而且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其实男、女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是破除性神秘感,建立健全的性爱观念的重要基础。只要家长和教师重视学生中爱情观念的指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结合,共同承担教育的重担,既要坦诚地把性爱的基本知识教育小学生,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早恋”现象,做到两不误。 (二)设法让学生相信长辈的真心善意,消除其对立情绪 当学生萌生爱意时,很多时候因为担心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指责,往往不愿意主动与长辈沟通,而是回避、沉默,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诲多半成为耳边风,而这种教诲往往会被他们误解,导致师生关系、亲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因此,为了消除这种对立的情绪,我们应当敞开心扉,让学生把我们当成知心朋友,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放下戒备之心,然后从多角度关怀和帮助他们,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父母的一片“苦心”。从而让他们觉醒,让他们自发地从爱河中走出来。 (三)教师和家长在引导学生时,应该注意语言的艺术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因此,艺术的语言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略的,它影响和决定着教书育人的一切活动。所以我们应该以和谐关切的语言与早恋的孩子谈话,晓之以理,并把早恋的危害及后果渗透其中,使孩子心悦诚服,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当我们指导“迷途的羔羊”时,必须循循善诱,发挥语言的魅力。 (四)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决定 辨别是非能力的欠缺,往往是一些学生常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品德不良的学生的一种心理特点。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学生不能在出现错误举动时,及时加以辨别和制止,在行动之后也不可能产生忏悔与改正的意向,因此,错了不知其非,不知其丑,一错再错。所以,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性爱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许多学生做出的决定,多数情况是自己私下里做出的,也就是说没有教师、家长的指导。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遇到的情况会更加复杂。因此,教师、家长要教孩子如何做决定,告诉他们怎样做才会获得最佳的结果,让他们懂得明辨是非。 爱,能让人间变得更美好。只有及时发现学生中缥缈的爱,才能正确引导“迷途的小羊羔”;也只有正确对待学生中缥缈的爱,才是给予他们最伟大、最崇高的爱。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