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思政课教学的辅导员工作融合方法探索
范文

    摘要:辅导员工作中,思政课是和与其最广泛联系、最紧密结合的课程,他和辅导员工作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思政课的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相互都比较独立,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里还没有有效的融合。本文以思政课为基础,思考辅导员工作的融合方法,最终使得思政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达到深度融合的效果。

    关键词:思政课;辅导员工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之际,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更高要求的情况。在我国,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吸引着这些刚刚成年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在接触多种多样的信息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一旦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够成熟,其面领的诱惑会侵害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在对学生全方面引导上成为了亟待研究的方向,而高校辅导员是一个跟学生紧密联系的群体,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思政课教学,辅导员充分引导来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和辅导员工作现状分析

    思政课作为一门课堂教学的理论课,在高校当中多为一百多人的合班授课,老师的精力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是非常有限的,其上课形式理论教学、观看思政类教育视频、开展思想政治主题活动等,方式方法上也比较简单,而课堂外的教学环境不够完善,学生在课外和任课教师交流也比较少,没有较为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全方位健全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因此,如何在思政课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反思、讨论成为了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

    辅导员的学生工作主要是在课外深入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因此,辅导员作为连接学生和学校,学生和课外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然后,辅导员在引导学生的同时,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撑,效率较低,使得学生工作比较碎片化、扁平化。所以如何引入科学的思政教学方式也成为了辅导员工作的难点。

    二、融合可行性分析

    思政课任教师和辅导员都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政治素养发展中担任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其分别由教学岗位和辅导员岗位的性质限制住了发挥空间,双方的工作独自运行而难以形成合力。所以,探究思政理论科学辅助辅导员工作,辅导员协助思政课教师完善课外实践教学,双方互相协作从而构件“大思政”格局的方法至关重要。

    (一)科学的理论基础

    思政课教学和辅导员工作结合离不开学校方面有利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发挥双方队伍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同时,双方也要具有底线思维,协同合作时尊重对方的工作内容,实现双赢。

    (二)多教师“大课堂模式”

    通过思政课堂教学和辅导员工作结合,实现了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环境进行了全覆盖。将思政课引入课外增强了课外实践环节,将辅导员工作深入课堂,完成了更为科学的管理。打造了一门课程两位教师教学,课堂内外全覆盖的“大课堂模式”。

    (三)建立互助平台

    思政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间会涉及到不同的专业、年级的学生,问题和解决方法可以有效的加快融合经验的积累。因此学校可以依托这一特点组建具有共享互助的思政融合平台,帮助两支队伍内部和队伍之间的沟通与互助,进而构建“大思政”格局,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三、融合方法探索

    思政课是融入了德育教育、三观构建、爱国信念、法治素养、政治素养等的高校重要课程,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可以为辅导员学生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石,和辅导员践行国家、社会和学校教育政策的指导方针。所以可以从多个方面探讨思政课和辅导员工作融合的路径和方法。

    (一)课程设计和教学合作

    高校思政课是每一个新生入学后都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所以往往都是集体备课,授课内容和方式也较为相似,所以不能完全贴合每个学生的需要进行授课,针对性较差。因此,让辅导员参与到思政课程的设计中,对特别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设计,融合其专业特色,达到贴合学生教学的目的。同时,辅导员还可以提供一些案例,协助思政课教师在课程内容中增加趣味性。

    在正式授课时,辅导员可以作为协助教师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多教师的存在使得“中班授课、小班讨论”具有存在的可能性。目前,高校中传统的大班教学普遍存在,所以加入辅导员来辅助教学,分担了任课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作为辅导员的学生也会更加专注于课程的学习。

    (二)加强课外实践环节

    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偏重于理论授课,而辅导员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交流更全面,所以让辅导员加入实践环节教学中来,设计一些融入实际案例的实践活动,由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职能方面,思政课教师负责理论教育职能方面,相互补充和协作。

    同时,在辅导员在课中参与实践环节时,可以担任实践环节的评委和指导教师,收集学生对实践环节方案和内容的相应情况和反馈内容,并反馈给思政课教师。

    (三)共同参与课程考核

    辅导员通过全程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中,为了保证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在课程最终考核时应给予其一定的考评权限。可以根据辅导员参与的程度将成绩的一部分由辅导员进行评判,其考评指标可以参考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优异程度、实践环节的表现等来制定。

    (四)构建经验反馈模式

    思政课通过新模式构建一套全新的合作模式,所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将经验总结并形成统一的课程材料。这一模式可以持续性的完善思政课与辅导员相结合的“大课堂模式”,真正实现高校全覆盖育人。

    四、結束语

    上述观点是本文对思政课教学中对辅导员工作融合路径方法的一点思考和建议。通过分析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和辅导员工作的全面性,本文把思政课教学和辅导员工作的相关性作为切入点,在“大思政”格局的引导下,实现科学的路径探索,找到完善高效的思政课与辅导员工作的融合方法。

    作者简介:郑涵文 (1989—),女,汉族,籍贯:重庆江津,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教改项目“大思政格局下构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双平台联动式”模式的探究——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为例”阶段成果之一(SWJWJG20203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4:54